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调查“死人”复活之谜
点击图片翻页 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重庆市忠县善广乡的农民黄中权,却能逆规律而行,死而复生。根据《重庆商报》记者的报道:在27年的时间里,他频频与“死神”幽会,他曾经淹死在水塘里气息全无,也曾经摔死在桔子树下颅脑开裂,最长的一次,在停尸五天之后,他又活了过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07年阳历新年刚过,我们就踏上了重庆的土地,根据《重庆商报》的报道,就在记者采访当天,黄中权正经历他的“第一百零一次”死亡,这一次,他倒在火塘边,当他活过来的时候,右脚踝已经被严重烧伤。这个事情愈发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找到了《重庆商报》负责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李双全。
李双全:当天就是我们截稿之后,我那天打电话联系他半天,一直没断,当时我觉得这个情况非常奇特,但是作为记者也是有良知的,而不是简单看一个稀奇。当时就想,一方面他这个事很奇特,接下来做这个报道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揭秘他这个症状,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确实有很神秘的一面在里面。
于是,在电话询问病人的同时,李双全就此事采访了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王学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记者:你听他电话这么说,你当时什么反应?
王学峰:我觉得很奇怪。 这条让王教授感到奇怪的新闻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迅速占领了重庆各类媒体的重要位置,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那么是谁第一个报道了这条爆炸式的新闻呢?
李双全:当时三峡都市报已经报过。 记者:记者也去过,咱们重庆的媒体当时都还没有获取? 李双全:有的在往现场赶,但是都没有到达第一现场。 记者:等于说只有三峡都市报的记者,在忠县记者站的记者,他见过那个人?
李双全:对。 也就是说,李双全记者并不是第一报道者,那么忠县记者站记者又是如何发现这条新闻的呢?
时间:2007年1月15日,调查第一天,上午。 路线:重庆——忠县 忠县是黄中权所在的善广乡杨合村的上级行政单位,从重庆到忠县,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而从忠县再到黄中权家,则要开着越野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车在泥泞的山路上再跋涉三四个小时,为了尽快证实这条新闻的真实性,第二天一早,我们与李双全记者一起驱车前往忠县,寻找第一个采访此事的记者。
《三峡都市报》驻忠县记者站记者叶建平,目前唯一见过黄中权本人的记者。
记者:你是第一个写这报纸的人,我想问你当时是什么情况,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叶建平:是我在一次下乡采访途中,在公交车上听别人讲这个事情,我就觉得这个比较稀奇,他说前不久遇到,他们说20天以前那人又死过一次,放了几天又活过来了,我说这也算稀奇啊,他们说死了,但是我当时心里想肯定不是死了。但是村民说这些,说某一次把头摔破了,脑浆都涌出来了,我觉得不可思议,把他缝好了又能活。
难道黄中权真的可以穿越生死?职业敏感驱使叶建平迅速联系当地村委会,并辗转找到黄中权家。
叶建平:当时我去,他在床上睡着,跟他父亲讲这个情况,他父亲就把他喊过来了。他精神萎靡不振,他们村民就说喊他打牌就比较感兴趣,于是黄中权精神就来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 黄中权的父亲告诉叶建平,27年来,黄中权机会每年都会“死”几次,每次“死亡”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天,但是,不论“死”多长时间,他都能活过来。而最离奇的死亡经历就是叶建平报道中写到的三次,就是这篇报道,让黄中权成为媒体眼中“死不了的人”。
叶建平:他们这样认为,尤其是按他二姐的话说,他说他兄弟一般不会死。我觉得很奇特,当时我只是采访当事人,他这样讲,有些东西都没有考证。
兴奋的叶建平连夜写下的这篇报道后来被媒体争相转载,并最终促使我们来到重庆,一探究竟。
到目前为止,我们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停留在第三人转述,在口口传递的过程中,真实的情况往往会被表达的方式和理解的程度所掩盖。姑且不论媒体如何报道,究竟黄中权是不是真的“死亡”过?现在,我们必须亲眼见到黄中权,才有可能还原事情的真相。
时间:2007年1月15日,调查第一天,下午。 路线:忠县——善广乡杨合村 由于叶建平是唯一知道黄中权家住址的记者,所以当天下午,我们就请叶建平带路,赶赴善广乡杨合村,在经过五个小时泥泞的山路跋涉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杨合村。听说我们要来的消息,黄家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当地的村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 一、 初见黄中权,调查第一次死亡真相
