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
公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水利及特种结构的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任何混凝土结构物主要都是用于承受荷载或抵抗各种作用力,强度是混凝土
最重要的力学性能。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评价各种因素影
响程度的指标。本文就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 强度 影响因素
1、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混凝
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成正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
水泥强度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
分及细度。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而且这些影响贯穿于混凝
土中。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来制作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较快,但在后期可能以
较低的强度而告终。而无论通过改变成分、养护条件或者利用外加剂而比较缓慢
地水化,都可使水泥产生较高的最终强度。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
致较高的强度增长率。但应避免细磨粉的含量。因为当颗粒很细时,间隙水可引
起一些高W/C区域。
而水泥质量的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
种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
地在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可以
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水泥细度和早期强度的差异引
起的。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要的
了。即水泥质量波动引起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离差,不随龄期而增大,但混凝土
强度的离散系数却因强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泥质量波动对混凝土早
期强度影响大。
2、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也看出,C/W即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即水
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底。水灰比和混凝土的
捣实程度,两者都对混泥土体积有影响,水灰比一孔隙率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
素。它影响着水泥浆基体和粗骨料间过渡区这两者的孔隙率,水泥在水化过程中
的孔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两者都对混凝土体积有
影响,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灰比程度下的毛细管空隙率由水灰比所确定。
当混泥土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高。在使用
同种水泥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与骨料粘结力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
3、粗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集料极重要的参数是集料的形状、结构、最大尺寸及级配。集料本身的强度
不太重要,因为集料强度一般都要高于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在承载时混凝土
中集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大大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骨料颗粒强度比混凝土基体和过渡区的强度要大。大多数天然骨料,其强度
几乎不被利用,因为破坏决定于其它两项(水泥浆基体及过渡区)。一般而言,强
度和弹性模量高的集料可以制得质量好的混凝土。但过强、过硬的集料不但没有
必要,相反,还可能在混凝土因温度或湿度等原因发生体积变化时,使水泥石受
到较大的应力而开裂。
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
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改变其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有
着两种不同的影响。水泥用量和稠度一样时,含较大骨料粒径混凝土拌和物比含
较小粒径的强度小,其集料的表面积小,所需拌和水较少,较大骨料趋于形成微
裂缝的弱过渡区,其最终影响随混凝土水灰比和所加应力而不同。在低水灰比时,
降低过渡区孔隙率同样对混凝土强度一开始就起重要作用。在一定拌和物中,水
灰比一定时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比将随粗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增加。
4、细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细集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比粗集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中没有反
映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施工现
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
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试验配合比与施工
配合比混为一谈。
5、混凝土工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工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包括:(1)工艺中使用活性矿物掺合料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粉煤灰和矿渣等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作用,特别对
于大体积混凝土,能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产生,提高后期强度;
(2)工艺中使用特殊功效的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
为减水剂,减水剂对混凝土强度至关重要,由于拌制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流动性才
能施工,传统混凝土中总的加水量是水泥水化所需水分的两倍以上,水化多余的
水分从混凝土内部迁移出来形成大量的空隙,至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减水剂的作
用是保证混凝土混合料在流动性及和易性的基础上降低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减低
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6、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包括:模板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模板及支架在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筑
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混合物搅拌均匀,浇筑后必须振
捣密实,且经良好的养护才能使混凝土硬化后达到预定的强度;拆模对混凝土强
度的影响。混凝土强度不足时,过早拆除支撑模板,过早荷载作用或者超堆荷载
会使混凝土粱、板产生裂缝,导致强度降低;混凝土养护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
响。混凝土成型后应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才能使混凝土硬化后达到预
定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7、结语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众多,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施工实践并结合众多工程经
验,提出并总结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几大因素。较全面的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混凝
土强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建筑材料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混凝土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