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地图服务内容与功能研究 作者:赵宁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07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地图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内容与功能及其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分析了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内容和影响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的要素,探讨了地图服务的地图展示、地图搜索、路径规划、公交换乘、用户标注五大功能。
关键词:互联网地图 服务 内容 功能 质量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08-03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地图异军突起,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地理信息展示方式,凭借界面直观、功能丰富、查询方便、信息量大的特质,互联网地图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地图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如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天地图等。这些互联网地图主要以提供公交、驾车路线查询为主,同时还提供餐饮、购物、住宿、出游等分类搜索功能。
它在给公众提供很多方便的同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标准不统一。《测绘法》规定“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但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地图都采用符合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追求良好的表达方式和地理信息数据的复杂性,也在多方面制约着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其次,互联网地图加载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扩散的范围广,难以控制用户的使用,而且对于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的优劣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该文将对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现状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的因素,提出适用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现状的质量模型。
1 互联网地图服务内容 互联网地图服务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地图数据及地图服务功能。 1.1 地图数据 互联网地图主要有平面线划图、遥感影像、三维地图等类型。大部分互联网地图都以平面线划图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地图表现形式作为提供浏览、定位的基本服务界面。
它将二维平面图的地物、道路配以传统的点、线符号,再附加比例尺、缩放比例等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图数据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背景、注记等内容。道路信息包括道路功能等级、道路形态、通行方向、道路名称、道路编号、交通限制信息、道路引导信息等;背景信息主要指背景类型,如水系等;注记信息主要包括注记类型和名称;POI信息主要包括POI类型、名称、行政区划代码和名称。
POI是地图数据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两类。 (1)通用POI数据,各类网站均可提供的POI数据,这类POI必须具有种类和名称属性;(2)专题POI数据,集中于特定领域和需求的POI数据,这类POI必须具有种类和名称属性在内的全部深度信息。
深度信息涉及的属性由专题服务网站自行定义。 1.2 地图服务功能 互联网地图主要以提供公交、驾车路线查询为主,同时还提供餐饮、购物、住宿、出游等分类搜索功能。有些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还提供招聘求职、搜房、火车票预订等功能。依据目前互联网地图服务的使用情况,互联网地图服务包括地图搜索、位置服务(公交查询)、地理信息标注服务,地图下载、复制服务,地图发送、引用服务。它遵循以用户为核心的原则,迎合不同的用户领域。
2 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模型 与互联网地图服务内容相对应,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包括地图数据质量和地图服务功能质量两部分。地图数据质量可以从地图数据的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方面来反映其质量;地图服务功能质量可以从地图展示、地图搜索、路径规划、公交换乘、用户标注等方面来反映其质量。
因此,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模型可以从地图数据质量和地图服务功能质量两个一级指标来综合考虑,如图1所示。
2.1 地图数据质量 互联网地图数据主要指在线使用的已获得审图号的互联网地图数据库数据。互联网地图数据质量作为互联网地图服务的一级指标,可以分解为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和属性精度4个质量元素,而每个质量元素又可以分解为若干质量子元素,通过质量子元素来充分表达地图数据的质量。
2.1.1 完整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要素多余:表达地图数据的要素是否多余。 (2)要素遗漏:表达地图数据的要素是否遗漏。 2.1.2 逻辑一致性 (1)概念一致性:表达地图数据的要素、属性和关系与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的一致性;要素、属性和关系与概念模型中定义的一致性。
