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 调查当代大学生关于择业就业的目标、因素、需求等观念,并对 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现代大学生就业趋势、误区,树立我 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 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 充分、顺利就业。

调查对象与形式 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大学生网友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及结果统计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 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是个 人职业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 断。为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我们选择了 21 项指标,利用吴 谅谅等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应用心理学, 2001 年第 7 卷第 3 期,18-23 )中使用的项目,每一个职业价值观项 目被分成“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 等级。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 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 项目的重要性。使用统计软件 SPSS11.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 因素分析: 1. “您奋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统计

2.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虹职业促进因盍 映业保健因素 理目内容 负苟量 厦目内奁 负迪 项目内容 负避 V27符合兴趣愛Jf 0. T37 ¥32福稠 0.729 V15单位知名度高 0.803

V23 机会均等,公平竞争 0.102 V21提供R四金” 0. &8T V1&单位规複大 0.790 V26 0.664 划职业趙定 0.608 V17单位簸剧髙 0.780 屹3 能发挥自己才能 0.619 V31收入高 0. S85 V18较高社会地位 0 728

屹5 目主性犬,不受约東 0.5S4 叔3BS匱利快捷 0.541

V33 毘提供培训机会 0.485 V30工作环境瞬 0.494 V35 晋升机会多 0.476 血单位在大城市 0.4T9

V29 能学以致用 0.4T3 V34 有出園机会 0.406 3.职业价值观各项目的分值排列

项目 1能发挥自己才能 1.469 0,679 1

2机会均等 >公平竟争 LT86 0.814 2

3单位在大城市 1.851 0,898 3

4提供扉四金辩 1,931 0.883 4

5符合兴趣爰好 L931 0.836 5

&能提供培训机会 1.946 0.829 &

T福利好 2.014 0,T34 T

8晋升机会爹 2.033 0.815 8

9收入高 2.069 0.74S 9

山单位知名度咼 2. 145 0.845 10

M工作育挑战性 2.174 0.835 11

125®便利快健 2.346 0.824 12

样能学以致用 2.351 1.014 13

帆自主性大』不曼约束 2.378 0,877 14

15职业稳定 2.442 0.840 15

16较高社会地位 2” 449 0.8TO 1&

订工作环境优雅 2.500 0.872 IT

18有岀国机会 2.522 0.951 18

19单位规模大 2. 533 0.837 19

勿单位级别高 2.586 0.898 20

21容易成名成家 2.931 0.949 21

调查结果分析 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以下特点:

1.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发挥 自己

的才能” 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 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 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 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调查结果 (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 1903 人,占 48.2 %)反映自我实现的需要是 毕业生的一个主导需要, 但此

处的自我实现正如罗尼在分析中国和日 本职业价值观时所指出的那样: 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集体化的自我实 现,因它是以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为基础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 A?萨缪尔森认为:在社会完全平等竞争的情况下,自身价值的实现过 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与调查结果一致 : 大学生在强调自我 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机会均等、 公平竞争。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 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 而把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 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

2. 择业地点上优先考虑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主导需要。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 能、自我发展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大学生在择业取向上 也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大城市。

生存需要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选择生存需要的 1204 人,占 30.5 %)。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而且 是一个不断提高

和发展的过程 , 而且它们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 学生的行为中发挥作用的。 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 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在注重发挥个人才能的 同时他们又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有 24.9%的人选择“经济收入” 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 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 选目标, 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同时满足大学生的两个需要。 3. 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职业和个人前程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

时,或追求有“钱途”的职业,或思想保守追 求稳定的职业,注重的是高收入、工作舒适稳定、名声高、地位高, 从现实看,并不能尽如人意,因为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考虑 就业要切合实际, 符合社会需求, 要把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需要统一 起来。从社会就业现状来看国内高校大力扩招,大学生数量猛增,给 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 用人单位除了文凭外, 更加注重能力和经 验,许多公司都不愿意花钱培养人才, 更愿意招能立刻为公司创造价 值的员工。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要用长远的目光,来规划你的未 来,一份好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这个企业能否为你提供一个完善的发展 空间。比如你进入岗位后,可以有系统培训的机会,有晋升的空间; 其次,就是有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些却往往都被别人忽略了。 如果能结合自 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更好,如果不能,也不会太强求。值得肯定的一点 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就应该为社会做贡 献,回馈自己的价值,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工 作,他们还希望能拥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工作时间,以提高 工作效率;拥有培训机会,工作之余能不时为自己“充电” 。还有些 想创业又苦于没有资金基础的大学生, 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资金方面 的帮助,而有的则不想太依赖社会的资助,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调查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力度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毕业生树立正 确择业观,从低年级开始职业生涯指导,采取培训、就业指导课的形 式,主要加强人际沟通、表达能力等的培训,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加 强实践。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是高校深 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 要,更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需要。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强化服务职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 方位的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指导, 引导他们转 变就业观念 , 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要 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2.大学生应面对现实, 主动树立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 择业观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迫使毕业生选择职业除了重视自 身的发展,还要考虑保健因素,不再追求虚名,更加讲究实利。根据 调查结果反映毕业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具有高成就感的人的特 点是: 事业心强,比较实际,敢冒一定风险;这种人把个人成就看得 比金钱更重要, 从成就中得到的鼓励超过物质鼓励的作用, 把报酬看 作是衡量成就大小的工具, 具有高成就感的人对企业和国家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大学生普遍的、强烈的成就感要求, 反应在职业价值观上, 则表现出对职业较高的期望,如追求很高的工资、奖金,对社会地位 以及受到尊重的要求较高。 这些要求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是 无可非议的,但现阶段 , 特别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毕业就业 难问题还将持续存在的情况下, 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存在的较大差距 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 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需转变 观念,使大学生合理定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 教育”,大学毕业生也应尽快实现从“高级专门人才”向普通的务实 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的转变, 对自我的精英意识、 特殊身份意识 应即时消除。

调查意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身成长产生紧 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 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 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 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的位置,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 观。同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 使同学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以后 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使同学们广泛地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不断地参与社会 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 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 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 会的需要。

使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没 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场地和对象,大多数情况下,同学们要 自行组织活动,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了 课堂教学的束缚和限制,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 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常常会有创造性的想法,在实践中敢于开拓、 创新。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 还应看到职业对社 会的创造和贡献。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为 社会做贡献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