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头碱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乌头碱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乌头碱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发表时间:
2012-10-24T13:30:14.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 作者: 向兴敏 赵雅玲
[导读] 心律失常是乌头碱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应尽快在心电图监护下用药物纠正其心率失常,这是抢救之关键。
向兴敏
赵雅玲(都匀市人民医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
心律失常是乌头碱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应尽快在心电图监护下用药物纠正其心率失常,这是抢救之关键。必须按危重病人护
理。要仔细检查心律,作心电图检查,特别在山区或中草药多的地方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宣教工作。应普及乌头碱中毒的抢救知识。
【关键词】乌头碱
中毒 抢救 护理

我院从2001年-2005年,曾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乌头碱中毒18例。其中一支蒿中毒9例,乌头中毒5例,天雄中毒3例,附子中毒1
例。经抢救
17例治愈,1例死亡。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乌头碱中毒的抢救

乌头类中草药常见的有:乌头、附子、天雄、川乌、一支蒿等。这类中草药均含有很毒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有:乌头碱、中乌头
碱、乌头次碱、异乌头碱、乌头原碱等,以乌头碱中毒性最强。乌头碱的毒理作用,在精神系统方面,主要兴奋迷走神经及副交感神经,
对其它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亦有兴奋后麻痹的作用,由于迷走神经兴奋,窦房结被抑制,引起异位节律,使心率紊乱。另一方面,血虚运
动中枢被抑制,而使血压下降。乌头碱又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应激性增加,引起各种心律失常,最终可导致室颤与心脏停博致死。
临床表现:一般在服药后
30分钟~1小时左右出现中毒症状,也有4~6小时内发生的(与剂量大小有关)。最早出现口唇、舌、四肢或全
身麻木感、头晕眼花、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言语不清、甚至突然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而发生阿一斯综合症。化验检查:血中白细胞
及粒细胞增多。心电图主要表现:有窦性心动过缓、停博、室房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过速及混乱性心室律。

乌头碱在消化道吸收迅速,故在服药早期可催吐,并立即选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或2%食盐溶液、浓茶等反复洗胃,洗净后可用
33%
硫酸镁20~30ml导泻。但催吐、导泻、洗胃等必须有无惊厥、无呼吸困难及严重的心率失常情况下进行。对已有严重呕吐、腹泻者不
必再催吐和洗胃。

心律失常是乌头碱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应尽快在心电图监护下用药物纠正其心率失常,这是抢救之关键。心电图检查呈窦性心动
过缓及停博,房室传导阻滞等。可首选阿托品
1mg静注或肌注,无效可在15~30分钟后再加注0.5~1mg或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大剂量以缩短
间隔时间,另外可选用异丙肾上腺素
0.5~2mg加入10%葡萄糖500ml内静点,根据心率情况,随时调整滴速。心电图表现为室早,尤其是
频发性、多源性室早、
ROAT型室早、快速性短型室速等,这是发生室颤的前兆,是危险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纠正,可诱发室颤致死。应
首选利多卡因
100~200mg加25%葡萄糖20~30ml,在心电图监护下静推,立即接已准备好的利多卡因50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以
每分钟
1一4ml速度静点,维持24小时。对于频发多源性室早、RONT型室早、快速型室性阵速混乱性心室律者,利多卡因首剂量静注要
大,应以
200mg为宜。我院一例死亡病例,就是因为首剂静推量不足及用药不及时,而致使抢救无效死亡。

中药治疗:据本草记载:犀角、川连、黑豆、绿豆、生姜、甘草、银花等药物均可解乌头毒。我院是用甘草、绿豆汤配合治疗,简便
易行,凡能服药者均可加服。
18例中,已有17例加服甘草、绿豆汤,疗效满意。


对症处理:若有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及适当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2
护理体会
2.1
必须按危重病人护理。要仔细检查心律,作心电图检查等。
2.2
严禁搬动病人,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如有心律失常者,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就地进行,待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后,方可转
入病房。
2.3
静推利多卡因要注意:一定要在心电图监护下才能进行静推,因为静推的速度、剂量有心电图的结果而定。同时还必须有医生在
场指导共同抢救。利多卡因静推完毕,马上接
10%葡萄糖500ml,加利多卡应500mg,以每分钟30滴左右的速度维持24小时。开始静滴
时,应
10~15分钟测量一次心率,每次要求数一分钟,以后根据病情而决定测量的具体时间,做到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做好详细记录。
2.4
心电临护时,3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为保持病人绝对休息,可剪开衣袖测量血压。一般病人均有血压偏低,通过纠正其心律失常
及补液,血压能逐渐恢复正常,不必用升压药物。否者易使心律失常复发,我院曾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2.5
在山区或中草药多的地方,各医院急诊室应常备甘草绿豆,以应急抢救的需要,不至因临时找药而耽误抢救时间。
2.6
以预防为主做好宣教工作。应普及乌头碱中毒的抢救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