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干预,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
质量。方法: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92例,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采
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给予正确的心理辅导及教育。结果:稳定了患者的情绪,提
高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能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结论:
通过对这些血透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其配合
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标签: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已经逐步成为大多数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
而患者一旦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阶段,由于对治疗知识的缺乏和心理准备的不
足,往往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反应。这些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者的生活质
量,使血透中不稳定因素增加,治疗风险加大,我们对自2008年6月至2009
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的问卷调查及分
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在本院MHD患者92例为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18~
80岁,透析时间一个月以上,高中以下学历56人,大专以上学历36人。原发
性慢性肾小球炎患者38人,糖尿病肾病患者33人,高血压肾病患者13人,多
囊肾患者5人,免疫性疾病合并肾病3人。

1.2 调查内容
调查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社会环境状况,影响患者长期的因素及并发症,心理
状况及与透析有关的日常护理保健知识。

1.3 方法
我们按调查的内容拟定测试表,通过填写问卷和与患者或家属交谈的形式,
共发出调查表92份,经审核有效率达100%。

2 结果
92例MHD患者家庭收入较低者比例较高,占58.70%,95.45%的患者存在
不良情绪,所有患者对透析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率较低,平均低于50%。具体见
表1、表2、表3。
调查结果分析后得出:①MHD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心
理因素的影响;②经费紧张,家庭负担重的患者易产生心理问题;③MHD患者
的心理变化与其病情(包括并发症)严重程度和个性特征有关,病情较重和有并
发症的患者心理问题较复杂,个性内向的患者较抑郁、悲观;④由于对透析治疗
没有正确的认识及缺乏相关的护理保健常识,患者易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3 应对措施
3.1 心理护理
3.1.1 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家属的配合 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我
们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和肾友联谊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血液透析患者群体的
关注,通过人与人的沟通和开展各种各样生动有益的活动,增加患者对血液透析
的了解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病情,以期达到解除顾虑,消除紧张、害怕的心理,树
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3.1.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在开展个体化透析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医患交流,护患交流,患患交
流,等等。

3.1.3 针对患者的个性特征,改善治疗环境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参与到透析
室治疗区的装饰中去,力使病区的氛围更具有亲和力,使透析的患者对自己的治
疗环境不感到陌生和紧张。

3.2 健康教育
3.2.1 早期的健康教育 医务人员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结构
及家庭角色,婚姻状况,学历,所在单位及单位的角色,患者的生活习惯等),
转变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邀请家庭
成员或亲密朋友一同进行疏导。讲解有关疾病与透析方面的常识,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尽快熟悉透析常识及透析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现代医疗水平充满信心,
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2.2 日常生活指导 ①营养管理:营养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饮食治疗使饮食
摄入量既满足患者营养需要,而又不超出其排泄能力。营养管理的意义在于合理
的营养可以降低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急慢性并发症,降低感染率,降低心血管并发
症和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约
束能为,提高慢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②内瘘的护理:健康通畅的血管通路是
维持性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好血管通路,延长其
使用寿命就是延长患者生命。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在
操作过程中减少患者的痛苦,努力提高穿刺水平及护理水平。③体育锻炼与社会
生活:指导患者动静结合,对维持性透析患者来说,静是基础,包括身体的休息
和心理上的平衡;动是辅助,指按照肾功能的情况,心脏功能及自己的感受选择
适当的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适当运动可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强心肺功
能,提高活动耐受能力,减少脂肪蓄积,适当的运动和社会活动能使患者的身心
得到平衡,有利于治疗,有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林惠风.实用血液净化护理.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康复护理[J].2005,(10):80.
[2]朱秀莲,邓群英,邓丽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健康指
导[J].现代医院,2006,(2): 116-117.

[3]王海燕,伍丽珍,许士海,等.人文关怀对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理障碍的
影响[J].全科护理,2010,8(8):1980-1981.

[4]林萍,邢沈阳.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
究,2010,22(6):1623-16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