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张学栋
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故事说起,十
个视角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介绍用“图〃像思维”学习
汉字的技巧与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传承与持续
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谈到:“易〃像—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和人
生奥秘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用图〃像进行思维是我们
认识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必然选择。由此,人们可以在物质、
心灵与理性等多个层面沟通和交融。回顾过去几十年,我有
幸透过殷墟的甲骨文字,感受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子仰观苍
穹、俯察大地的智慧与博大;在修读《易经》、《道德经》和
《金刚经》的日日夜夜,东方先知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
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的悟性;华夏大地浑厚奇绝、博大精
深的山水人文,涵养孕育心物交融、凝炼积淀聚合升华,进
而生成108个图〃像。图〃像可使过去、现在、将来融会,
可将心灵与历史、文化贯通,把宇宙与心聚合在同一个时空
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
简而言之,易者,变化也;易学者,变化及其规律之学
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易”的研究,
就象“易”本身一样,生生不息,随研究层次不同、视角不
同,研究者境界不同、心量不同而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
图〃像思维,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易学之一吧。
事实上,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图〃像思维不过是把存形
于天地之间的万有,回归到肇始一念间。在今天看来,图〃像
思维既是思维的觉醒,又是思维的回归。以图〃像思维看,
中国传统造字思维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人〃社
会的和谐。由此,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汉字,必然会
融会贯通,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