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度监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A.进度监理的的工作流程是:计划审批、执行检查、调整、再执行检查;进度监理的阶段性目标是:计划工期、进度偏差 和调整内容。 2 B.进度监理中监理工程师的的任务是:在计划阶段,审批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阶段,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监督和控制。 3 D.施工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工序 4 B.公路施工过程的组织原则可归纳为:连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四个方面,其中经济性原则是目的性的。 5 A.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组织方法很多,其基本方法可归纳为:顺序专业法、平行作业法和流水作业法三种,其中工期短,资源多、集中,充分利用工作面是平行专业法的特点。 6 B.流水作业的空间参数有施工段和工作面两种;工艺参数包括工序数和流水能力;时间参数分为流水节拍、流水步距以及技术间歇等。 7 A.流水步距是指相邻专业队相继投入第一施工段开始操作的时间间隔。确定最小流水步距的原则是在保证专业队连续施工的同时工期最短。 8 A.工程进度监理的基本方法有:横道图法、S曲线法、斜条图法和网络图法等。其中最适宜于线性工程,能反映工程的位臵的是斜条图;逻辑关系明了能反映关键和机动时间的是网络图。 9 B. 按箭线和节点表达含义的不同,网络图可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前者箭线代表工作,节点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后者节点代表工作,箭线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10 A. 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11 A. 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按其特性可分为控制性时间参数和协调性时间参数。前者包括节点的最早时间、最迟时间,和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及最迟完成时间;后者有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等参数。 12 B. 如果某项工作拖延的时间超过其自由时差但没有超过总时差时,其紧后工作不能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工。 13 B. 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的确定方法有枚举法、关键工作法和关键节点法。其中只有双代号网络图能用的是关键节点法,其判断条件是 箭尾节点时间+持续时间=箭头节点时间 。 14 A. 双代号网络图中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而单代号图关键线路的判断条件除了是关键工作之外,还要满足:工作间的时间间隔均为零 。 15 A. 网络计划优化的内容包括工期(时间)优化、资源优化和工期—成本优化(费用优化)等方面问题。 16 B. 在网络计划的时间优化中,缩短工期主要是通过调整施工组织、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和计划外增加资源等措施来实现。 17 C.缩短工期常用的方法有平均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依次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和选择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三种。 18 B. 工期—成本优化时,循环压缩工作持续时间的条件是:一,必须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二,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不短于其最短工期;三是该工作的成本斜率是关键线路上可压缩工作中的最小值。 2
19 D.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通常有两个目标,一是工期规定,资源均衡。二是资源有限,工期最短。 20 C.资源均衡性的评价指标有均方差、极差和资源需求量变化的频繁程度等。最理想的资源均衡图是矩形图。 21 B.削峰填谷法资源优化时,非关键工作优先调整的原则是:1)优先推迟资源强度小的非关键工作;2)当几项工作的资源强度相同时,优先推迟时差大的非关键工作。 22 A. 网络计划的优化中,时间与成本优化针对的都是关键工作,而资源优化针对的则是非关键工作。即要向关键线路要时间,向非关键线路要资源。 23 C.若某项工作持续时间的估计值为a=14d、b=30d、c=28d,则该项工作持续时间的期望值为 26d ,期望时间的方差为 7.1 。 24 D.完成某项计划的概率是由该计划的期望工期和均方差确定的。
25 B. PERT网络计划中,某节点的节点时间及其方差分别为:ET=7.8、LT=12,σ
2ET=3.3、σ2LT=1.6,则该节点的时差及其方差为:TF=4.2 ,σ2TF=
4.9。
26 D.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应分别编制总体进度计划、年度及月度进度计划、关键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27 A.承包人应在签订施工合同协议书28d之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2份其格式和内容符合监理工程师规定的工程进度计划。监理工程师应在收到该计划后的14d内审查同意或提出修改意见。 28 .D工程进度计划应按照关键线路网络图和主要工作横道图两种形式分别绘制,并应包括每月预计完成的工作量和形象进度。
