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

关于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

发展,地方电视台的各项事业都有了长

足的进步。但是,随着行业政策、广电

科技的发展以及省级以上电视台节目上

星和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不断普及,地

方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

我们不能全面地了解和正确对待危机,

不能找出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来化解危

机,就会影响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

工作在基层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更会影

响到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这一问

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1存在的问题

1.1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淡

化了地方电视台的舆论宣传功能

地方电视台负责着地方党委、政

府的各项政策在基层的宣传,是地方党

委、政府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工具。地方

电视台为地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当地党委、政府联群众由于通过地面卫星接收设施收看电

视节目,已经不能看到地方电视台的节

目,造成地方党委、政府的声音不能及

时传达到群众中去.因而地方电视台的

舆论宣传功能被淡化。我们曾对一个有

着60万人口的县级市做了调查,发现在

农村中有80%的农户有私自安装的地面

卫星接收设施。只有个别的困难户还在

用普通天线收看开路信号的节目,还有

一部分比较富裕的户收看的是有线数字

电视节目,但比例不过5%。在问到群

众是否能看到当地电视台的节目时,群

众说无法看到。

由此可见,当地党委、政府制定

的各项政策已经不能及时传达到群众中

去。造成了地方舆论宣传的脱节,直接

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

和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地方电视台的

舆论宣传功能已经逐渐被淡化。

1.2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削

弱了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

地方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内容因为

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拥有较

好的收视状况。因为自家的“话筒”虽

然小点简陋点,却可以说自家人爱说想 说爱听想听的话。像地方政策、地方新闻、地方经济、当地人喜闻乐见的节目

更是群众喜闻乐见。发生在群众身边的

人和事。都是通过地方电视台这个窗口

最直接报道出去,让群众感到真实亲

切。可以说,地方电视台曾经拥有很好

的收视状况,对当地群众的生活有着重

要影响。

但随着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

受众可选择的节目数量成倍增加,群

众就选择了收看到卫星上传送的节目。

这样一来,当地群众看不到地方台的节

目,地方台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几年

前,一些地方电视台搞歌曲大奖赛之类

的活动,有好多人参与。可现在,地方

台无论搞什么活动也很少有人参与了,

很大原因是由于安装了地面卫星设施,

看不到地方台的节目。有一个县级市

的电视台,前几年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

观众来信,信件中有点歌的、有提意见

的、还有提供新闻线索的。但近年来,难。

1。3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降

低了地方台的广告收入。影响了地方

台事业的发展

广告收入直接影响着地方电视台

的生存和发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

及。影响了地方台的收视率。一些地方

电视台只能靠增设频道和延长广告长度

来维持收入指标,形成了恶性循环。造

成地方台的收视率大大降低。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已经成为

现在的主流媒体平台,竞争日益激烈。

但是地方台收视率的不断降低。造成广

告客户在广告资金投放上有所侧重,电

视这一现代化的新兴媒体面临着巨大的

挑战。一些广告客户将投放在地方电视

台的广告费投放到其他媒体上,如报

纸、墙体以及网络上,从而降低了地方

台的广告收入,影响到地方台事业的发

展。以目前湖南、湖北、江西、河北等

几个中部省份的中等城市电视台为例,

一般晚上黄金时fa--J30秒的价格是2500-

4000元,操作价格一般在1.0.1.5折,

目P300—400元。白天专题平均价格为每

分4530-50元。稍为大一点的广告单, 价格在1折以下,最低已降到0.2折。减少,职工的工资福利没有保证,基本

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影响了职工的工作

积极性,这家电视台的生存面临着很大

危机。

1。4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普及,影

响了有线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发展有线和无线数字电视是广电产

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收电视每月都要缴费。据一家中等城市的

网络公司统计,2008年一年有线数字电

视的用户有所流失,影响了广电事业以

及产业的发展,所以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的普及不仅仅是对地方电视台的影响。

它影响的是整个广电系统和行业。

1。57线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以

及地方台自办节目质量不高也降低了

地方台的收视率

随着数字卫星电视和有线数字电

视的快速发展,受众可选择的节目数量

成倍增加,一般能收看一百多个频道。

一些城市的数字电视除了央视的16个

频道的节目,各省级卫视之外,数字付

费电视还可以收看到如香港无线、凤凰

卫视、HBO、CNN、Discovery、国家

