ICS
备案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
DB51/T××××—2010
锌肥合理使用准则
Rule for zin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报批稿)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2010
I 目 次
目 次 .............................................................................. I
前 言 ............................................................................. II
锌肥合理使用准则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合理使用原则 ........................................................................ 1
5 合理使用技术 ........................................................................ 1 DB51/T××××—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高坪区农业局、嘉陵区农业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琦、陈庆瑞、刘兴万、张冀、邓相秋、蒲斌。
DB51/T××××—2010
1 锌肥合理使用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锌肥合理使用的原则和锌肥施用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硫酸锌等具有锌(Zn)标明量的农用锌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274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术语
HG 3277 农业用硫酸锌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90 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微量元素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例如硼、锰、铁、锌、铜、钼或钴等。
3.2 锌肥
具有锌(Z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锌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微量元素肥料。
4 合理使用原则
锌肥使用应根据土壤特性、作物对锌的需求、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锌肥品种特性合理地施用。锌肥宜作底肥在耕层施用;也可作叶面喷施。锌肥应与氮磷钾等其它养分配合施用;提倡锌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4.1 因土施锌
根据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可将土壤供锌能力划分为极低(<0.5mg/kg),低(0.5 mg/kg ~1.0 mg/kg),中等(1.1 mg/kg ~2.0 mg/kg),高(2.1 mg/kg ~4.0 mg/kg),极高(>4.0 mg/kg)。土壤供锌能力中等及其以下应施锌肥;特别是pH值高、质地较砂或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应施用锌肥。
4.2 因作物施锌
锌肥重点用于对锌敏感和较敏感作物上。锌高度敏感植物,如玉米、水稻、高粱、大豆、蚕豆、棉花、荞麦、亚麻、蕃茄、烟叶、甘蓝、莴苣、芹菜、菠菜、桃、樱桃、苹果、梨、李、柑橘、葡萄、番石榴、番木瓜等应施用锌肥;锌较敏感植物,如马铃薯、洋葱、三叶草、紫花苜蓿、苏丹草等宜施用锌肥;锌不敏感植物,如小麦、大麦、胡萝卜、豌豆、红花、禾本科牧草等可不施用锌肥。
5 合理使用技术
锌肥合理使用技术包括锌肥品种、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以及与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等。
5.1 常用品种 DB51/T××××—2010
2 硫酸锌 包括七水硫酸锌和一水硫酸锌,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又名锌矾、白矾、皓矾,Zn含量≥20.0%,外观为无色有光泽的斜方晶系柱状结晶或粉状结晶,易溶于水;一水硫酸锌(ZnSO4·H2O),Zn含量≥32.3%,外观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粉末或结晶,溶于水。
氯化锌 氯化锌(ZnCl2),Zn含量≥46.0%,外观呈白色粒状晶体,易溶于水。
锌螯合物 包括Na2ZnEDTA、NaZnNTA、NaZnHEDTA,易溶于水。
5.2 施用量
根据土壤供锌能力确定作物土壤施锌量,推荐用量见表1。
表1:作物推荐用量*(折Zn kg/hm2)
土壤供锌能力 对锌高度敏感作物 对锌敏感作物 对锌不敏感作物
极低 3.0 1.5~3.0 0.75~1.5
低 1.5~3.0 0.75~1.5
中等 0.75~1.5
高
*注:作底肥施用量,锌螯合物可减半施用,叶面喷施见5.4。
5.3 施用时间
锌肥主要作底肥施用,若作物中后期缺锌,应及时叶面喷施锌肥。
5.4 施用方法
施用方法有土施和叶面喷施二种。
土施包括基施和追施。
基施:在播种时将锌肥与农家肥、化肥或适量的细土充分混匀后作基肥穴施或条施,尽量避免与种子接触。
追施:将锌肥与人畜粪水肥或化肥水溶液混匀,在出现缺锌症状时及时追肥。
叶面喷施:用0.1%~0.3%七水硫酸锌或相应锌浓度其他锌肥溶液作叶面喷施,用量为750kg/hm2,喷施次数应在2次以上。在晴天傍晚前喷施,喷后如遇雨淋洗,应重喷。
5.5 与其它肥料的配合施用
锌肥宜与有机肥料、氮、磷、钾及中量元素肥料、其它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
5.6 施用周期
锌肥宜隔年施用。对严重缺锌的土壤,连续施用3~5年后,可改为隔年施用。
DB51/T××××—2010
3
《锌肥合理使用准则》编制说明
