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烧结机篦条糊堵问题的实践

解决烧结机篦条糊堵问题的实践

烧 结 球 团 ¥iata-i ̄and n绷eti匠地 第33卷第3期 

2008年6月 

解决烧结机篦条糊堵问题的实践 

李强 亓玉辉 查丽萍 胡守忠 王继永1 (1.莱钢烧结厂2.莱钢自动化部) 

摘要在对烧结机篦条糊堵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减少烧结过湿层,均衡 使用除尘灰,改进篦条结构,增设烧结机篦条振打装置等措施,缓解了烧结机篦条糊堵现象。 关键词烧结机篦条糊堵过湿层防糊篦条 

1前言 随着我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推进,各 工序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高炉除尘灰、转炉 污泥、炼钢除尘灰、TRT除尘灰、电炉除尘灰等 

(糊堵前) 大多返回烧结工序消化利用,每月消耗的固废 总量达到4万t左右。由于烧结工序中使用的 除尘灰量大幅度增加,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 出现了烧结机篦条糊堵问题(如图1所示),导致 烧结矿产量降低约5%,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图1烧结机篦条糊堵前后对比 从烧结机篦条糊堵的发生情况来看,主要 是篦条及隔热垫上逐步粘料,料越粘越多,导致 篦条和隔热垫活动间隙减少,最终使整块台车 糊死。具体表现为: (1)粘料是从篦条两端开始的,逐步往中间 延伸,而且在篦条之间间隙较小的地方较先发 生粘料。 (2)整个篦条表面(除和烧结料接触的上表 面以外)都粘满了料。 (3)隔热垫的表面(与气流接触的部分) 粘料。 (4)篦条和隔热垫的接触面也粘料。 收稿日期:2008—04—03联系人:李强(271104) 山东莱芜莱钢烧结厂 (糊堵后) (5)隔热垫和隔热垫之间的缝隙粘料。 (6)台车本体两侧立梁面也有粘料的情况 发生。 (7)篦条下部不与料接触的部分也粘料。 (8)烧结机风箱板壁上也有不同程度的粘料。 从全厂的情况来看,烧结老区三台105 m 烧结机篦条糊堵最为严重,90%以上的台车篦 条出现不同程度的糊堵,有50%以上的台车被全 部糊死;新区两台265 m2烧结机糊堵情况次之, 而另1台265 m2烧结机基本未发生糊堵现象。 

2篦条糊堵原因分析 2.1 混合料水分对篦条糊堵的影响 从烧结过程来看,当过湿带移动至台车篦 条时,篦条表面和间隙中存在着大量水分,使篦 2008年第3期 李 强等解决壤碴垫堡垒塑 塞堕 51 条湿润,同时混合料中的除尘灰由于不易造球, 在干燥带及过湿带形成大量粉尘随风流通过篦 条间隙。当烧结机篦条间隙透风不畅时,一些 具有粘性的粉尘与湿润的篦条接触,便粘附于 篦条间隙中。随着燃烧带下移,温度不断升高, 粘附的粉尘发生矿相反应,便形成具有一定强 度的粘着物。经过多次的粉尘粘附和矿相反 应,致使篦条间隙逐渐被糊死。 从我厂的实际情况来看,混合料水分主要 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原料本身自带水分、白灰消 化加水、冷返矿加水、一次、二次混合机加水、三 次混合以及小矿槽蒸汽预热所带水分。当混合 料进入烧结机之前,其水分达到7.8%左右,过 高的水分导致烧结过程中过湿层较厚,这是造 成篦条糊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固体废弃物对篦条糊堵的影响 对全厂(包括烧结老区、新区、新二区三个 生产区域)的105 m 、265 m 烧结机生产情况比 较,发现工艺操作控制上并无大的区别,烧结机 工艺装备基本相同,进口原料条件也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各台烧结机使用的循环除尘灰品种和 数量有差异。各区使用含铁废弃物情况如下: 老区3×105 m 烧结系统使用竖炉除尘灰: 5 500 t/月;750 m 、1 000 m 高炉重力除尘灰: 3 200 t/月;120 m3、750 m 、1 000 m 高炉瓦斯 灰:2 800 t/月;炼钢转炉干法除尘粗灰:3 000 t/ 月;1 880 m 高炉瓦斯灰:2 700 t/月;1 880 m 高炉重力除尘灰:1 600 t/月;热电煤气净化除尘 灰:1 500 t/月。 新区2×265 m 烧结机系统使用炼钢干法 除尘灰:4 000 t/月。 新二区265 m 烧结系统仅消化自身产生的 除尘灰。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老区烧结系统消化 除尘灰在数量和品种上都是最多的,而且从烧 结机表现来看,老区烧结机系统糊堵最为严重, 这说明消化的除尘灰量过大与篦条糊堵有直接 关系。 2.3个别除尘灰对篦条糊堵的影响 通过对粘结物成分进行化验(成分如表2 中所示),发现粘结物中Cl一含量高达35%, K2O、NazO含量也偏高,分析认为有个别除尘灰 对篦条糊堵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是对进厂的各种 除尘灰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烧结用主要除尘灰成分(%) 

