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的有效状况分析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
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而事实上,并非所有专利都能保护至期限
届满终止,部分会因申请人主动放弃等原因提前失去法律效力。因此,有效专利的
数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准确地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专利的有效状况,
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有效状况,能够反映企业、地区甚至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力和市场
竞争力。所以,对有效专利状况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当前我国专利
有效状况的几个特点:
一、国内有效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发明数量少
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共存有有效专利756,347件,其中国内574337件,
国外182010件;其中发明专利204805件,实用新型291460件,外观设计260082
件(参见表1)。
表1 我国有效专利总量
合计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
设计
合计 756347 204805 291460 2600
82
国内 574337 65595 287507 2212
35
国外 182010 139210 3953 3884
7
由于发明专利的授权需要经过实质审查,一般认为发明专利的质量更好、技术
含量最高,国内外很多机构将发明专利数量作为指标来衡量企业、地区和国家的创
新能力。因此,虽然从总量上看国内有效专利数量较多,但是国内有效专利中实用
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50.1%和38.5%,发明只有65595件,占11.4%,而国外有效
专利中发明所占比例高达76.5%,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国外是国内的2.1倍。
另据WIPO最新公布的《2006年WIPO专利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有效发明
专利总量540万件,据此可以初步推测,当前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仅占全球有效
发明专利数量的1—2%。
二、国内有效专利维持时间普遍较短
维持专利权的需要支付费用,因此,只有能够进行商业化、投入市场获取利润,
或者有必要作为技术储备阻止竞争对手步伐的专利才有维持有效的必要性。简而言
之,尚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专利才有维持有效的必要性。一个专利被维持
的时间越长,通常可以说明其创造经济效益的时间越长,市场价值越高。
图1显示了当前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按申请日所在时间段的分布,其横坐标为
距今年限1。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效期不足7年的(即申请于1999年11月1日
或之后)占“66.3%,而国外这一比例只有41.9%;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效期超
过10年的(即申请于1996年10月31日或之前)只占17.5%,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
29.0%。
1本文中,距今年限特指申请日距2006年10月31日的时间跨度,距今年限为1,表示
申请日距2006年10月31日达到1年,但不足2年,即申请日位于2004年11月1日至2005
年10月31日之间;距今年限为2,表示申请日距2006年10月31日达到2年,但不足3年,
即申请日位于2003年11月l日至2004年10月31日之间;以此类推。
国内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维持年限同样较短。在当前有效的287507件国内实
用新型专利中,申请于2001年10月31日或之前的仅有39386件,占13.7%,而国
外这一比例是17.5% (参见图2);在当前有效的221235件国内外观设计专利中,
申请于2001年10月31日或之前的仅有18610件,占8.4%,而国外这一比例是22.1%。
三、国内工矿企业专利有效状况优于其他类型申请人
国内不同类型申请人的专利有效率差异显著。以发明专利为例(参见表2),工
矿企业有效率为81.4%,而个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有效率分别为51.5%、65.8%
和58.9%,机关团体仅有41.2%。
表2 国内各类型申请人发明专利有效率
(1986年11月—2005年10月)
申请人类型 授权量 有效量 有
效率
合计 102645 65595 63
.9%
个人
36986 19034 51
.5%
大专院校 18639 12261 65
.8%
科研单位 13633 8031 58
.9%
工矿企业 31155 25349 81
.4%
机关团体 2232 920 41
.2%
在我国现有的科研体制下,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仍然占据着全国科技资源的很
大比重,这两者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相当于工矿企业的103.6%,但当前仍有效的
发明专利量仅相当于工矿企业的80.1%,说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发明专利维持有
效的比例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发明专利商
业化工作尚有欠缺。
图3对申请日处于不同时间段内的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工矿企业的发明
专利有效率进行了对比,其横坐标为距今年限。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距今年限的
增长,工矿企业有效率下降幅度较小,距今年限为5的可保持在80%以上,距今年
限为10的仍接近50%。但大专院校和科研所的有效率下降则比较明显。值得注意的
是,从总量上看,大专院校的有效率高于科研院所(参见表3),但具体到每个时间
段内,科研院所的有效率均高于大专院校,这是由于大专院校的申请和授权比较集
中于近几年。事实上,尽管近年来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较快,
其专利有效率较低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四、各省发明专利有效状况差别明显
有效专利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分布也不尽相同。
以发明专利为例(参见表3),从授权量、有效量和维持八年以上的有效量来看,
北京均处于全国第一,各项指标排名靠前的也以东部省份为主,东中西差距仍然较
大。
表3 国内各省发明专利有效率
(1986年11月一2006年10月)
省份 授权量 有效量 维持八年以上
的量
数量 排名 数量 排名 数量 排
名
合计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102645 17961 3052 2417 1909 655 5595 2246 2321 8413 5894 4601 12 1 11 14 18 28 6 16 15 4 5 8 20 21 23 7 65595 12220 1871 1100 944 311 2861 1215 1246 6367 3763 3236 6 1 11 16 18 29 7 15 14 4 5 6 21 20 26 8 7044 1640 122 122 98 28 371 99 137 439 339 234 64 77 38 25
1
16
15
20
27
4
18
12
3
6
9
24
21
28
8
14
10
11
5
26
29
7
23
19
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18 1202 851 4967 2143 3613 2754 8428 870 773 3584 836 1582 30 2446 8117 9 12 3 22 26 10 24 19 33 13 25 32 30 29 319 712 380 2632 1041 2004 1485 6501 423 516 1968 562 897 19 1449 17 9 12 3 25 23 10 22 19 33 13 27 32 30 28 34 123 172 154 365 45 32 301 69 99 4 125 73 9 15 54 19 114 0 1199 33
13
22
32
31
25
30
17
34
2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 3 165 301 644 196 705 4 9456 1 27 34 2 374 70 159 319 120 513 3 7695 1
2
4
3
4
2
也应当看到,虽然随着近年来专利事业的发展,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大增,
但是各省市自治区有效专利数量普遍不多,尤其是维持八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
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有北京和台湾超过千件,其余省份均不足500件。这一方面是由
于过去专利申请量不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专利转化和利用困难。
总体看来,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发明专利数量持续上升,在我国的经
济、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国外来华专利相比,国内发明专利的维持有
效的状况仍与国外有明显差距,尤其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
发明专利的有效量也不尽相同,东部沿海省份较高,而中西部省份则普遍较低。导
致专利有效率偏低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专利本身的技术内容市场应用价值
不广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申请人把专利等同于科研成果来对待,忽视了专利
的市场属性,以获得专利授权为目的,而不是将其作为从市场中获取收益的手段。
要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还
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