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酸
(缩写为RNA,即Ribonucleic Acid),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
传信息载体。由至少几十个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因含核糖而
得名,简称RNA。RNA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某些病毒和噬菌体内。RNA和
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密切的关系。在RNA病毒和噬菌体内,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
一般是单链线形分子;也有双链的如呼肠孤病毒RNA;环状单链的如类病毒RNA1983年还
发现了有支链的RNA分子。
在细胞中
根据结构功能的不同,RNA主要分三类,即tRNA(转运RNA), rRNA(核糖体RNA),
mRNA(信使RNA)。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内容按照细胞核中的DNA所转录;tRNA
是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rRNA是组成核糖体
的组分,是蛋白质合成的工作场所。 在病毒方面,很多病毒只以RNA作为其唯一的
遗传信息载体(有别于细胞生物普遍用双链DNA作载体)。 1982年以来,研究表明,
不少RNA,如I、II型内含子,RNase P,HDV,核糖体大亚基RNA等等有催化生化反应
过程的活性,即具有酶的活性,这类RNA被称为核酶(ribozyme)。 20世纪90年代以
来,又发现了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等等现象,证明RNA在基因表达调
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RNA病毒中
RNA是遗传物质,植物病毒总是含RNA。近些年在植物中陆续发现一些比病毒还小
得多的浸染性致病因子,叫做类病毒。类病毒是不含蛋白质的闭环单链RNA分子,此外,
真核细胞中还有两类RNA,即不均一核RNA(hnRNA)和小核RNA(snRNA)。hnRNA
是mRNA的前体;snRNA参与hnRNA的剪接(一种加工过程)。自1965年酵母丙氨酸tRNA
的碱基序列确定以后,RNA序列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改进。目前除多种tRNA、5SrRNA、
5.8SrRNA等较小的RNA外,尚有一些病毒RNA、mRNA及较大RNA的一级结构测定已
完成,如噬菌体MS2RNA含3569个核苷酸。
RNA指ribonucleicacid核糖核酸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分子量比DNA小,
但在大多数细胞中比DNA丰富。RNA主要有4类,即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
(rRNA),转移RNA(t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这4类RNA分子都是
单链,但具有不同的分子量、结构和功能。 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植物
病毒总是含RNA。近些年在植物中陆续发现一些比病毒还小得多的浸染性致病因子,叫做
类病毒。类病毒是不含蛋白质的闭环单链RNA分子,此外,真核细胞中还有两类RNA,即
不均一核RNA(hnRNA)和小核RNA(snRNA)。hnRNA是mRNA的前体;snRNA参与
hnRNA的剪接(一种加工过程)。自1965年酵母丙氨酸tRNA的碱基序列确定以后,RNA
序列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改进。目前除多种tRNA、5SrRNA、5.8SrRNA等较小的RNA外,
尚有一些病毒RNA、mRNA及较大RNA的一级结构测定已完成,如噬菌体MS2RNA含3569
个核苷酸
miRNA
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
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经过一系列核
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
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
翻译。最近的研究表miRNA参与各种各样的调节途径,包括发育、病毒防御、造血过程、
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等。
snRNA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RNA外,细胞内还有小核RNA(smallnuclearRNA,snRNA)。它是
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spilceosome)的主要成分。现在发现有五种snR
NA,其长度在哺乳动物中约为100-215个核苷酸。snRNA一直存在于细胞核中,与40种左右
的核内蛋白质共同组成RNA剪接体,在RNA转录后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还有端体
酶RNA(telomeraseRNA),它与染色体末端的复制有关;以及反义RNA(antisenseRNA),它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上述各种RNA分子均为转录的产物,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
质,而rRNA、tRNA及snRNA等并不携带翻译为蛋白质的信息,其终产物就是RNA。
法尔和梅洛的发现
科学家在矮牵牛花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奇怪现象,其实是因为生物体内某种特定基因“沉
默”了。导致基因“沉默”的机制就是RNA干扰机制。 此前,RNA分子只是被当作从
DNA(脱氧核糖核酸)到蛋白质的“中间人”、将遗传信息从“蓝图”传到“工人”手中的“信使”。
但法尔和梅洛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RNA作用不可小视,它可以使特定基因开启、关闭、
更活跃或更不活跃,从而影响生物的体型和发育等。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评价法尔
和梅洛的研究成果时说:“他们的发现能解释许多令人困惑、相互矛盾的实验观察结果,并
揭示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自然机制。这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siRNA 的作用原理
RNA干涉(RNAi)在实验室中是一种强大的实验工具,利用具有同源性的双链RNA
(dsRNA)诱导序列特异的目标基因的沉寂,迅速阻断基因活性。siRNA在RNA沉寂通道
中起中心作用,是对特定信使RNA(mRNA)进行降解的指导要素。siRNA是RNAi途径
中的中间产物,是RNAi发挥效应所必需的因子。siRNA的形成主要由Dicer和Rde-1调控
完成。由于RNA 病毒入侵、转座子转录、基因组中反向重复序列转录等原因,细胞中出现
了dsRNA,Rde-1(RNAi缺陷基因-1)编码的蛋白质识别外源dsRNA,当dsRNA达到一定量
的时候,Rde-1引导dsRNA与Rde-1编码的Dicer(Dicer是一种RNaseIII 活性核酸内切酶,
具有四个结构域:Argonaute家族的PAZ结构域,III型RNA酶活性区域,dsRNA结合区域
以及DEAH/DEXHRNA解旋酶活性区)结合,形成酶-dsRNA复合体。在Dicer酶的作用
下,细胞中的单链靶mRNA(与dsRNA具有同源序列)与dsRNA的正义链互换,原来dsRNA
中的正义链被mRNA代替而从酶-dsRNA复合物中释放出来,然后,在ATP的参与下,细
胞中存在的一种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由核酸内
切酶、核酸外切酶、解旋酶等构成,作用是对靶mRNA进行识别和切割)利用结合在其上
的核酸内切酶的活性来切割dsRNA上处于原来正义链位置的靶mRNA分子中与dsRNA反
义链互补的区域,形成21-23nt的dsRNA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即为siRNA。RNAi干涉的关
键步骤是组装RISC和合成介导特异性反应的siRNA蛋白。siRNA并入RISC中,然后与靶
标基因编码区或UTR区完全配对,降解靶标基因,因此说siRNA只降解与其序列互补配对
的mRNA。其调控的机制是通过互补配对而沉默相应靶位基因的表达,所以是一种典型的
负调控机制。siRNA识别靶序列是有高度特异性的,因为降解首先在相对于siRNA来说的
中央位置发生,所以这些中央的碱基位点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旦发生错配就会严重抑制RNAi
的效应。
RNA干扰技术的前景
RNA干扰技术不仅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强大工具,不久的未来,这种技术也许能用
来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因“沉默”,以治疗癌症甚至艾滋病,在农业上也将大有可为。从
这个角度来说,“沉默”真的是金。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已用动物实验表明,利用RNA
干扰技术可治愈实验鼠的肝炎。 目前,尽管尚有一些难题阻碍着RNA干扰技术的发
展,但科学界普遍对这一新兴的生物工程技术寄予厚望。这也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为什
么不坚持研究成果要经过数十年实践验证的“惯例”,而破格为法尔和梅洛颁奖的原因之一。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戈兰·汉松说:“我们为一种基本机制的发现颁奖。这
种机制已被全世界的科学家证明是正确的,是给它发个诺贝尔奖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