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库1

思想库1


——非营利性:
美国思想库的名称五花八门,虽然以“公司”、 “研究所”、“学会”、“中心”等命名,以现代企业 方式管理和运行,但思想库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设股份 和股东,也不分红,可以说思想库是社会公共资产。
——现实针对性:
思想库一般不以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为己任,而是 以影响公共政策选择为科研目标。因而,思想库从事的 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影响政府决策为其最大 目标。决策者是否考虑或者采纳思想库的政策建议,是 判断思想库影响力大小的主要标准。
三、美国“思想库”的类型和特点 美国“思想库”
1、美国思想库的类型
——从组织属性上看,可分为四类: 一是官方思想库,直接隶属于政府,如总统科学咨询委员会、 国会研究部; 二是半官方思想库,受政府资助但不直接隶属于政府和政党, 如兰德公司; 三是民间思想库,由私人和民间团体创立,如企业研究所; 四是大学的思想库,由大学在其他机构和团体的协作下设立, 如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
第五,政治家后援型思想库成立。政治家后援型思想库是美国新 一代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大都成立于90年代,一般由具有政治雄心的 人物或其支持者、离任后试图进一步推进其政治和意识形态主张的前 总统等创办。这类思想库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卡特中心(亚特兰大, 1982年)、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华盛顿,1994年),二者都确立 了广泛的研究范畴。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思想库更关注的是推展其政 治主张,尤其感兴趣的是推出或至少是重新包装能给政治家的政纲带 来具有可信度的思想。这原本是由主流政党行使的功能,但这种政党 功能出现了衰退,现在由这些思想库出来填补和承担。这类思想库当 中的某些思想库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建立了强有力的机构框架和庞 大的预算。例如由前总统卡特创办的卡特中心,旨在研究解决贫困、 饥饿、压迫、民主和国际冲突等问题,雇佣的工作人员达200多人, 年度预算超过1000万美元;进步与自由基金会(1993 年),人员数 虽不到卡特中心的1/10,年度预算也在200—250万美元之间。
智库” 一、“思想库”(“智库”)的产生与发展 思想库” 智库 的产生与发展
1、思想库(智库)的产生 思想库(智库)
——思想库英文原文为Think Tank(也称智库),这一词最初专 指二战期间美国军事人员、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制订战争计划 及其他军事问题的保密室。 ——以后人们就将从事独立公共政策研究的组织或机构称为“思 想库”或“智囊团”。 ——而如今“思想库”主要指那些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影响政 府公共政策选择为目的、非营利的、独立的研究机构。 ——由于“思想库”对政策影响和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有人称思想库为第四部门或第五种权利。 ——在当代社会,“思想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组 织,已成为现代国家的一种象征。
3、思想库(智囊团)发展的四个阶段 思想库(智囊团)
(1)思想库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美国最早的一批思想库产生于20世纪之初,典型的思想库如: 1907年成立的“拉塞尔·塞奇基金会,1910年成立的“卡因基国际 和平基年金会”,1916成立的“政府研究所”,1919年成立的“胡 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1921年成立的“对外关系委员会” 等。这些典型的思想库成立时虽然背景和情况有所不同,但其宗旨 和目标都是从事将科学知识用于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研究。
(3)思想库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这一时期是美国思想库发展数量最快的时期,五花八门、数量众多的思 想库纷纷成立。这一时期思想库已从单一重视研究成果向重视研究成果和社 会影响的方向转变。 传统基金会会长爱德温·福尔纳公开宣称:“我们的作用是努力影响华盛 顿的公共政策圈子…首先是国会,其次是行政部门,第三是全国性媒体。” 这些思想库既有对政府、国会、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又长于兜售之道, 力求影响当前的政治。它们有关政策问题的出版物常刻意追求简短精练,清 楚明了,以便迅速抓住其影响对象如国会议员的注意力。虽然,美国明文规 定禁止作为非盈利、免税组织的思想库影响特定的立法,但实际上许多政策 宣传思想库却在如此行事。它们通过各种政府和非政府的渠道,对政府的政 策制定施加影响。这一类思想库主要有:传统基金会、政策研究所(IPS)、 凯托研究所(1977 年成立)和经济政策研究所(1986年成立)等,它们都设 在首都华盛顿。
二、“思想库”(“智库”)的界定、概念和 思想库” 智库” 的界定、 定义
1、国内外学者对思想库的界定
就目前的进展来看,国内外的学者仅在对思想库进行组织的界 定时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组织的界定尚无法确定,那么研究其对 象的范围就很难确定,以至于研究者在估计思想库数量时出现很大 分歧。根据《协会大全》统计,美国的国内和国际机构已经约有 25000个,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也有几千个。但有的统计资料显示 少到只有69个,有的学者则认为有1300个。研究美国思想库发展史 的麦甘认为,广义而言,美国的智库数量有1200到1400左右,若是 狭义定义,则只有约115个而已。 而在中国,有人将所有的“软科学研究机构”称为思想库,并 认为中国的思想库约有1000多家,根据最新的软科学研究机构统计, 我国有软科学研究机构1600多家。而也有人仅将中国类似于天则经 济研究所这样的民间研究机构认为是思想库,这认的思想库概念和定义
“思想库”是一个不明确的术语,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在学术界 也是众说纷纭,但公认的基本特征是指以政策研究为工作重心、 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选择为目的、非营利、独立的研究机构。根 据西蒙·詹姆斯的观点:思想库是一个为了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而 从事多学科研究工作并能提出政策建议的组织。当然,提出的政 策建议应是具有超前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卓越科学 思想或观点,能使决策者增强决策能力、深化改进工作,能提供 给决策者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使决策者受益。
