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取值研究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取值研究

、—Ijk 遁劢测 设计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取值研究 

黄立中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院武汉430063) 

【摘要】 消防车荷载对高架落客平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很大,我国现行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09.2001)(2006年版)规定的等效荷载取值比较粗略。参考公路桥梁专业对于车道荷载的相关规 

定,考虑车轴荷载的不利布置,利用SAP2000移动荷载工况的影响线包络分析功能,按照荷载效应等效的 

方法,将消防车荷载等效为16.6kN/m2的面均布荷载,既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又较经济。 

【关键词】消防车荷载公路一I级荷载等效均布荷载影响线 

0引 言 

消防车以其轮压荷载大、作用位置的不确定、 

作用时间短等显著特点,在结构设计中受到广泛关 

注。如何安全、合理地确定消防车等效均布活荷载 

值是大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点问题。现行《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Ⅲ(GB50009.2001)(2006年)(以下简 

称荷载规范)中消防车等效活荷载取值比较粗略。 

在民用建筑领域,多在地下室顶板结构设计时 

要考虑消防车荷载,而铁路高架火车站的高架落客平 

台结构由于主站房消防功能的需要,要考虑消防车荷 

载。高架落客平台结构与高架候车室平齐,要跨越铁 

路线,跨度较大,宜参考公路桥梁结构的设计要求。 

直接采用《荷载规范》规定的面荷载值,经济性较差。 

本文参照公路桥梁的关于消防车荷载的规定,利用 

SAP2000移动荷载影响线包络分析功能,按照荷载效 

用等效的原则将消防车荷载等效为面荷载 。 

1消防车荷载 

当建筑物总高在30m以上或建筑物面积较大 

时,应考虑重型消防车,重型消防车总质量一般在 

二u ~Ju L'TW'J 面的荷载作.E 

的动荷载效 

圜铁惜 300kN左右口 。消防车对楼 

括车辆满载重量和汽车轮压 

消防车全车总重300kN,前 轴重为60kN,后轴重为2 X 120kN,有2个前轮与 

4个后轮,轮胎着地尺寸均为O.2m×O.6m,平面尺 

寸和横向布置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结构) ,如图1所示。 

…一 墨 ~ 墨 ' } 8 窨 竺 l^ N 

4000 。1400 鬻 _一 

8{)oO’ 

图1消防车平面图 

《荷载规范》表4.1.1中规定:对单向板(板跨不 

小于2m),消防车荷载标准值取为35kN/m ;双向板 

楼盖(板跨不小于6m×6m)和无梁楼盖(柱网尺寸不 

小于6m×6m),消防车荷载标准值取为20kN/m:,同 

时规定了在计算梁、柱、基础时消防车荷载的不同 

折减系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以下 

简称《公路标准》)中没有特别规定消防车荷载,而 

是将汽车荷载分为公路一I级和公路一II级两个等 

级。公路一I级荷载的一辆标准车重力标准值为:总 

重550kN;前轴30kN;中轴2×120kN;后轴2× 

140kN,轴距为3m+1.4m+7m+1.4m。公路I级荷载 

能考虑重型消防车荷载的影响。 

本文采用公路.I级荷载来考虑消防车荷载对 

高架落客平台结构的影响。 

RAl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1 2(4)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取值研究黄立中 

2计算模型 

高架落客平台结构横向跨度为22m+14m,纵向 

跨度为21.5m×5。结构布置如图2所示,柱采用 

l600mm×2200mm型钢混凝土柱,横向主梁为 

1200mm×2000mm一1500×2200mm钢筋混凝土 

梁,纵向主梁为1200mm×2200mm-1500mm× 

2500mm型钢混凝土梁,次梁采用400ram× 

900ram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横向36m范围内除 

12m为人行区域,另24m范围内布置行车道。《公 

路标准》规定车道宽度取3.5m,行车道范围可以布 

置5条车道。 

公路一I级荷载分为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桥梁 

图2结构布置 C 

# o 结构整体分析要采用车道荷载,如下图3所示,车 

道荷载由沿车道纵向满布的均布荷载qk=10.5kN/m 

及浮动轮轴集中力P 组成。按《公路标准》6.03条 

规定:高架落客平台结构纵向跨度为21.5m,线性插 

值得浮动轮轴集中力为: 

