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发展与前景

浅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发展与前景

浅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发展与前景
摘要:货币市场基金最早诞生在美国,世界上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于1971
年创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发展现状,研究我国货币市场
基金发展中的问题与机遇,进而展望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收益率;产生;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
2003年5月,南京商行与江苏省内其他商业银行共同发起成立了银行间债
券市场资金联合投资项目,运作资金总额3.8亿元,年收益率达3.5%,7月南京
市商业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大连市商业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武汉市商业
银行和深圳市商业银行等6家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联合投
资项目运作资金8个亿,年收益率达到2.88%。这2只准货币基金的成立可以视
为我们货币市场基金的萌芽。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工具——货币市场基金的
正式成立是以2003年12月10日三只货币市场基金分别获得证监会的批文为标
志的。2003年12月10日华安现金富利基金、招商现金增值基金、博时现金收
益基金经历了艰难险阻最终获批,其中华安现金富利基金于2003年12月30日
正式成立,募集资金达到了42亿。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分析:
(一)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与其他开放式基金相比(例如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货币市场基金是以短期金融工具投资为主的低风险开
放式基金。
(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较为稳定,流动性强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目标是在资本保全的情况下,确保基金资产的高流动
性,追求稳健的当期收益,并为投资者提供暂时的流动性储备
(三)手续费低
投资者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无需缴纳认购费、申购费,赎回时也不需要缴纳赎
回费,基金管理公司仅收取少量的管理费。
二、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现状
从2003年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开始,我们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猛,其
中2005年全年共新增货币基金21只。同年金融监管当局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
管理公司,交行、工行和建行三家银行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
银行。三家试点银行于2005年9月底全部完成基金管理公司的组建工作,分别
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和建信基金管理公司,交
银货币、工银货币、建信货币三只货币基金已分别于2006年1月20日、2006
年3月24日和2006年4月25日设立发行,这也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正式
入主基金领域,是我国商业银行尝试混业经营的又一新举措。
近年来,货币市场基金创新步伐不断:2012年11月份,汇添富收益快线货
币市场基金获批,保证金账户的资金可在货币基金和股票账户之间灵活转换,正
式敲开了货币基金支付的大门;2012年12月,已经开展货币基金“T+0”的基金
公司和各家银行合作,签署了货币基金直接偿还信用卡的协议,货币基金支付功
能进入实体领域。尤其是余额宝的推出,大大增加了货币基金的吸引力,导致货
币基金份额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一季度,余额宝规模已经突破5000亿大关。
当货币基金具有移动支付功能后,客户在支付某项费用时,通过手机可瞬间
将货币基金的资金转移到银行卡上。所不同的是,存入货币基金的资金目前可以
分享超过银行活期存款10倍左右的收益率。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稳健、波动性小,
民众在“负利率”时代,增加近乎同等安全稳定但收益更高的投资选择,成为弱市
中资金的避风港。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收益率明显高于活期存款
利率,利差在四个百分点左右;第二,其功能和体验越来越接近于银行存款,一
方面货币市场基金普遍实现了“T+0”功能,在流动性上基本与活期存款相当;另
一方面随着货币市场基金与极高用户粘性的互联网入口相结合,个人乃至于企业
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隐性成本同样极大降低。目前货币基金流动性堪比银行活
期,收益却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其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青睐。
当然,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的迅速发展,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了。
1.法律滞后的问题
自2003年我国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相关规定与
办法,关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正式规定是于2004年8月16日出台的,而早在2003
年12月我国就已出现了货币市场基金,关于货币市场基金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
则是于2005年4月出台的。
2.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
2003年12月正式获批的三只货币市场基金,标志着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可以
通过设立货币基金的形式实现资金在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转换,混业经营趋势
初步显现:2005年三家商业银行获批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
可以正式入主基金领域尝试混业经营,可以说货币市场基金的成立对我国建立起
来的严格的分业监管体制直接提出了挑战。由两个发行主体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
今后由谁监管、如何监管的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因业务交叉而带来监管的交叉也
会弱化监管的效力。
3.风险与信用评级问题
货币市场基金又被称为“准储蓄”,投资者购买货币基金可以免收利息税,但
其份额并不能象储蓄存款那样享受存款保险,在国外,当发生货币基金投资亏损
面临着巨额赎回风险时,基金公司往往负担亏损,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货币市
场基金的安全性相当高。目前在我国虽然尚未出现这种情况,但货币基金出现亏
损的潜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出现亏损该如何解决?在我国目前货币市场投
资工具单一、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大量的货币市场基金追逐较少的产品必将
带来基金公司的违规经营问题。
4.外部硬件配套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货币市场基金的清算问题上。成立于1996年12月2日的中央
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是为全国债券市场提供国债、
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登记、托管、交易结算等服务的国有
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结算公司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托管和结算服务,但该
机构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日前货币市场的资金清算主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电
子联行系统进行,但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发展货币市场的要求。
三、货币基金的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影子银行体系中的一员,货币市场基金对银行的活期存
款有一定的替代性,其迅速发展受益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同时货币市场基金也
有助于促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盛行,银行当前垄断利差的
最大来源即活期存款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分流压力。商业银行面对竞争,或是继续
维持垄断利差而坐视活期存款流失,或是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在货币市场基金
规模不断做大时,银行要想留住自己的客户,也只能选择更灵活的定价机制。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就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危机、经营模式发生转变和庞
大影子银行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形成。同样,20世纪70至80年代,在很多
国家实现的利率市场化中,货币市场基金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出了银行利率市场化
改革的关键一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市
场基金的规模也在近两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显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给经
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货币市场基金也必将在这场改革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
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