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债券投资风险管理
摘要: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
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并给证券市场和经济运行带来许多不
利影响。2007年以来,“构建多层次的经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投资规模和比重,大力发展
债券市场”,已经被中央政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债券投资风险是指投资债券所承担的
风险。由于政治、经济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均会对债券的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
而引起投资者收益的变化。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
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
散风险。
关键词:债券投资 风险 防范
一、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 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
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
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
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
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
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2、税收风险对于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
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对于
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则也可能
造成收益的损失。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市场利率的可能性变化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债券
是一种法定的契约,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会吸引一部
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等其他金融资产,减少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下跌;当市场利率下
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回债券市场,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上涨。同时,投资者购买
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4、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
的上涨,债券价格也会上涨,投资者的货币收入有所增加,会使他们忽视通货膨胀风险的存
在,并产生一种错觉。其实,由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也会
下降,当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时,就会造成有时候即使我们的投资收益在量上增加了,
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当通货膨胀率上升到超过债券利率水平,则债券的实
际购买力就会下降到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
(二) 可分散风险
可分散风险又叫系统性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债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信
用风险、回收风险、再投资风险、转让风险和可转换风险。
1、信用风险
当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为信用风险。这种风
险主要表现在公司债券中,公司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完全履约支付本金和利息,则债券投
资者就会承受较大的亏损,就算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良好,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它存在财务状
况不佳的可能性,若真有这种可能,该公司的还本付息能力就会下降,那么就会发生它不能
按约定偿还本息,从而产生了信用风险。
2、回收风险
对于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
资者按债券票面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而发行公司提前收回债券,投资者的
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从而产生了回收性风险。
3、再投资风险
由于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将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0%,
短期债券利率8%,为减少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
降低到6%,就不容易找到高于6%的投资机会,从而产生再投资风险。
4、转让风险
当投资者急于将手中的债券转让出去,有时候不得不在价格上打点折扣,或是要支付一定的
佣金,因这种付出所带来的收益变动就产生了转让风险。
5、可转换风险
若投资者购买的是可转换债券,当其转成了股票后,股息又不是固定的,股价的变动与债券
相比,既具有频繁性又具有不可预测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在经过这种转换后,其产生损失
的可能性将会增大一些,可转换风险因此产生。
二、债券投资风险的防范
(一) 合理估计风险的程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
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1、从宏观方面,必须准确分析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情况;了解经济运行的周
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
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
2、从微观方面,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其次要对影响国债或公司债券价格
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公司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充分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发展
前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其中公司的信用等级状况可由专业的债券信用
等级评定机构完成,其余的各种因素必须依靠投资者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才能得出较为
准确的判断风险的结果。
(二) 全面确定债券投资成本确定债券的投资成本也需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开展,债券
投资的成本大致有购买成本、交易成本和税收成本三部分。
1、债券不是免费的,我们要获得债券还须等价交换,它的购买成本在数量上就等于债券的
本金,即购买债券的数量与债券发行价格的乘积,若是中途的转让交易就乘以转让价格。对
附息债券来说,它的发行价格是发行人根据预期收益率计算出来的,即购买价格=票面金额
的现值+利息的现值。对贴息债券,其购买成本的计算方法为: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年
贴现率)。
2、债券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转让,如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还得交付
自己的经纪人一笔佣金,不过,投资人通过证券商认购交易所挂牌分销的国债可以免收佣金,
其他情况下的佣金收费标准是:每一手债券(10股为一手)在价格每升降0.01元时收取的佣
金起价为5元,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2‰。经纪人在为投资人办理一些具体的手续时,又
会收取成交手续费、签证手续费和过户手续费。
3、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税收成本,虽然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是免税的,债券交易也免去了
股票交易需要缴纳的印花税,但我们投资公司债券时要交纳占投资收益额20%的个人收益
调节税,这笔税款是由证券交易所在每笔交易最终完成后替我们清算资金账户时代为扣除
的。
(三) 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债券的投资收益包括利息、价差和利息再投资所得的利息收入。
这仅仅只是其名义收益,即投资债券的名义收益=面值×持有年数×债券年利率+价差+利
息,这里的价差在债券溢价发行的时候应该是负值。但实际上,收益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
它必须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或者说成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当我们来计算实际收益时,
还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指数,即实际收益=名义收益/价格指数,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债
券投资收益。
(四) 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所谓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
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即自己单位或个人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数量,一般而言,我国
大部分单位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十分有限,能用于债券投资的仅仅是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
采取期限短期化既能使债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又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由于所投资
的债券期限短,投资者一旦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转让,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采取这种投
资方式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利率提高时,债
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但若是进行短期投资,就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
会,反之,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
1]李胜.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5.
[2]李春媛.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 价值工程,2010,(32).
[3]冯艳.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7.
[4]李红梅. 中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研究[D].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