(2)值域一致性:表达地图数据的数据值与界定的值域的一致性。 (3)拓扑一致性:表达地图数据的面状要素的闭合性; 线状要素的连通性和符合某种条件的线状要素集的闭合性; 要素、属性和关系ID的一致性;有序或部分有序要素的一致性;点、线、面要素间空间几何位置、拓扑关系的一致性。
2.1.3 位置精度 位置精度:表达地图数据要素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1.4 属性精度 (1)定量属性准确度:表达地图数据的定量属性数据与现实世界的地理实体符合程度。(2)专题分类正确性:表达地图数据的要素、属性的分类与现实世界类别是否一致;要素、属性的分类是否符合数据规格中的分类定义。
互联网地图数据的安全性已接受国家相关审图部门的审核,因此地图数据质量不包含安全性相关内容;同时,不包含与数据更新相关的时间精度指标,而是通过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和属性精度等指标间接反映数据的时间精度。
2.2 地图服务功能 互联网地图服务功能的范围包括各类网站所共有的功能,不包括具体网站为特定领域和特定需要而设置的功能。互联网地图服务功能作为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另一个一级指标,根据目前的现状和应用情况,可以分解为地图展示、地图搜索、路径规划、公交换乘、用户标注5个二级指标,而每个二级指标又可以分解为若干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通过质量子元素来充分表达地图服务功能的质量。
2.2.1 地图展示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完整性显示完整性:表达地图显示内容是否缺失。(2)准确性显示准确度:表达地图显示内容与真实数据是否符合。(3)一致性显示继承性:表达地图展示比例尺变化能否继承显示。(4)表征质量:①图形合理性:表达地图展示道路、背景、注记点等的显示是否合理、失真、易于理解。②关系协调性:表达地图展示各类要素的位置关系与真实数据是否符合、存在重叠的要素是否影响读图效果。③图面负载量:表达地图展示图面要素密度是否适中。(5)地图显示:①相邻比例尺切换时间:表达地图展示时缩放的画面切换过程是否有长时间的填充块现象。②同一比例尺平移拖拽时间:表达地图展示时窗口移动速度是否均匀,没有明显的画面跳动感和拖拽迟滞性。③比例尺范围:表达地图展示时比例尺尺度范围是否正确、全屏显示全图是否合理。④测距:表达地图展示测量并显示图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路径距离,路径可以是折线。⑤地图标注:表达地图展示比例尺、审图号、数据源标识是否正确。
2.2.2 地图搜索功能 (1)名称输入:①输入方法:表达地图搜索至少支持一种输入方法,并可以检索到正确的名称。②智能性:表达地图搜索是否具备模糊查询和联想查询的能力。③输入性能:表达地图搜索名称列表排序的正确性、查询响应时间是否超时。
(2)目的地检索:①检索设置:表达地图搜索支持检索范围设置。②信息检索:表达地图搜索到的信息与地图数据是否相符。③周边POI检索:表达地图搜索检索结果列表POI与地图数据是否相符。④收藏:表达地图搜索是否支持对检索结果的断电存储、是否支持对存储的检索结果的提取和删除操作。
2.2.3 路径规划功能 (1)路径地点设置:①起终点设置:表达地图路径规划是否支持设置当前位置默认、在地图上选定位置、收藏地点为出发点或目的地。②经由点设置:表达地图路径规划是否支持在地图上选定位置作为经由点;在检索功能或者收藏功能中选择的经由点是否正确。
(2)路径规划策略:①快速路优先策略:表达地图路径规划起算点到终止点的大方向上,在合理区域内优先选择快速路和高速路。②不收费策略:表达地图路径规划起算点到终止点的大方向上,在合理区域内尽量躲避收费道路。③优化策略:表达地图路径规划依约定的配权参数选择合理的优化路线。
(3)路径计算:①初始计算:表达地图路径规划结果路径是否满足约定的规划策略。②重新计算:表达地图路径规划偏离初始计算路径后,依当前位置和方向自动重新计算路径。③路径计算时间:表达地图路径规划路径计算时间是否符合超时。④路径查询:表达地图路径规划路径查询结果是否正确。
2.2.4 公交换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线路查询:①线路和站点:表达地图公交换乘线路图路线显示是否正确;站点名称及顺序排列是否正确。②线路出行信息:表达地图公交换乘出行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2)路径规划策略:①起终点设置:表达地图公交换乘起终点设置是否合理匹配、是否支持对起点或终点位置的修改。②换乘策略:表达地图公交换乘是否支持不同的换乘策略。③换乘路线计算:表达地图公交换乘计算结果是否与换乘策略相符合;路线沿途的线路号和途经站点信息是否正确;步行路线和距离是否正确。
2.2.5 用户标注 (1)标注流程:①安全审核:表达地图是否有安全审核的流程;是否存在涉密信息通过审核的现象。②流程说明:表达地图标注流程说明是否明确完整。③采纳承诺:表达地图是否在承诺时间内采纳正确的标注。
(2)标注操作:①添加和纠错:表达地图是否支持标注的添加和纠错功能。②易用性:表达地图标注操作的易用性,标注方法是否易于学习掌握。③信息编辑: 表达地图对录入信息是否提供编辑能力。以上从质量角度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的因素,对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模型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针对的是个人电脑终端的互联网地图服务,暂未囊括手机APP端的使用。
建立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模型,可以为互联网地图的编制和服务功能的提供指明质量重点,同时明确互联网地图服务质量检查和评价的关键点,也为规范互联网地图市场、保障互联网地图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 结语 地理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地图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地图服务是一个向前发展的态势。国家在逐渐加大互联网地图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在规范着互联网地图的市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