地理、星空卫视等境外电视频道。而地

方台因为财力有限,资源有限,设备有

限,造成制作的节目质量一般,所以

即使将地方台的节目并入数字电视节目

内,也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笔者在调

查时,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群众就反映

说,因为收看的节目频道太多,他们几

乎很少或者不看当地电视台的节目。

数字电视使得受众面前可选择的节

目数量以几倍的规模骤然增加,城市台

的频道完全淹没于其中,奋力争夺观众

的遥控器正成为城市台紧张和敏感的呐

喊。

看电视的大势所趋。地面卫星接收设施

的普及,势必影响到有线和无线数字电

视的发展。因为接收卫星节目除去购买

设备的费用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费用,

群众容易接受。而收看有线和无线数字

又以一家县级市电视台为例,原来开办

一套节目的时候,一年的广告费收入在

300万以上。现在开办了三套节目,广 告总收入还不蛰J300万。由于广告费的

这家电视台几乎没有接到观众的来信。

台长无奈地说: “那时电视台多火呀,

现在播什么节目也没人看了。”而影

响力的削弱,收视率的降低,使地方台

处于宣传劣势,市场份额呈逐渐下降趋

势。这也造成地方台广告经营处境艰

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但是,随着卫星电视信号的落地、

直播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地面卫星接收

设施的普及,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收看

电视的渠道有了很大转变。一些地方的2造成问题的原因

2.1行业政策模糊、执行国务院令

不坚决

国务院曾经在1993年10月5日颁布

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

定>,即129号令。其中第九条明文规

定: “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

收设施”。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

面接收设施,作为129号令中严肃申明

的一条明文纪律,也作为129号令之。精实需要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且符合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规

定的许可条件的,才可以向所在单位提

出申请。但必须要经当地县、市人民政

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同意后报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

审批,方可安装和使用。据此,长时间

以来,生产厂家、销售商、单位大院、

民宅小区,凡能够与卫星地面接收设

施的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牵扯瓜葛

的,均属于“129”辖制之列。

作为执行这一政策的上级广电部

门,由于体制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对

政策的误读,在贯彻和执行国务院129

号令中态度不明朗,工作不坚决。特别

是在2007年10,9份,上级广电部门为

了让人民群众看到党的十七大新闻,还

要求转星,让群众误认为收看卫星节目

是合法的,给清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工

作造成困难,直接造成了地面接收设施

的泛滥。

2.2没有形成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

齐抓共管的局面。

按照129号令中的定义。卫星接收 设施是指接收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天

线、高频头、接收机及编码、解码器等

设施。国家对这些设施的生产、进口、

。一直贯穿于日后对卫星地面接收

设施的整个管理工作中。按照129号令

的精神。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个人确销售、安装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其许

可条件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规定。也

就是说。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由国

务院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的企业完

成;其销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内贸易、

广播电视和电子工业行政部门指定的单

位完成;接收设施的设置,必须向当地

县、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

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凭审批机关开

具的证明购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之

后,由审批机关发给《接收卫星传送的

电视节目许可证》。在目前市场经济条

件下这种运作方式不可能对卫星接收设

施的生产、销售实行起有效的管理,生

产和销售环节本身就存在着十分混乱的

状况。

清理地面卫星设施涉及千家万户,

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是广

电部门本身的执法力量就比较薄弱,这

就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一些地方生产、

销售、安装卫星接收设施还形成了一条

龙式的服务,群众在集贸市场都能买到

接收设施,并且价格非常便宜。由于缺

乏管理,群众在接受卫星传送的节目

时,还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人专门收

看国外一些有政治问题的节目,给社会

造成了不安定因素。还有一些卫星接收

设施安装门店为牟取暴利,向用户提供

能收看境外不健康节目的加密频道,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

查处生产和销售的环节,不是广电

部门一家能办到的,需要公安、工商等

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

面,才有可能遏制地面接收设施泛滥的

局面。

2.3地方台自办节目质量不高和广

告时间段过长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