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创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

科技信息一、创业教育的背景以及我国创业教育现状(一)创业教育的背景和国外发展状况创业教育是由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的,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创业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事业心和开拓精神。

所以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有131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889个与创业和创业有关的项目。

在美国,上百万名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创业教育,美国至少有400个学院和大学提供创业方面的课程和学位。

如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目前都在倾力专注于这一领域,以求在新经济的趋势中站稳脚跟。

除了美、英两国外,目前也有许多其他国家重视创业教育,如在澳大利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0年左右。

(二)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创业和创业教育行为;各高校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探索创业教育规律,并建立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总体来看还处于引进、吸收和本土化的探索阶段。

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管理教学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二、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基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我们必须确立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高校可以更好的开展创业教育,来为大学生成为创业者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类即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一)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主体的一种期望和执著于创业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与行为,所以在大学培养他们对创业教育认识的主动性显得十分重要。

1、树立创业思想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从外部生存压力方面使大学生理解自主创业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充分调动大学生创业的内在需要。

使他们首先,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需要,使成就动机转化为创业动机,使外在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其次,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兴趣,使大学生把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人生抱负的途径;再次,要培养和坚定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创业信念。

2、强化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心理品质指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创业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创性、自觉性、果断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为他们日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定的心理基础。

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思想只是奠定了大学生未来创业的认识基础,要实现创业还必须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强化创业品质。

创业需要一系列心理条件,不言而喻,创业必须面对许多的实际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不可能实现创业理想的。

3、提高创业智能创业智能具体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及综合性知识和能力。

学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时候,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主动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

在培养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实际问题并善于灵活运用各类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的本领,包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

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具有高综合性的能力,是一种具有突出的创造性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内容如下:1、社会交往能力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两个人就能独自完成的。

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创业者必须具有社会交往能力,勇于并且善于与人合作,学会共同生活,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因此,要鼓励学生在交往中成长,不断发展和改善人际关系。

要依托于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平台。

2、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把创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运作过程,通过实践把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思想和理念,并增强创业运作的本领和能力。

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真正掌握了实践操作能力,才能着手业,把创业的想法变成现实。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要依托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创业技能大赛,依托学生社团或实践基地,开发项目,模拟创业,在创业的真实情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心理调适能力创业者要面对变幻莫测的激烈竞争,迅速、正确地理解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非常强地心理调适能力,能够保持一种积极、沉稳地心态。

创业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包括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强烈的成就动机、高雅的兴趣爱好以及灵活、果断、敏捷的气质。

(三)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是对创业理想的不断追求,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去尝试甚至是冒险,面对逆境,保持乐观,不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就是要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支撑他们完成艰苦困难的创业过程,最后达到成功。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要内容如下:1、职业精神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要有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职业精神,成功的创业者要走出感性的个人情绪,而以职业经理的身份、事业心、理性、知识和对企业、员工负责的态度作为成功的保证。

所以对于想去创业的大学生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

2、道德感和规则意识这里的道德感一方面指创业者讲究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公平竞争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指对一般大众、对客户、对竞争对手的尊重,对市场规则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实事求是的精神创业不仅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还需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需要扎实的付出艰苦的努力。

因此,讲究实效、注重结果、踏实干事等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

4、敢于冒险的精神创业的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创业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已知的因素,还取决于许多未知的因素。

敢于冒险并承担一定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创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承担风险带来的创业成败,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切身的经验教训。

现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高,培养敢于冒险的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创业教育不可以缺少的一课。

三、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实施是创业目标实现的保证,高校只有通过实施创业教育,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的目标。

然而如何更好的实施创业教育是我们要不断探讨的。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高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目前,创业意识在大学生中还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认同,表现为学生对创业教育认知的被动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1、宣传各级政府相关政策学校可以通过广泛宣传各级政府创业教育相关政策,让学生知道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创业动机,增强学生了解创业的主动性。

通过积极宣传,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学生创业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校可以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指导机构,完善科技创业管理体制,激励学生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要多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大力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合理利用科研资源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3、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舆论环境学校要广泛利用广播、校刊、校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创业经验和创业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内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的浅谈高校创业教育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王莹[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创业教育的涵义,对比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简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探索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能力高校(下转第688页)——687科技信息舆论氛围。

(二)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创业教育的发展中,师资队伍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一支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首先,高校应培养专职的“双师”素质教师和聘任校外兼职教师,通过两者的结合,将理论基础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

其次,加强师资的培训,通过正规授课式培训、自由沙龙式培训、企业体验式培训、交流研究式培训等不同培训形式提高师资教育水平。

(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

创业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形式有如下几种:1、结合课程开展实践结合各门专业课的特点,将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和因素,渗透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在课堂教学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努力完成与此紧密相联创业教育教学的要求。

2、开展创业体验活动通过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创业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

这些活动要求参赛学生围绕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而又具体的计划报告。

甚至最终把创业计划变成现实。

3、开展“模拟公司”实训“模拟公司”实训是一种由政府出钱购买的培训服务,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和对效果进行评估。

所谓“模拟公司”是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操作程序运行的虚拟公司,从形式到经营都与传统公司一样,参与实训的大学生按人数分为创业团队,感受创业的全过程。

4、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和导师讲座此类讲堂、讲座要聘请社会上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主要从关于创业历程、思想上的体悟、创业的支持、理论性的知识等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授,讲课内容符合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贴近大学生活。

本文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途径,进一步探索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1]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2]李莉丽,龙希利.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2009年7月版[3]王贞志,马奇柯.如何对青年进行励志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06(8)[4]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4(12)(上接第687页)美术兴趣小组顾名思义,是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基础较好,对美术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各班学生组织起来,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活动小组,各中小学美术教师只要组建好一支美术兴趣小组,并组织开展好各项课外学习活动,对带动全校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