邻居:起来玩嘛!他脚疼,起不来啊! 这就是几天前黄中权死亡时,跌进火塘的烧伤疤痕。 父亲:每一次他就哎,然后就大喊一声脑壳痛,然后就倒地下了。 黄家有四个孩子,其中两女一子都在外打工,因为老两口年老体衰,所以邻居们有时会来黄家,帮着把黄中权背到屋外透气。
黄中权,36岁,杨合村村民。 记者:你们知道他死五天的事情吗? 村民:我们都知道。 听着村民的讲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黄中权“死而复生”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家里人说,因为27年来黄中权每年至少要“死”两次,所以生死轮回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但是,村民们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始终无法理解的是,明明看到黄中权死了,可为什么他又活过来了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故事在十里八村越传越远,越传越神奇,人人都知道杨合村有个怎么也“死不了”的黄中权。
村民:他嘴巴都张不开,眼睛闭着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 村民:他眼睛闭着的,用剪刀撬都撬不开。
二姐黄素梅,黄中权岁死亡事件的见证人。 二姐:八岁开始,他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回家,他最喜欢的就是那个画本,看小人书,还有看电影。每次他晚上看了回来就摆龙门阵,慢慢的从头到尾都给你说完。那一次他放学回来,回来就摆小人书,我在煮饭,他就叫唤,哎呀妈呀的。我说怎么的,他说头痛头痛,不得了不得了,结果就人事不醒。
黄素梅慌忙来到里屋,却发现她最疼爱的小弟已经四肢僵硬地躺在地上。
二姐:我妈就在那哭,我们一家人都以为死了,就算了。结果到了一两个小时以后,他又回活转来了,又好了,他脸开始是青的,后来慢慢变红了,这样就好了。
那么,当时家里人是怎么判断黄中权已经死了呢? 二姐:就是他没有出气,没有呼吸了,心不跳了。 记者:没呼吸,没心跳你都摸过吗? 二姐:摸,探他鼻子没有气了。 记者:怎么探的? 二姐:手拿去捱。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 记者:就这么探?
二姐:嗯。 记者:那心跳? 二姐:心跳,我拿手去摸他的脉,我去摸都没有。 记者:呼吸也摸了,脉也摸了,心跳也听了,这些都一点反应都没有?
二姐:没有,什么都没有。 这说明媒体的报道是真实的。 那么,这些特征是否能够证明当时黄中权确实已经死亡呢?在我们赶赴杨合村之前,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学峰教授曾经针对报道中叙述的黄中权死亡过程,给出他的判断。
王学峰:首先这个病人肯定没有死,死了以后肯定不可能复生的,但是他可能有死的迹象,所以为什么医生会把他当作死亡呢,肯定有迹象。
王教授推测黄中权的“死亡”极有可能是一种“假死”现象。也就是说,他的生命体征会突然间变得非常微弱,所以被误认为死亡。但是对父母来说,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怎么可能轻易就相信儿子已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 经死亡呢?就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黄中权的父母,但是她的回答,却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妈妈:总体来说他不死就是活,不活就是死,就这样看待。 妈妈:不管他,不管他,随他,我们也没有钱给他弄药。 记者:不当心他这次醒不过来了? 妈妈:醒不过来就随他,就随他,反正他自己活了就说话,不醒就随他。
妈妈说,她实在是没有办法,这么多年来,儿子的死活只能听天由命。他们希望给儿子查清楚原因,但是家里生活困难,要想给儿子看病,显然是力不从心,于是黄中权的怪病就这么一年年拖了下来。但是,八岁时黄中权是第一次“死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幼子猝死,作为母亲,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记者:当时有请医生吗?第一次那么小。 妈妈:没有。 记者:那谁告诉你他死了? 妈妈:没有,他反正隔了一会,在天要黑的时候又活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9 根据母亲的叙述,当时她确曾摸过孩子的脉搏和心跳,但是她并没有发现任何黄中权还活着的迹象,这才开始给他做丧事。对此事王教授又是怎么认为呢?
王医生:报纸也好,还有就是在现场目击者提供的材料也好,他们都是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因为呼吸有时候很难测定。
记者:基本上气息没有不就死亡了吗? 王医生:当惊慌失措的时候,有一点很微弱的呼吸,很微弱呼吸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够察觉到,不一定的。
二、 黄中权第二次死亡真相调查 这就是说,当时黄中权极可能还存着一丝气息,但是母亲已经被儿子“猝死”的假相吓得不知所措,所以尽管她确曾摸过孩子的呼吸,但是在混乱和悲伤的状态下,一丝微弱的呼吸几乎难以察觉,所以母亲根本没有注意孩子还活着。
那么,媒体报道中1992年黄中权被淹死而又复活一事,会不会也是家人惊惶失措时的一次误判呢?
记者:那你怎么知道确定他死了? 二姐:他们(村民)讲的。 这就是说,在黄中权溺水事件中,家人并不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