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1 制订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碳酸酐酶等8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生长素(IAA)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并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及与细胞分裂有关。对于缺锌土壤,施锌可以克服玉米“白芽病”、“条纹花叶病”,水稻“坐兜”、“僵苗”,苹果、柑橘、桃树“小叶病”等病症,从而改善了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我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990万亩,玉米1780万亩,马铃薯240万亩,高粱60万亩,蔬菜1487万亩,水果527万亩。合理施用锌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由于作物锌缺乏或过量之间范围相当狭窄,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中锌含量,其有效态锌供应与作物体内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和明显制约效应;锌过量不仅使作物中毒,有时甚至对人、动物的健康生存环境造成威胁,为此锌肥施用,尤应慎重,严格掌握。应根据作物需求,土壤供给状况,锌肥品种类型和施用技术等合理施用。制定锌肥合理施用准则,规范锌肥的施用技术和方法,对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锌肥合理使用准则》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亟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作为我省合理施用锌肥的依据。
1.2 任务来源
《锌肥合理使用准则》地方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项目下达年度是2009年,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高坪区农业局、嘉陵区农业局负责起草。
2. 主要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项目组,按照项目任务书内容起草标准。起草过程中广泛调研,查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并对我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田间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参照相关标准,起草了《锌肥合理使用准则》(征求意见稿)。
2)确定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撰写编制说明。在全省范围内征求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权威检测、行政管理、农技推广等机构的意见。
3)2010年8月31日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审定,修改后形成了初审稿。 DB51/T××××—2010
4 4)上报标准送审稿。对所有反馈进行汇总处理,并根据汇总意见对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标准送审稿,修改编制说明。
5)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四川省农业厅于2010年11月2日邀请了科研、教学、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7位专家,对送审稿进行了审定,修正后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时限完成标准报批稿。
3.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3.1标准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要求编写;二是根据我省土壤特性、主要农作物需锌规律和锌肥品种特点,在《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NY/T496-2002)基础上,根据目前我省各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土壤有效锌营养丰缺指标和施锌量;三是充分考虑标准的包容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统一协调性,确保通过标准的实施,促进我省锌肥合理施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目的。
3.2 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地方标准主要内容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确定锌肥合理施用准则地方标准。
3.2.1适用范围
根据《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术语》(GB/T6274-1997)对微量元素肥料的定义,锌肥为具有锌(B)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锌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一微量元素肥料。
3.2.2常用锌肥品种
有国家标准的农业用硫酸锌及有企业标准的氯化锌、Na2ZnEDTA、NaZnNTA、NaZnHEDTA商品化锌肥作为推荐施用锌肥。而其他含有锌素的肥料,如氢氧化锌、氧化锌、磷酸锌等锌肥水溶性不高;硝酸锌较少使用,因此本标准均不作讨论。本标准重点对化学锌肥合理施用进行了规定。
3.2.3锌肥施用量的确定
确定锌肥施用量是合理施用锌肥的重点和难点。锌肥合理施用必须在《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基础上,依据植物营养学基本原理,综合考虑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锌肥的特性制定。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的锌肥施用研究,由于我省作物缺锌均出现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因此本标准土壤有效态锌含量测定仅限《NY/T890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未对酸性土壤作说明。本标准结合目前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确定了我省主要农作物的施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