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要点

浅析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要点

l84 北方药学2013年第l0卷第10期 

重,存在再次出血的可能;对患者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 

程度,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评价。 

3.2引流管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 

3-6天,最长12天,若不注意可能会造成堵管或逆行感染而危 

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极为重要。引流袋位置过低 

则负压过大导致再出血,过高易逆流弓I起颅内感染,因此血肿 

腔引流袋宜与床面水平,若与脑室相通则应高于床面15em。 

引流袋应在无菌操作下每天定时更换,先夹闭引流管以免引 

流液逆流。每天应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防止引流管扭 

转、打结、拔脱。注意记录每天引流量、颜色。 

3.3呼吸道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不清,呼吸道 

分泌物多,可能会造成呼吸道阻塞,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勤 

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行气道雾化,4次/d,必要时持续滴注湿化 

法湿化气道蠲。对意识障碍者,给予鼻饲,呕吐者头偏向一侧, 

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必要时作气管切开准备。本 

组患者有5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因此做 

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3.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4.1防压疮护理:定时给患者翻身,但要注意操作轻柔,防止 

导致血压、颅内压升高。 

3.4.2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在插导尿管和拔导尿管时严格 

遵循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及尿液逆流,定期更换 

导尿管、清洁会阴部;若长期留置导尿管则用呋喃西林溶液冲 

洗尿道,并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尿培养。 

3.4-3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可能会 发生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注意观察 管引流液有尢 

鲜血或咖啡色物、大便是否柏油样便或血便 。 

3.4.4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色泽、温 

度,若患者出现皮肤瘀紫、肢体肿胀、皮温下降,应考虑继发静 

脉血栓形成。对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应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肢 

体运动,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是 

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一般在血栓形成的最初数天发生,危 

及患者生命。本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第6天突发肺部栓塞,抢 

救无效死亡。 

3.5心理护理:脑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能会造成瘫痪,术后患者 

神志转清后,意识到自己肢体瘫痪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 

题,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波动,如脾气暴躁、出言不逊、不配合 

治疗、不愿讲话、不愿活动、极度消沉、自暴自弃等。应稳定患 

者情绪,要耐心解释、开导和劝慰患者,避免情绪激动引起血 

压升高。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调动患 

者的积极性。 

高血压脑出血在急性期病死率、致残率高,采用微创颅内 

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接受。 

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既能降低疾病的死亡率、致残 

率,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1陆以佳.外科护理学f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5. 

[2]缪争.气管切开患者适时吸痰的 临床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 

2001,17(2):37. 

f31赵继明,梁欣荣,姜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IJl_山 

东医药,2009,49(29):50. 

浅析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要点 

沈 芑 (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院常州21301 1) 

摘要:糖尿病作为现代一种常见的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糖 

尿病教育与管理起步晚、水平也偏低。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征服糖尿病,还是要依靠患者家庭提高防治和治疗糖尿病的知识水 

平,做好家庭护理。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3)1O—O184—02 

作为三大慢性病之一的糖尿病是指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 

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 

病。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可能会导致身体器官受到损害,甚 

至会引起人体失水等并发症。我国每年患糖尿病人群不但是 

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在青少年中也比较普遍。一方面根据卫生 

部门的调查数据表明,政府每年在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并发 

症上面的花费高达800亿元。另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 

国的糖尿病教育与管理起步晚、水平也偏低。因此,我们尤其 

要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坚持合理有效的、适合自己家 

庭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糖尿病患者家 

庭护理的要点。 

1及时就医治疗 

糖尿病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往往不 

能引起人们的疼痛感而慢慢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及时检查 

身体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糖尿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 

食和体重减少。因此,首先当人们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应该及时 

就医。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症状不明显,老年人应该 

在家用仪器帮助或者去医院定期对尿糖、血糖进行检查。其 

次,多数糖尿病致死、致残主要就是因为并发症。已经确认的 

糖尿病患者就自身病情严重的情况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出 

现糖尿病的严重情况影响生命健康。 2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谈到生活规律,就是指一天安排要形成良好的规律,如起 

居有常。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往往造 

成很多人出现天亮才睡、熬夜的习惯。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 

病,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要求糖尿病患者根据个人习惯 

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早起,以不睡懒觉为好。就每天来说,糖尿 

病患者要定时进餐,要每天根据自己作息时间按时进食。要根 

据时令变化适当调整起居饮食时间。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 

于糖尿病患者进餐营养的消化吸收,进而发挥好患者身体各 

大系统功能。 

3坚持适量的运动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身体状7兄适 ‘1运 

动比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都是有利于治疗的重要手段。 

首先,适量的体育锻炼会使糖尿病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态, 

也有利于增强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其次,体育锻炼可增加糖 

尿病患者对血糖和血脂的利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坚持适 

量的运动还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身体各器官内脏的 

I血液,有利于控制由糖尿病引发的慢性并发症。 

就运动时间来说,最佳的降血糖时间是就餐之后的一全 

一个半小时。对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来说,为了避免低血糖应 

避开高峰时间进行活动。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的喜 北方药学2013年第10卷第10期 185 