从表1、表2可以看出,部分除尘灰含铁品 位低,且K、Na、cl一等有害成分高,特别是烧结 机头二、三电场除尘灰尤为突出。综合分析认 

为,烧结机头二、三电场除尘灰的循环利用,导 致了K、Na、C1一等有害成分富集,加剧了篦条糊 堵,而且也不利于高炉的稳定顺行。 52 烧 结 球 团 第33卷第3期 3解决措施 3.1降低混合料水分。减小过湿层厚度 欲降低烧结过湿层厚度,必须从源头上控 制水分。为此,我们将烧结料水分(烧结机泥辊 处)由以前的7.8±0.2%降低到7.0±0.2%,并 将一次混合料水分由7.0±0.2%降到6.8± 0.2%,据此严格考核。当原料水分较大时,根 据工艺要求,首先保证白灰消化效果,其次是一 次混合机加水、冷返矿加水、二次混合机加水、 三次混合机加水。此外,我们还在提高看火工、 混合机工的操作技能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首先 对他们进行混合料水分估测训练,要求其准确 判断混合料水分;同时由工程技术人员不定期 抽查,促使各岗位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并提高其 操作技能。另外,还要求混合机工加强机旁操 作检查,及时发现水分波动并作好相应调整,以 稳定混合料水分。 针对不同混匀料堆烧结性能不同的情况, 在混匀料换堆前进行烧结杯试验,为混合料水 碳的较佳匹配提供依据。此举减轻了过湿现象 和烧结终点的偏离,改善了气流分布和热工制 度及返矿质量,也减少了红矿排放和机头除尘 灰量,使烧结过程处于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 抑制了篦条糊堵。 3.2含铁固体废弃物分流 由于进厂的固体废弃物品种多而杂,且成 分不稳定,加湿性较差,尤其是除尘灰粒度细、 品位低、亲水性弱、成球效果不好,在烧结过程 中易被风抽走,黏附于篦条及风机叶片上,加剧 篦条糊堵,同时也会降低风机转子使用寿命,其 危害性很大。针对105 m 烧结机系统消化固体 废弃物量大,篦条糊堵极其严重的现状,拟将部 分固体废弃物转移到265 m 烧结机和球团竖炉 消化。具体措施如下: (1)炼钢除尘灰在竖炉球团中消化使用 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将炼钢除尘灰中细粒 级转移到竖炉消化使用,并在1号8 m 竖炉上 进行了工业试验。实践证明,在现有原料条件 下配加3%~4%的炼钢灰,基本不会影响竖炉 产质量指标。此工艺每年可循环利用炼钢灰 4.8万t。 (2)将热电TRT除尘灰用于二区265 m2烧 结机系统 热电TRT除尘灰具有品位低,含碳量以及 碱金属和二氧化钛含量高的特点,其中碱金属、 二氧化钛的含量与篦条粘结物相近。因此,我 们将热电TRT除尘灰转移到银前265 m2烧结 系统进行消化,由于此部分灰量较小,银前265 m 烧结机未出现篦条糊堵现象。 (3)将炼钢除尘粗灰用于新区265 m 烧结 机系统 炼钢灰每月进厂量在8 000 t左右,其中炼 钢细灰4 500 t/月进入竖炉消化,剩余3 500 t 转移到新区265 m。烧结机系统。由于炼钢粗灰 温度高,目前尚未有好的工艺进行配加,为此, 采用了在混匀料堆底部进行平铺,并加水充分 润湿的办法。结果,未出现烧结机篦条糊堵加 剧现象。 3.3改进篦条结构 经分析发现,除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导 致篦条糊堵外,烧结机篦条不活动,没有充分的 自由度也是造成篦条糊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原 篦条两侧支撑端为方形,与隔热垫之间系面接 触,因此篦条在隔热垫上相对来说是固定的,不 能活动的,此结构不利于篦条之间粘结物的脱 落。新型防糊式篦条是将两侧支撑端的下底面 由长方形改成倒v形,使篦条与隔热垫之间由 2008年第3期 李 强等解 垫丝 塑堕 堕窒些 53 面接触改为线接触。这样,篦条在隔热垫上面 可活动,有一定的自由度。当台车在轨道上移 动时,由于相邻篦条之间能相互移动,糊在篦条 之间的黏结物也容易脱落,不易结块。 烧结机篦条两侧支撑端改造前后的截面如 图2所示。 

