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 0年(第35卷)第6期 兽医临床 ・25・
麻花肉仔鸡霉变饲料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刘 尔,余玉荣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西柳州545003)
中图分类号:58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67(2010)06—0025一O1
2010年4月7日,柳州市郊区沙塘镇杨柳村
某橘子果园放养的约5 000只38日龄麻花肉仔 鸡,突然暴发一种以急性死亡,全身性出血为特征 的疾病,5 d内死亡l 877只,死亡率高达37.5%, 给该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流行病学 调查、现场勘察及采样、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等检 查,综合诊断为霉变饲料中毒。经采取综合性防治 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 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及广大养鸡户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0年4月7日,某养鸡户带来16羽病死 鸡到我校动物医院门诊部求诊。主述该场3月1 日从柳州市某大型养殖孵化场购进健康麻花鸡苗 5 000只,用自配的雏鸡饲料在橘子果园地面散 放养30天后,按体质强弱分两群饲养,其中大群 约3 560只,体质较强,小群1440只,体质较弱。 饲养期间曾先后接种过“新城疫La Sota株+传 支H 。。二联苗、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B 株)、 禽流感( 亚型)灭活苗”等疫苗。3月31日,该场 从柳州市某大型饲料公司购进一批雏鸡饲料,次 日递增式改用该批饲料饲喂。4月3日,体质较强 的大群鸡开始发病,且呈急性死亡,至4月7日死 亡1 375只;体质较弱的小群鸡于4日发病,至7 日死亡502只。鸡群发病后,认为只是肠道疾病而 未引起足够重视,经使用氟哌酸、环丙沙星、硫酸 新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均未见疗效,反而死亡数 量急剧增加,于是匆忙前来求诊。 笔者随即带领1名技术员和2名学生跟随业 主前往该果园养鸡场。勘察后发现,该果园养鸡场 入口处建有供饲养员食宿及存放饲料用途的约 80 m 的瓦房一问。由于霉雨季节,墙面和地面较 收稿日期:201 O-07—1 9 潮湿,饲料因得不到较好保管而出现许多灰绿色 散发出霉味的颗粒;旁边空地用彩条蓬布搭建面
积约100 m 的大棚一个,地面放置料盘、饮水槽
等,供仔鸡育雏、采料、休息之用。鸡舍内鸡粪乱堆
放,卫生条件较差。
2 临诊症状
鸡群食用霉变饲料3~5 d后,鸡群开始表现
食欲下降,挑食,羽毛松乱,双翅下垂,料槽内剩料
较多,鸡群内有相互啄食现象。随着饲喂饲料时间
的延长,体质较强的大群鸡由于采食霉变饲料过
多,中毒较严重,见精神萎顿,鸡冠、肉髯苍白,食
欲废绝,衰弱瘫腿、行动无力,排出绿白色或血色
稀粪,当天或次日凌晨就倒地痉挛急性死亡。体质
较弱的小群鸡表现逐渐消瘦,精神不振,食欲下
降,5.--.7日龄后出现死亡,且逐日增多。
3病理剖检
经剖检病死鸡30只(包括该养鸡户送检的
l6只),发现其病变主要是以全身性出血特征为
主。现归纳总结如下:30/30皮下、胸腹部、大腿内
侧肌肉有明显的弥漫性出血斑点,且有许多黄色
胶冻样渗出物渗出;30/30气囊表面有黄白色干
酪样粟粒大坏死性结节;29/30肝脏肿大,呈土黄
色,有细小出血点;29/30心肌条纹状出血;28/30
肌胃肌层点状出血;26/30气管、肺有黄白色干酪
样粟粒大坏死性结节;25/30胆囊肿大,囊腔内充
满暗绿色粘稠胆汁;25/30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小
肠出血尤其明显,剪开肠管可见褐红色西红柿样
内容物。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检验采取病死鸡的心血进行涂片,肝
(下转第42页)
.