好和身体状况坚持适当运动,并且持之以恒是十分有益的。 

4坚持合理的饮食搭配 

糖尿病饮食作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要求糖尿病患 

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主食和副食的搭配,保证营养的摄入足 

够,也要保证糖分的摄人不过量,做到每天都能保持均衡营养。 

具体的饮食搭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就主食 

来说,糖尿病患者应该以粗粮为主,尽量少吃精细米和面食 

等,而且要定时定量,少吃多餐,具体的进食要求根据自身病 

情和活动量来调整。多吃蔬菜,与主食的比例以2:1为宜。第 

二,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适宜吃含脂肪多、油脂性食 

物,其应占总热量的20%以下,而消瘦型患者副食中应适当增 

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其应占总热量的20%以上。 

5保护皮肤 

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引起细 

菌、真菌感染,这样就会造成皮肤病甚至是败血症。一方面在 

日常家庭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经常清洁 皮肤,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洗澡,换衣裤1 ̄2次,用温水洗澡或 

是淋浴。第二,保护皮肤不要被强烈的阳光暴晒。强烈的阳光 

造成皮肤干燥甚至灼伤,在户外进行运动时应该穿防止出汗 

的遮阳的服饰。第三,要保持皮肤的湿润。在寒冷干燥的条件 

下要喝足够的水。 

另一方面,特别要做好双脚的保护。平时要用温水洗脚, 

做适量的足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在鞋子的选择上要以适合 

舒适为宜;从修剪指甲上来说,不能太短,避免造成真菌感染。 

总的来说,糖尿病作为一种现代疾病,首先应该正确认识 

发病的原因和特征,其次在患者家庭护理过程中要养成合理的 

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坚持适量运动,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参考文献 

【1]王平易.科威特科学基金会糖尿病治疗研究中心『J].世界建 

筑导报,2001. 

【2】阚海东,贾健,陈秉衡.上海市某区大气污染与居民糖尿病死 

亡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12).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贡芳浮(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南宁5302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60例肺结核 

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心理 

状态,以探讨其对患者心理的意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几率以及严重程度等情况对比结 

果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几率,有助于患 

者的心理健康。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3)10—0185—0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常因漫长的治疗及疾病的痛苦出 

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包括抑郁、暴躁甚至出现自我毁灭倾 

向。心理护理干预可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1。 

本次试验对于我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 

干预,以探讨该措施的意义,如下所示。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以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 

的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中包括36 

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2.7 ̄5.2)岁, 

患者人院后进行详细诊断,为肺结核阳性,并伴随糖尿病症 

状,确诊为肺结核伴随糖尿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干 

预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就各方面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及患 

病时间等对比结果不具有明显差异(尸>0.05)。 

1.2方法及标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即用药及饮 

食等方面内容;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 

理干预。 

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建立档案,制定 

详尽的护理方案;与患者热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和谐的护 

患关系;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自卑、忧虑、焦躁乃至恐惧情绪, 

采取针对性护理,及时疏导患者心理,保证患者对自身情况有 

清晰认识,在精神上关怀患者,消除其负面情绪。 

评价时,设计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以及偏执等 

情绪进行评分,同时还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以及患者行为的强 

迫性进行评价,评分尺度在1-5分之间,分数与患者心理状态 

呈负性关系。 

1-3统计学方法:该次研究数据采用Excel数据库整理且均在 

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上予以处理。所得计量资料均以(x ̄s) 

表示,组间差异使用t检验。结果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无显 

著差异表示为P>0.05。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干预组患者抑郁、焦 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况的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体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提高,肺结核的多发性更加明 

显,从而导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两种病症合并 

发生后,互相促进,恶性循环,导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 

疗困难 。而当患者发病之后,常常出现免疫力的急剧下降,糖 

尿病患者发生肺结核后又因为肺结核对机体的危害进一步加 

重了糖尿病的症状,故对于此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是一个长期 

且复杂的过程。出于这些原因,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发生心理 

状态的恶化,出现包括抑郁、暴躁乃至轻生等不良心理状态。 

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态,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恢 

复的信心对其治疗及生活质量的保证有着积极作用,意义巨 

大 

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 

照组,可知,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有着 

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心态,保持治疗信心,有益于患者 

的恢复,应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 

【2]黄晓燕.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 

析lJ1.吉林医学,2012,33(18):4002—4003. 

[3】张韵,刘根娥,周晓燕.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 

影响Ⅲ.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