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抑郁原因及预防论文

产后抑郁原因及预防论文

产后抑郁的原因及预防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发生的抑郁发作,在症状学方面与非产后抑郁症无明显差别,患者病程波动,情绪不稳,并常有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和哭泣。

本文从产后抑郁症可能病因入手,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结合目前产后抑郁的临床现状,阐述产后抑郁症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20-01
【abstract】postpartum depression is a depressive episode,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ymptomatology and
non-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duration of fluctuations, mood swings, and often severe anxiety, panic attacks and crying. from postpartum depression may be the cause of starting, refer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data,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statu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preven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hogen preven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优生优育政策的宣传与落实,也促进了围产医学的发展,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得到了重视,产后忧郁症的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是孕妇分娩
后的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至1年内。

[1]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和社会,处理不当容易进一步发展为精神疾病,必须得到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的产妇120例。

产妇年龄在20至32岁之间,其中剖宫产48例,阴道分娩62例;产后出血6例,胎盘早剥4例。

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52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8例。

1.2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测评,120例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2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产后抑郁症可能的原因很多,目前尚无定论,被多数人接受的原因包括如下几点:
2.1产妇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低的产妇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担心产后伤口愈合不良,或者担心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等;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产妇会担心产后怎样适应母亲角色,担心孩子的成长与健康,有了孩子怎样与家庭其他成员更好的相处,怎样处理孩子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

2.2产妇的生活环境及经济条件经济条件优越、生活环境良好的产妇,心境愉悦,思路开阔,适应能力强,能较好的接受新生儿,
适应母亲角色;而经济条件窘迫的产妇,产后由于自身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加上新生儿喂养,又不能及时工作等一系列矛盾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从而导致心情不畅,造成抑郁。

2.3社会支持系统产前夫妻关系紧张,产后得不到丈夫的理解,父母、公婆不能给予家务、经济、精神方面的支持,会让产妇感到孤独无助。

另外,假如家人都期望男孩传宗接代或盼望生育女孩,而新生儿性别事与愿违,产妇会认为周围亲属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因而情绪沮丧,心情压抑,不愿说话,严重时产生沟通障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4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受产程的痛苦煎熬,会阴部侧切或撕裂产生的疼痛,剖宫产腹部伤口疼痛,产后子宫收缩痛,睡眠不足等均给产妇带来很多身体上的不适,活动受限,产妇也会产生情绪不佳,烦躁易怒。

2.5产妇分娩时医护人员的态度产妇临产后,由于每个人的产程进展不同,耐受力强弱不同,表现亦不相同,有些医护人员没有耐心,态度不好,产妇有时会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委屈,有些产妇感到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变得抑郁,易怒暴躁。

2.6产妇自身的生理因素研究者认为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
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显著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提高。

[2]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诱发产后抑郁症。

2.7产妇自身的心理因素有些产妇本身性格内向,表现过度自
控;或者对母亲角色认同缺陷,产生强烈的依赖需求;或者妊娠期间情绪压力大、高度焦虑、人际关系困难、婴儿健康状况差等亦可诱发产后抑郁症。

3 产后忧郁症的预防
针对可能的病因,医护工作者可以开展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3.1积极开展孕期保健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

[3]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和相应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产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同时教给产妇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以减轻其对分娩过程的紧张、恐惧心理;在分娩期,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设法减轻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3.2加强产时教育及心理支持产妇进入产程后,她们非常希望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家人的陪伴,助产人员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需要,用亲切友善的语言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同产妇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让其调整心态,树立乐观自信心理,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

3.3注重产后心里疏导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产后会阴切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痛,睡眠质量差,乳汁分泌不足,照顾婴儿无经验,便秘等均可使产妇情绪低落,所以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
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活护理,尽一切努力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母婴互动情感交流,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化。

另外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不仅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

[4]
3.4倡导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
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取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4小结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

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崔才三,others. 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4(4):319-321.
[2] 靖虹. 产后抑郁症[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2).
[3] 杨怡,何仲. 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63-64.
[4] 徐风森,刘建新,张淑萍,等. 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012):724-7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