——从资金来源上看,可分为政府资助型和民间资助型两大类: 政府资助型思想库:主要是官方、半官方性质的思想库,如兰德公 司; 民间资助型思想库:主要是私人、企业、基金会支持的思想库,如 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 其他收入: 合同收入、原有资产增值、出版所得。 ——从规模看,思想库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大多数思想库为小型政策机构,一般只有20-30人; 中型思想库一般有50-100人; 大型思想库人员在200-1000人之间。
1、 以智慧服务于决策 2、以社会影响和声誉为生命线 3、围绕项目配置科研资源 4、开放竞争的用人机制 5、广泛交流的合作机制 6、社会功能和影响的宣传推广机制 7、研究经费的筹措机制
1、以智慧服务于决策
——思想库主要是发挥智力集成的优势作用,通过不同领域的专 家、学者的聚集所产生的集体智慧为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军 事、安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相关知识、思想理论和 政策建议。 ——思想库有时就某些特定的公共政策问题,还要吸收不同知识 背景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家,这使思想库的运作超越了国家和地区 的界限,从而使政策思想、政策设计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度。
——政治性:
思想库通常标榜价值中立,声称不代表任何地区、 行业或社会集团的利益,但它们实际上并不信守中立原 则,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思想库生产、推销的 政策主张,往往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 其实,每家思想库背后都有强烈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与 现实政治和各种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美国“思想库”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美国“思想库”
2、美国思想库的特点
——独立性 ——非营利性 ——现实针对性 ——政治性
——独立性:
思想库是不受国家控制的独立法人研究实体。美国 思想库无论是财团富豪出资建立的(如卡内基国际和平 基金会),还是政府部门资助成立的(如兰德公司、国 会研究部),抑或是社会知名人士倡议设立的(如布鲁 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卡特中心、尼克松中心),它 们在体制上都是独立的,不受政府或财团的直接控制。 思想库的最高决策机构为理事会或董事会,一般由大财 团的经理董事、知名学者和律师组成。
(2)思想库起步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批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参与了由政府确定和组织的战 略研究工作,并为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有鉴于此,美国政府认识到了工程师、物理 学家、生物学家、统计专家和社会科学家们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所可能产生的巨大效 益。在此背景下,战后通过与政府签定合同开展研究的思想库异军突起。最具代表性 的是兰德公司(RAND),它成立于1948年,其前身是其前身是美国空军在加利福尼亚 州圣莫尼卡建立的兰德计划(Project Rand)。战后初年,兰德公司的顾主是美国国 防部。兰德公司运用系统分析、博弈论和各种模拟试验,运用研发所创造和完善起来 的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公共政策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美国核战略的制定立下了 汗马功劳。兰德公司的建立及其迅速产生的重大影响,标志着一种新型思想库的出现。 它与学术导向型的思想库不同,是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需要,极为广泛地运用前沿的 系统分析和运筹学等手段来分析军事问题和各种社会问题,为战后其他研究和开发组 织的建立提供了原型和模式。这一时期建立的思想库,如赫德森研究所(1961年)、 都市研究所(1968年)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接受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有关部门以及 私人公司的委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各种内外政策问题,范围广泛,大至在外层 空间部署防御系统,小至如何处理有毒废料等,无所不包。
美国“思想库”(“智库”)发展、 演进及对我国“思想库”建设与发展 的启示
内容提纲
智库” 一、“思想库”(“智库”)的产生与发展 思想库” 智库 二、“思想库”(“智库”)的界定、概念和定义 思想库” 智库” 的界定、 三、美国“思想库”的类型和特点 美国“思想库” 四、美国“思想库”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美国“思想库” 五、美国“思想库”的功能与作用 美国“思想库” 六、美国“思想库”的人员组成 美国“思想库” 七、美国“思想库”盛行的原因与趋势 美国“思想库” 八、中国“思想库”建设及发展对策 中国“思想库”
(4)思想库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思想库进入成熟时期。在该时期,美国思 想库的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 第一,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思想库激增。通称为思想库的政策研 究机构的日益增多使得各方争夺研究经费、研究人员和影响力的竞争 日趋激烈,同时它们也给思想库的运作、内容和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 化。 第二,思想库越来越向首都华盛顿集中。不仅多数重要的思想库 都设在华府,即使是总部不在华府的重要思想库如对外关系委员会 (纽约)、兰德公司(加州圣莫尼卡)和赫德森研究所(印第安纳波 利斯)也都在华府设立了分部或办事处,以图保持其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