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小凡:对“软件定义一切”的思考和理解

赵小凡:对“软件定义一切”的思考和理解

对“软件定义一切”的思考和理解
赵小凡

尽管我国软件产业起步晚,但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使得软件产业成为优惠政策最密集、
持续时间最长、优惠力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国务院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
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
政策》(国发〔2011〕4号),以及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发布的更为优惠的政策,
都为软件产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10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为1.33万亿元,
2015年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5年翻两番,将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
软件是劳动工具
软件是加工数据、信息、知识(简称信息)的劳动工具,用于改变信息的形态和形式。
通信也是劳动工具,用于改变信息的位置。而信息则是劳动对象。由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都是非物质,劳动者为了更好地用信息技术(IT)处理信息,必须学习与农业系统和工业系
统完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的IT知识和技能,并掌握软件工具和通信工具。
信息是非物质资源、无形资产、生产要素、社会财富,具有保值增值的属性。但是劳动
工具会随时间而贬值,并且需要持续更新换代。例如,软件必须不断研发新版本,并随着用
量增加而变得越来越便宜。所以,我们国家要重视对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形成的大数据,重视
对数据赋予语义而形成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推理所产生的知识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升华成
的智慧。
软件定义一切
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是近两年的热议话题。那么软件究竟能定义什么呢?从
最早的软件定义无线电,到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世界。也就是说,软件可
以定义一切。
为什么现在才提出软件定义一切呢?因为两个最为重要的条件近年来才基本具备。
第一个条件是硬件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散热越来越少,可靠性越来越高,加工工
艺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可以比前些年更加圆满地完成软件发出的指令。
第二个条件是通信网络已经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存在,而且带宽越来越高,
可靠性越来越高,建设和运营成本越来越低。这当然也得益于软件,因为软件定义了频率,
定义了传输交换。于是,软件不但可以指挥本地硬件实现各种功能,还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指
挥远处的信息系统协同实现各种功能。正是在硬件和网络的大力支持下,软件才进入了定义
一切的时代。
人作为高级动物,可以主动地移动,这是与植物和非物质的主要区别。人际交往是人类
的基本社会需求。随着软件定义逐渐普及、完善,信息系统会更好地为人的移动交际提供服
务,更好地满足人的本能和需求。尽管在硬件和通信支持下,软件好像已经无所不能,但软
件定义的世界才刚刚开始。人类社会还有很多尚未发现的真理、未曾发明的技术、有待掌握
的知识技能。
我国的软件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规模大而不强,企业多而不优,特别是在安全可靠
和基础软件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依然严峻。必须认清我国软件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
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以创新的观念、思维、模式,坚持不懈地努力,才
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