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衔接的教学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衔接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衔接的教学策

作者:支媛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9期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促
进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培养以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就必
须在其初高中之间搭建能引导思维学习、提高辨别能力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
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有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中衔接进行
策略分析。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维学习、辨别能力、策略
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有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从整体上来说,化学教学是由浅入难、渐渐
深入的过程,而从阶段性去说的话,又存在着不小的跨度。我们都知道,初中的化学教学内容
是相对简单的,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较少,学生学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到了
高中,学生会发现高中学的化学知识比初中多了不少,而且难度增大,教师也不得不把一个重
要的知识点反复讲几次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对此,形成相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初高衔接的
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通过观察视觉进行衔接,对知识进行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
化学是一门讲究物体的宏
观结构组成和微粒实质反应的学科,这是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因此,想要学好化
学,得先要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觉开始,也就是分别从宏观结构和微观性质的角度分析事物之间
的联系。

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里基本会讲到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但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中是
不会详细讲解这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所以在学生的认知里面,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没有必要
联系的,而这就导致了学生沒办法处理好两者带来的实际问题。上到高中之后,学生才会发现
高中的知识常常把两者联系起来。特别是高一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种反应把宏观
结构与微观粒子的性质相结合起来,对知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介绍。这对于不小的一部分学生
来说,学懂学透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如果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了解过这种联系,那么他们
在高中学习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这么吃力了。我们都知道,初中生本身的想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
对较弱,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利用简单的模具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
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宏观结构与微观性质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
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