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

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

唐军 

一、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改革 

的主题。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 

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 

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 

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完善的 

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 

强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 

效益得到整体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 

的。它也是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 

业产业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横滨会议上,新西兰代表团在发言中,阐述了新 

西兰的“分类经营”经验,指出新西兰占森林总面积 

80%的天然林之所以保存良好,是因为营造了占森林 

总面积20%的优质高产辐射松人工林。法国及很多 

国家的畜牧业过关,也是借助于这条路,林业上舍此 

别无它途。第11届世界林业大会的“安塔利亚声明” 

中,也明确呼吁发展速生人工林,借以保护天然林。这 

些都体现了“分类经营”的思想。 

随着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 

调整,建立比较完备和完善的分类经营的林业生态体 

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 

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为此分类经营能否顺利地实施和 

推行下去,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 

到林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生态功能的良好 

发挥,关系到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 

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关系到林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所以分类经营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 

践意义。 

二、林业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林业问题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 

题,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保护和发展 

林业己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 

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l、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自然生态 

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森林可以维持碳氮平衡, 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可以防风固沙,为农业的稳产 

高产提供有力屏障;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 

2、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 

门,是一个基础性产业部门。可提供林产品,满足国家 

经济建设的需要;可提供以木本粮油为主的非木质林 

产品,为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服务;可提供就业机 

会。 

三、中国林业经营现状分析和分类经营理论与可 

持续发 

1、中国林业经营现状分析 

以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生产方式, 

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大量破坏和消失,形成了贫困一生 

态环境的破坏一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下面这一组数 

字或许能从某个侧面说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一 

些问题: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而森林 

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中国人口占世界的 

20%以上,而木材蓄积量只占世界木材蓄积量的3%; 

森林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均1000平方米,是世界 

人均森林面积的1/10;林业用地利用率低,有林地面 

积占43%,而发达国家是80%~90%;森林蓄积量95 

亿立方米,人均8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83 

立方米的1/10,大约名列世界第120位之后。以上数 

字可以看出,我国林业的现状既难以为我国经济发展 

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更难以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 

的历史重任,林业生态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2、林业需求分析 

人类对林业的需求经过了原始需求、简单需求, 

现已进入了“现代需求”阶段。现代需求的特征是需求 

在总量上的迅速扩大和在结构上出现分化。现代需求 

的结构日趋复杂和细化,但大致可分为经济需求和生 

态需求两大类。经济需求又包括大径材、中径材、小径 

材及其它多种林产品;生态需求可分为自然生态环 

境、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的环境)及人类生 

态环境(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环境)三个类别的需 

求。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不论对哪种经济需求 

还是生态需求,在总量上都在持续扩张。例如,全世界 

人均纸消费,100年前、50年前以及l0年前,水平都 

2010.4甜奔样案 

群巅褰索 大不一样,何况参与纸消费的人口本身也在膨胀。我 

们今天有6O亿人,下个世纪可能达到120亿人甚至 

更多。还有,比如在过去,用同一块林地,既满足木材 

需求又满足狩猎或林间游憩的需求就够了,即“一林 

多用”是现实的。但今天,砍掉世界上的每一棵树也未 

必够用;而为满足今天的环境保护,又必须留住每一 

棵树。传统林业,在现代需求环境中,被置于“二难”境 

地。 

3、分类经营理论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 

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 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 

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 

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 

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和多功 

能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 

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因此,提出了通过对森林资源实行分类经营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设想,图1说明了分类经营的基本原 

理。 

图1未来林业发展模式构思 

规划确定的目标功能 相应的森林资源 森林的效益 经营模式 经营方法 总体效益 

工业人工林; 纯经济效益 与现代需求 纯经济目标森林 短轮伐矮林; (主要是木材等林副 商品林业(木材培 专业化 相适应的全 育产业为主) 部分速生丰产林 产品) 国性森林功 

能大协同 生态一经济目标森林 各种传统森林资源 各类生态经济效益 多功能林业 多功能协同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纯生态效益(自然生 

纯生态目标森林 市郊森林; 态、经济生态、人类 公益林业 专业化 

景观林; 生存环境保护) 

其它 

按照这一构想,即不再主要依靠控制需求的办法 

保护现存森林资源,而是针对需求,引入专业化思想, 

采取在局部上一分为二,在总体上合二为一的策略, 

对一部分森林进行纯经济目标的规划与经营,对另一 

部分森林进行纯生态目标的规划与经营,同时保留传 统的大部分森林,进行多功能目标的规划与经营。这 

样,就把森林资源的发展,划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商品 

林,一类是公益林,一类是多功能林。 

商品林,商品林一般应商业化经营。主要追求的 

是经济效益,应包括一切可以用以生产林产商品的林 

种。我们主张林业要开发一种“木材培育产业”,就是 

要象生产粮食那样生产木材。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利 

用10%上下的现有林地,完全可以代替,甚至大大超 

出其余90%林地生产的木材。世界上已有许多这种 

成功的例子。 

公益林,是以各种自然生态保护、经济生态保护 

囊誊 潆 冀柞案201 0.4 或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为其基本经营目标的森林植被。 

主要是指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沙 

治沙林、市郊游憩林、特殊景观林等。公益林的经营是 

为着公共利益或国家长远利益,因此应由国家投资经 

营。 

多功能林,经营目标是同时追求森林的生态、经 

济效益,它承担木材生产功能,但为了尽量不冲击环 

境效益,采伐不能过多、过勤。因此应取长周期经营, 

主要依靠自然力,培育大径材。多功能森林就是传统 

上所经营的天然林(或天然化了的人工林)。它仍然应 

该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国家也应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和利税方面的优惠。 

“分类经营”,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可以有不同 

的变通,但其根本目标是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战略满足 

经济需求和生态需求。它是一种技术方法,但也是一 

种经济方法和社会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