42. 宠物园地 生肌散治疗犬创口不愈的临床应用一施玲玲,等
玉红膏,40天后,创口愈合。
3.3深部皮肤溃烂 德国牧羊犬,体重60 kg,脓
皮症多次发生,经治疗有所好转,但未痊愈就放弃 治疗,导致两前肢皮肤深部感染、溃烂。麻醉后,两 前肢作剃毛,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清创处理,除去 坏死皮肤,使用抽脓拔毒散与白膏,连用5 d,创口 脓性渗出物基本消失。第6 d开始使用生肌散与白 膏,隔日使用玉红膏,30 d后,创口愈合。 4小结 生肌散具有祛腐活血、通经止痛、抗菌消炎、 止血生肌等作用,用于止血、消肿、消炎、促进伤口 愈合,常用于治疗各种烧伤、烫伤和外伤等。在兽 医临床应用中发现,生肌散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
作用十分明显,在促进伤口愈合过程中可明显抑
制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
等。尤其在创口大面积深部感染,创口难以缝合或
缝合失败取第二期愈合时,更加显现出其独特的
治疗效果。因此,使用生肌散治疗犬创口不愈,具
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上接第25页)
脏、脾脏进行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镜
检,均未发现有细菌。再无菌采取病死鸡心血、肝
脏、脾脏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营养肉汤、鲜血琼
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37 ̄C恒温培养
24 h,也均未见细菌生长现象。 4.2真菌检验 肉眼观察饲料,发现许多高粱粒 大小的灰绿色霉变颗粒,松软潮湿,有较浓的霉 味,横断面检查呈棕褐色。取霉变饲料颗粒5 g,加 入无菌生理盐水50 mIJ,充分震荡摇匀,制成1:10 的混悬液。取上述混悬液0.1 mL接种于马铃薯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经28 ̄C恒温培养48 h后检查, 可见白色绒毛状菌丝型菌落和黄色菌丝状平坦菌 落生长。再恒温培养至72 h,菌落形态特征更加明 显。镜检白色菌落可见分生孢子为无色细长的镰 刀菌。镜检黄色菌落可见分生孢子梗顶部膨大,顶 囊呈规则的球形,在顶囊上发现有双层小梗,双层 小梗上有许多串珠样排列的卵圆形分生孢子,且 孢子区呈现桔黄色,综合鉴定为黄曲霉菌。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诊及饲料检查结果,诊断为 霉变饲料中毒。 6 防治措施 6.1 立即清除和停喂霉变饲料,改换投喂新鲜优 质饲料。清除粪便,消毒鸡舍,地面铺撒一层生石 灰,保持鸡舍通风干燥,加喂白菜叶、红薯叶等青 绿饲料,以加速毒素的排出。 6_2全群鸡喂饮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以 保肝解毒,连用7 d。 6.3伞群鸡用制霉菌素按4万i ̄U/kg体重拌料 内服,连用5 d。 6.4全群鸡用0.1%硫酸铜饮水,连用5 d。 6.5 10 g阿莫西林粉加水50 kg喂饮,连用3 d,以防细菌继发感染。 经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使用药物3 d后,
全场不再发病,病鸡症状开始减轻,采食量逐渐增
加;第5 d,病鸡停止死亡,鸡群精神状态良好,食
欲正常,粪便正常,病情基本痊愈;一一周后电话回
访,鸡群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7小结与分析
7.1 根据全群鸡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析调
查、饲料霉变检查及临床表现症状、病理解剖变化
等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经实验室采集病料检
查,结合停喂霉变饲料后全群鸡症状减轻、消失,
改换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全
群鸡死亡停止等综合措施,确诊为麻花肉仔鸡霉
变饲料中毒。
7.2预防霉菌毒素中毒的根本措施是严格禁止
使用霉变饲料饲喂畜禽。仔鸡一旦采食霉变饲料,
极易引起中毒的发生。
7.3 目前,霉变饲料所造成的危害还没有被广大
养殖户所认识,许多原因不明的疾病往往与霉菌
有关。笔者分析认为,该养鸡场本次发生肉仔鸡霉
变饲料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运费,一次购
进大量饲料直接放在畜禽舍水泥地面上,刚好前
些天下了几场大雨,导致饲料贮存库地面、墙壁潮
湿,饲料堆放不规范,垛底没有垫板,垛与墙之间
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