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经济与社会
I吖愚鼍烹■黑_
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现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节水灌溉推广技术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张铁成(阜蒙县水利局123100)通过分析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和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11-0226-01
1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与农业用水状况分析
水资源水资源作为乍态与环境的基本要素,又足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
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配置,1t.约用水L二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国水资源总最为2.8X1Orn‘,占全球总最的6%,但我国人几众多,人均卜.来只有2200m‘,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在世界上位居121位。足全世界I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而实际上,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最则更少,仅为1.2X10m;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并且分布极其不均衡。由于经济生活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降低了水的使用功能,进‘步加剧r水资源的短缺。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生活片j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人部分。但是,随着T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这个比重在逐渐下降.但足,过去几年农业用水的减少足以粮食产量的小断下降为代价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最根本的选择足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最。而巾于单化用水量对粮食产接的贡献率递减,对粮食单产提高的前求使未来对灌溉_}fj水的需求以更快的速度膨胀。而在日前以及末来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不可能再获取更多的水资源,就现有的农qp灌溉水平和用水模式而等,我国的农业灌溉问题就更为突出。2节水灌溉的概念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2.1节水灌溉的概念节水灌溉就足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换苦之,节水灌溉是j}j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滓溉形式。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4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拮施,组成1个完整的竹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T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1了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I:程技术足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2.2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阿洪利用技术。(2)肖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滓技术、微滞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前水灌溉技术及抗早点浇技术。直接口的足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上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步开发。(4)竹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挖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其中,输配水自动量测成舱控技术采用高标准的帚测设备,及时准确她掌握灌区水情。3国内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3.1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杯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任何~项符水灌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此外还有地F滴灌技术。3.2灌溉渠系管道化我国已基本普及J,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门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3.3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土地、F整足改进地面灌溉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我国地面灌溉量大、面广,需要采用推,“应用激光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H|灌溉技术、田问闸管灌溉系统以及上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Hj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226I科技博危3.4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理论将与,£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网水”转化理论等高新节水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创建新的灌溉理论及技术体系,它将对现有灌溉
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灌溉管胛模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3.5“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足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及计算机网络获取、处
理、传送备类农业信息的应用技术已到了实用化的阶段.中国存这方而的
工作也开始起步,如作物估产、上壤含水率分布的监测等,如果能在农业
节水中推,“应用“3s”技术,产生的节水效能将足苹命性的。此外,国
外还f}{现了地面浸润灌溉、坡地灌水管灌溉、土二壤网灌溉、绳索控制灌溉
等新的竹水灌溉技术,都对我国的节水灌溉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4结论与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发展{了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

策,要首先在群众中建莎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
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髓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
农民爷水增产增收。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
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肖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
到节水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
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导力度。
(3)快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在加快水价改革的摹础之上,更需要
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竹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
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形成“谁收益,谁补偿”的用水氛围,带
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水灌溉I:稃的推广。
(4)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更有效推进节水灌溉。现在相当多的地方比
如广州,已经开始成立统.管理涉水事务的水务局,类似这样的珲顺的管理
结构,将有利于解决水务管理L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与瓶颈,更能有效推进
节水灌溉。

(5)优先在灌溉条件差地区进行推广。灌溉条件差的地区,粮食产景低,
通过广泛推,“诲水灌溉T程,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增产,让农民增产义增
收,农民致富。在区域性的范围内起到。个示范带头作用。
(6)以国家投入为主。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节水灌溉的效益主
要体现在改善,卜态环境等衬会效益方面,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_}}I于发展
节水游溉足小现实的。从现阶段的【日情来看,除发展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等
高产出的节水灌溉,以业主或农民为主投入外,我国书水灌溉的投入应以国
家为主。
(7)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在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
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措施。改分散为集中、改小打小闹为战略安排、改单纯
搞示范点、示范区为仝流域综合治理,改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改追求工程
建设规模为出台重大管理举措,统筹安排,合理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
经济条件不同,作物类型有别,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要从各
地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因
地制宜地选取各种适宜的话水灌溉技术和模式。
(8)强H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①对于节水灌溉设备而言,要组织
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低成本、使用环保材料、物美价廉的节水灌溉设备:
②要发展一批以节水灌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具备咨询、规划、设计为。体的
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节水灌溉产
业化技术支持体系。
总衙言之,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
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万方数据
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作者:张铁成
作者单位:阜蒙县水利局,123100
刊名:
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2010(8)
被引用次数:1次

1.信松胜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2)
2.李娟 塑料大棚简易滴灌技术浅析[期刊论文]-吉林农业C版 2010(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bzkjbl201008207.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