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真实的自己
活动一 我是谁
分享
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
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 来的教师”),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 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 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 考虑不多。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分化 矛盾
整合
主我与客我 自我与非我 本我与超我 理想我与现实我 独立我与依附我 开放我与封闭我 理性我与感性我
自我体验:
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
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怜……
自我调控:
人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自强、自立、自律、自制、自控……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结构
其它结构观点
好我/坏我/非我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学业自我/社会自我(同伴、重要他人)/情
绪自我(情绪状态)/身体自我(身体技能、 外表)
自我统积极一自的我—类—型 自我肯定自我型肯定 自我消否极定自我我型否—定—自 自我矛盾型 自我混扩乱张自我我型冲—突—自
自我萎缩型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深刻和丰富
如: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
(二)自我体验丰富复杂
1、敏感性 2、丰富性 3、波动性 4、内隐性 5、不稳定性
(三)自我评价的不平衡性 (四)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困扰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家庭影响 (六)个体倾向性 (七)他人的影响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 及调整
自我认知的偏差
过度追求完美、自我中心、从众
错误的自我体验
三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信息来源
他人的反馈 反射性评价 依据自己的行为判断 社会比较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20问法看 看你的自我 意识的发展
活动一 我是谁
20个“我是谁”
操作
请以“我……”、“我是……”、句 型,写下20个描述自己的句子,然 后在每个句子前的括号内填上阿拉 伯数字1-20,1代表最重要、最不 可或缺的句子,依此类推。
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 追求名誉地位,
爱、自豪、自卑、 与他人竞争,争
自怜、自恋
取得到他人的好
感等
心理 对自己的智力、性
自我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 行为符合社会规 范,要求智慧与 能力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功能
调适
自我
方法
自觉调控 自我
不断超越自我
(一)正确的认识自我
提高自我认识的主动性 多角度的认识自己
多角度的认识自己
给自己画像---理想与现实中的自已
揭开自己的真面目---分析自已
摒弃不合理的自我认识
别人对你的评价 与他人正确比较
自已眼中的你 别人眼中的你
理想中的你
对自我行为的经验与反省
给自己画像--- 理想与现实中的自己
讨论
命运
1、为什么会对命运感兴趣? 2、到底有没有命运? 3、中国人的“命”、“运”观 4、命运说的功与过 5、学术意义的命 什么是“命”?
Everybody knows,
but nobody can tell!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
“我”的概念→动作的自我(外部的自 我)→简单的自我(心理内部)→心理 自我(少年)→社会心理自我→自我认 知体验达到新水平(以面对自己观察、 自我体验、改变现实)
自我意识概述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缺陷与调适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苏格拉底:
“一切智慧都基于自我认识!”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概念
自我意识是个体 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外 部世界关系的认识, 不仅包含对自己的认 识,也包含对自己的 主动地改造。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享受你的缺失, 完整只是一个概念。
逆反 自我放任 自我封闭
不良的自我控制
第三节 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一、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
1、自知之明
恰当的自我认识 真实的自我体验 合理的自我调控
2、整合的自我意识 3、自我肯定 4、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
二、培养健康自我意识的方法
正确认识自我
积极悦纳
每个人的人生里,自我概念都在 不断发展变化。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生理 对自己身体、外貌、 英俊、漂亮、有
自我
衣着、风度、家属、 所有物等的认识
吸引力、迷人、 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 等。
社会 对自己的名望、地
自我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自负、自卑
不良的自我控制
自我放弃、逆反、自我封闭
1、过度追求完美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 ,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 状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 对自己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和 自信。 自我认知的偏差
1、过度追求完美
调适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2)按照自己的实际评定自己的价值。 (3)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4)欣赏自己的独特性。
美好人生从“我”开始
第五章
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里 的一句话:
“凡人,请认识你自己!”
你是否和它一样?
人是什么
在静谧的夜晚,仰望天上 的繁星,你是否浮现出这样的 念头,我到底是谁……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 腊神话中以隐谜害 人的怪物,埃及最 大的胡夫金字塔前 的 狮身人面怪兽 就是他。他给俄狄 浦斯出的问题是: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 只脚走路,中午用 两只脚走路,傍晚 用三只脚走路?
② 完成后,将所有三张纸放置在桌上,对三张 纸上的三个“我”作出检核,主要是看看三个 “我”是否协调和谐。若否,则差异何在,并 尝试找出原因何在。请你留意另外一个重点: “理想的我”和“真正的我”是否协调一致? 透过此重点,你往往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甚至矛盾之点。同时,往往会发觉自己一些对 人生所产生的深层感受和渴求
2. 正视社会现实。
3. 加强自我修养,充分认识到自 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与不合 理性及危害性。 自我认知的偏差
3、过度的自我接受
自我统一的类型 自我肯定型 自我否定型 自我矛盾型 自我扩张型 自我萎缩型
错误的自我体验
表现
错误的自我体验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 价有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 他人的短处。
③ 为了达到更积极的效果,你应当努力探索,看
看如何可以使三个“我”更加协调一致,制定促 进三个“我”协调统一的方案。有了具体的计划, 你会较易在生活中落实并作出改进。一个心理健 康的人,三个“我”是协调和谐的。当一个人自 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没有太大的差距,个人理 想也没有脱离现实,就是一个自我形象明确而健 康的人。但当三个“我”不协调时,我们就该问 自己:别人为何不了解我?我是否不能表里一致? 不过,我们不必期望自己的三个“我”百分之百 协调一致,因为那是不实际的期望,只会导致负 面的影响。
自我认知的偏差
2、自我中心
(1)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 心自己,不顾忌他人的感受 和需要,人际关系不和谐
(2)有明显妒忌心
(3)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
自我认知的偏差
2、自我中心 调适方法
1. 摆正自己的位置,恰如其分地 评估自己,既重视自己也不贬 抑他人,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
表现
(1)自我评价过低。
(2)超概括化或泛化性 的特点:即由于某一方 面原因造成的自卑情绪 容易泛化到其他方面。
(2)敏感性和掩饰性
给自卑的我们的建议
就客观、正确、自觉的认识自已, 无条件接受自己。认识与领悟法
正确的表现自已,对自己的经验持 开放态度。接受法
根据经验,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给 适当的抱负水平。补偿法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
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
——生理自我
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特征(能力、性格、气质、兴
趣等)的认识和评价
——心理自我
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的认识
和评价
——社会自我
自我观察、自我感觉、自我分析
保持内在的一 致性
决定对经验的 解释
影响期望水平
我本想去上自 习的,可。。。
我真差劲! 我很棒吧!
我最棒, 干吗听别 人的。
我一定会 做得更好!
二、自我意识的功能
对于大学生而言
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成功的基础
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人的自我 概念而非真实自我 在左右着人对于环 境的知觉和行为反 应”
也许一个人倾尽一生 的努力也达不到他理想的 自我,但是,只要自信心 不垮,他就能不断向理想 的自我靠近;
活动三:三个我
目的:协助个体作自我反省、促进协调整 合自我。
操作:
① 请先预备三张纸,首先在第一张纸上描述 “理想的我”,时间约为10分钟。然后将已写 好的第一张纸搁置一旁,暂时不准再观看。接 着照此类推,在第二张和第三张纸上分别具体 描述“别人眼中的我”和“真正的我”,每一 次,大概10分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