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管理的最高境界
石狮锦尚琼山中心小学陈金珠
关于“校园文化“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校园精
神说”等等,我们比较常谈到的是“文化氛围说”,即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间的师
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是通过物化形态(校园的建筑、
文化设施、校园的绿化、美化等)和观念形态(校风传统、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和心理气氛)
等两大因素,潜移默化地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意识和行为,并将社会和学校的文化认同意
识潜在地积淀与其深层心理结构之中,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下面,我要
结合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设想和实践,也来谈谈校园文化。
一、“用心”——做好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
有人把学校的物质文化称为显性校园文化,大致包括校园地理环境、校园建筑布局 、
校园的用心布置等等。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更好地体现一所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校
园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好坏,是学校自然环境好坏的重要方面。而学校拥有的一些艺术色彩较
浓,体现办学风格的建筑物,更是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但是当学校的地理环境、校园建
筑已经无法做很大改整时,我们就必须在校园的布置上用心了。
1、艺术景点。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不可能没有艺术,作为文化殿堂的学校,就应
该更具有艺术之美。在校园中,最能体现艺术氛围的,莫过于那些精心设计制作的“艺术景
点”,比如“小花园”“文化走廊”“书香芳草地”“名人雕像”“学生作品展”“自然风景图片
展”“音乐小舞台”等等。真正的艺术就是要通过完美的形式感动人,所以要有内容、有饱
满的情感,还要有思想。因此校园里的艺术景点要融汇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
2、墙壁文化。现在很多学校都很注重在学校的墙壁上做文化,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会
说话。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让墙壁说什么话。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特色、安全知
识宣传、学校办学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特色文化等等,都可以上到墙壁上。当然,这些内容都
得与学校办学的需要、德育的需要相结合,与孩子的心理特点相符合。比如,结合文明礼仪
教育,我们在两个楼梯墙壁上分别张贴了“弟子规”和“论语”,结合闽南地方特色,我们
在一个楼梯上张贴了“闽南趣味童谣”,“闽南传统习俗”等等。结合安全教育需要,我们在
走廊柱子上做了一系列的“安全知识我知道”。有的学校在校园内征集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名
言”,挂在教室门口,因为身边的人说出来的话更有亲切性,更易被接受。有的学校处于灯
谜之乡,灯谜成为学校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那么学校就可以在校园的墙壁上
不断地更换各种灯谜,让研究灯谜、竞猜灯谜的氛围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石狮的一所小
学非常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在他们学校的一条走廊墙壁上,张贴的都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
的图片和介绍,非常有意思。
3、卫生文化。一所学校,要成为老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乐园,卫生整洁是首要条件。
因此这卫生文化尤其重要。做好卫生文化,除了平时的打扫,清洁工作就,也和学生良好的
卫生习惯有关。但是,学校还要在一些细节上下功夫。这里着重讲讲卫生间文化。曾经在《读
者》上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山村里,有一个公厕,管理人员每天都非常苦恼,因为村民
们非常不重视保持公厕卫生。后来,他想了个方法,解决了问题。原来,他每天都要采摘一
束美丽的鲜花,放在公厕里,结果人们都自觉地维护起公厕卫生了,因为他们不忍破坏这 鲜
花的美丽。美的东西的确能感化一切。在石狮一次“质量论坛”的视频上,我们领略了台湾
两所小学的卫生文化,尤其是卫生间,可以说是“用心”。不仅卫生间建得美观,而且在卫
生间的每个角落里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洗手池分高低,放纸巾的位置,放卫生工具的位置全
都是有安排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着想,在这样的卫生间里,大家都会自觉地去遵守卫生制度。
所以,在卫生间里,我们更要做好精心、用心的布置。
二、“用情”——做好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素。它是师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反映。它
既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形成一个校园所特有的巨大的心里场,深深的影响着校园师
生的心理趋向及精神状态。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
的追求。“校园精神是由校园人创造的,要在校园内建设良好的精神文化,“激发情感“是最
为有效的方法。
1、 将物质文化转为精神文化,激发情感。
学校里墙壁上、柱子上、楼梯上的这些文化,每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但
是,要怎样让这些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真正进入到孩子心里
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学校就将这些文化纳入了地方课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
引导学生解读墙壁上的内容,这样,孩子和老师都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文化,只有理解了,
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行为。墙壁上说的
每一句话,才真正地起到德育的作用。
2、关注校园生活点滴,激发情感。
在我们的校园里,师生的一句话,一件小事、一次活动、一则启事、一面镜子、一块
牌子等等,都能体现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他们是由校园师生创造的,
却能反作用于校园师生,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
比如,为了提倡“知书达礼、积极阳光,做幸福的学生”,我们就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细节做
文章。抓拍校园里的笑脸,做成一幅笑脸墙,每天经过笑脸墙,墙上每个灿烂的笑脸,都能
感染师生们,为大家带来灿烂的心情,展现美丽的笑容。校门口的两块立牌,一面写着:你
穿戴整齐了吗?你微笑了吗?你完成昨天的任务了吗?你准备好迎接今天的挑战了吗?另
一面写着:“今天要比昨天进步,加油!”。校园里,每天都会有让人感动的人和事,我们要
去关注,去挖掘,去宣传。我们学校有一个宣传栏,主题是“感动琼山”,宣传栏上面张贴
者的家长和学生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比如一个动作(主动捡起走廊上
的纸屑),或者是一个微笑(展现不被家庭困境难倒的积极态度),或者是一句话(坚信知识
能改变命运)等等,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再举个很感人的例子。有一个学生来告诉我,昨
天下午学生厕所里的一个水龙头没关好,漏了一地的水,,他让我把这件事在全校学生面前
说一下,提醒大家要注意关紧水龙头。我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了这名学生。结果,第二天,
有位老师也主动来告诉我,哪个教室的多媒体柜子的门坏了,得修修,以免被偷。还有两个
学生也来告诉我,哪个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滴水。我立刻让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位老
师和那两名学生竟然都对我说“谢谢”。其实,我更应该对他们说谢谢。校园精神文化就是
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一次又一次的情感触动中慢慢建设起来的。
3、 做好校园传播文化工作,激发情感。
校园里的传播文化,可以借助图书馆、校园广播站,可以借助校刊、校内发行的明信
片等实物、也可以借助杰出校友、知名人物等,做好人物传播。这里主要谈谈人物传播。比
如我们可以宣传自己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邀请他们到学校与师生交流座谈,介绍经验,介
绍自己的成才经历。这样可以促使师生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促使在校师生努力进取,
期望自己也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这种人物传播的形式,会以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激发在校师
生的情感,并引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不只是杰出校友,电视里,报刊上,甚至是
学生身边的名人,我们都可以用来做人物传播,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中的人物,
或者科学家、音乐家、爱国华侨等等,可以结合学校每个阶段教育活动的需要来选择。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既要整体规划,又要适时进行补充和修改,要充分利用家长、
社会、老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实践。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使校园里处
处充满温暖和幸福;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将校园里每个成员的力量凝成一股合力,推动大家
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