8 1\ / 、 

(改造后) (改造前) 图2改造前后篦条两侧支撑端截面图 

另外,还对篦条结构作了以下改进: (1)适当增加顶部与两侧面的过渡圆弧,由 R3改为R5。 (2)增大篦条两端挂钩处过渡圆弧,增强此处 强度,防止烧损及受力时断裂。过度圆弧为K30。 (3)篦条整体厚度由35 mm减为33 mm,篦 条间隙保持不变,仍为12 mm,为保证篦条整体 强度,将两端高度由30 mm增加为35 mm。 新型防糊式篦条在生产中应用后效果非常 明显,由于篦条为可活动式,即便产生黏结物也 会很快振落,有效地减轻了篦条糊堵现象。 3.4定期集中清理糊堵篦条,防止糊堵现象进 步发展 每隔12~15天,组织职工集中清理糊堵的 篦条,并要求检修前一天完成全部空台车组装。 

集中处理糊篦条时,充分利用烧结机平台上能 用的空间,将所有参检人员合理分工,做到烧结 机台车和烧结机平台上同时进行。处理时,对 于“糊”得牢固的、面积达到75%以上的将整块 台车更换下来,在烧结机平台上处理;而对于糊 堵情况较轻的,由工作人员用风镐、撬棍在烧结 机上处理。每次吊装台车约为40~60块左右。 3.5对机头二、三电场除尘灰实施开路利用 烧结机机头二、三电场除尘灰含铁量低(为 14%左右),K、Na、C1一含量高达40%以上,属于 亚微米级、高比电阻粉尘,在烧结循环利用过程 中制粒粘附效果差,易脱落,进人烟尘后电除尘 器不易捕集,造成除尘效率降低,烟尘排放严重 超标;三电场除尘灰品位低、粒度细,在烧结生 产中利用价值低,同时易造成烧结机糊篦条,影 响生产;再者,碱金属进入烧结矿后,在高炉上 部以金属和碳酸盐形式循环和富集,会导致矿 石软化温度和焦炭反应强度降低、球团膨胀、炉 壁结瘤、腐蚀炉衬,危及高炉生产。经考察研 究,我们决定将全厂6台烧结机二、三电场的除 尘灰全部开路利用,不再进入烧结循环。 3.6增设烧结机篦条振打装置 如图3所示,篦条振打装置安装于烧结机 下行台车篦条表面,连续振打经过的台车篦条, 将篦条间隙中的小颗粒烧结矿振落,以增加篦 条间隙面积。振打装置正常工作时,锤头的最 高点与最低点离烧结机骨架平台的距离分别为 

图3烧结机篦条振打装置安装示意图 l一限位块;2一定位装置;3一振打装置底座;4一轴;5一轴端挡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