二、简答题 1 ABCD.简述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进度监理的目标。 答: 1)计划阶段:进度控制的目标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工期; 2)执行检查进度:随时掌握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偏差,并作出合理的调整; 3)调整计划阶段:调整计划内容和期限,使其符合实际情况。 2 ABCD.简述流水施工的组织原则。 答: 1)根据工程项目对象划分施工段; 2)划分工序并保编制工艺流程,且按工艺原则建立专业班组; 3)各专业班组依次、连续进入各施工段,完成同类工种的专业; 4)计算和确定流水作业参数; 5)相邻施工段及工序尽可能衔接紧密。 3 ABCD.简述工期与成本优化的步骤。P72 答: 1) 绘制初始网络图,计算工期工程直接成本。 2)若超过指令工期,首先进行时间优化。 3)计算直接成本斜率。 4)按成本斜率由小到大的顺序压缩关键工作,直至均达到最短工期为止。 5)绘制工期、成本关系曲线。 6)图解最优工期。 3
4.ABCD简述监理工程师审查进度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答: 1)审查步骤: ①阅读文件、列出问题,进行调查了解。 ②提出问题,与承包人进行讨论或澄清。 ③分析问题,向承包人提出修改意见。 ④审查批准承包人修改后的进度计划。 2)审查内容 ①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②施工准备的可靠性。 ③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的适应性。 三、综合题 1A.某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0+000。路面结构层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面层(单层)。据施工经验,级配砾石底基层专业班组施工进度为200m/d(已包括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班组施工进度为150m/d,养生时间至少7 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班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200m。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试解决下述问题: 1)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2)分析并计算底基层与基层之间、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 3)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并确定工程工期。 解:1)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底基层:15000/200=75 d 基层: 15000/150=100 d 面层: 15000/160=93.75=94 d 2)因为底基层的施工速度快于基层,应选择STS搭接关系,搭接时距为:STS=1000/200=5 d。而面层的施工速度又快于基层,应选择FTF搭接关系,再考虑到基层的养生时间至少7 d,所以搭接时距为:FTF=1200/160+7=7.5+7=8+7=15d。
3)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工作内容 时 间(d)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底基层
基 层 面 层 工程工期T=5+100+15=120 d。 2D.试确定下表所示工程的最优施工顺序,并分别用紧凑法和潘氏法绘制横道图,确定总工期。 4
施工段 工序 A B C D E
a 10 2 6 9 4 b 4 3 2 4 5 c 8 5 9 6 7
解:1)确定最优施工顺序 施工段 工序 A B C D E
a+ b 14 5 8 13 9 c +b 12 8 11 10 12 施工顺序 B C E A D
2)按紧凑法绘制横道图确定工期 (图略)T=41d,即最短工期41天。 3)确定最小流水步距 2 8 12 22 31 3 5 10 14 18 —) 5 14 21 29 35 KAB=max(2 5 7 12 17 -18)=17 Kbc=max( 3 0 -4 -7 -11 -35)=3 4)按潘氏法绘制横道图(略)确定工期 T=∑K + Tn=(17+3)+(5+9+7+8+6)=55d。 即保证专业队连续专业的较短工期为55天。
3 B. 某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计划如下图所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原因,不可抗力因素和承包人原因对各项工程的持续时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进度延误情况如下表所示(正数为延长工天数,负数为缩短工天数)。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为84天。由于工作时间延误,导致实际工期的延期。为此,承包人依据合同约定,就业主原因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延误提出延长合同工期18天,或至少按实际工期延误的天数延长合同工期。同时,承包人还就工期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费用索赔11.8万。
A C G ② ⑥ 24 20 32
① E 24 ⑦
B D F H ③ ④ ⑤ 16 12 20 29
进度延误情况 工作代号 业主原因 不可抗力因 素 施工单位 原 因 持续时间 延 长 延长一天的经济 损失(元/天) A 0 2 0 2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