:18O+—360-—180×(21.5—5):246kN (1) 一 50—5.0 考虑剪力效应时轮轴荷载放大1.2倍。车道加 

载按弯矩等效时P 取246kN,按剪力等效时P 取 

295.2kN。 

在SAP2000中布置5条车道,如图4所示,考 

虑5条车道荷载的影响线包络,车道加载如图3所 

示。包络组合中取多车道荷载效应的折减系数如 

下:3车道0.78,4车道0.67,5车道0.60。 

l~ q 

…………。l…..,….。 

3加载方式对结构的影响 图3车道荷载 图4车道加载 

SAP2000中桥梁模块车道位置是通过参考梁 

来定义,利用沿行车方向的中间榀纵向框架梁作为 

~ 参考梁,分别偏移中心线6.75m(1ane1),2.25 m 

(1ane2),一2.25 m(1ane3),一6.75 m(1ane4),.11.25 m 

(1ane5),指定5条车道。此时中间榀框架梁第二跨 

跨中面内弯矩影响线如图5所示。 

(a)轴侧图 (b)XZ向视图 

上 

(c)yz向视图 

图5第2跨跨中面内弯矩M33影响线 

铁道勘测与设计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1012(4)■团■ ll ¨l ~ 薯_l …0 ~_ _川。凛 +一 一一 ’⑧ ; .. . 一。 .. 一 …。: … ≯ 靠 , 1 +引 r二、

 (a)轴侧图 (b)XZ向视图 

(c)yz向视图 

图6虚梁加载时第2跨跨中面内弯矩M33影响线 

荷载: 

4车道荷载等效 = 等 c2 

为便于等效,采用相同的计算模型,相应作用 

范围内施加lkN/m 的面荷载,建立对比模型,得出 

相应位置的弯矩值和剪力值,按下列公式计算等效 

圜铁借射 由SAP2000中移动荷载包络分析工况得出车 

道荷载作用下弯矩包络图如图7所示。 

(a)弯矩包络图 (b)横向框架弯矩包络值(kN.m) 

). — — 

3o o西) 2B o∞ 2咖 ) 2B25 0t 3。lo叮) _ 

(c)纵向向框架弯矩包络值(kN-m) 图7 移动荷载工况下弯矩包络图(括号中为等效点位置编号) 

测与设计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12(4) 赫冀.

霉 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取值研究黄立中 

各等效位置的弯矩包络值和lkN/m 面荷载 

作用下的弯矩值及等效面荷载值见下表1~表2, 

按弯矩等效时纵向框架最大等效荷载值为15.16 kN/m ,横向框架最大等效面荷载为l6.60 kN/m 。 

支座截面的等效面荷载值小于跨中截面的面等效 

荷载值。 

表1 纵向框架各点等效面荷载计算表 

等效点位置 A B C D E F 

M (kN.m) 一1509.00 3040.0O 一2650.O0 2670.00 —2414.00 2664.00 M (kN.m) 一160.00 275.60 .428.80 176.1O 359.40 179.20 

qeM(kN/m ) 9.43 l1.03 6.18 15.16 6.72 14.87 

表2横向框架各点等效面荷载计算表 

等效点位置 1 2 3 4 5 6 7 

M (kN.m) 413.0O 897.0O 1872.00 2280.00 1762.00 1046.00 454.0O 

M (kN.m) 49.7O 73.78 112.78 237.28 144.00 65.44 43.37 

q,M(kN/m ) 8.31 12.16 16.60 9.61 12.24 15.98 10.47 

(a)剪力包络图 (b)横向框架剪力包络值(kN-m) 

725(A) 776(C) 773(C) 771(G J 805(『】 780(4 

(c)纵向向框架剪力包络值(kN.m) 

图8移动荷载工况下剪力包络图(括号中为等效点位置编号) 

由SAP2000中移动荷载包络分析工况得出车 

道荷载作用下剪力包络图如图8所示。 

各点剪力包络值、1kN/m2面荷载作用下的剪力 

值及等效面荷载结果如下表3~表4,按剪力等效时 纵向框架最大等效荷载值为l0.21 kN/m ,横向框架 

最大等效面荷载为15.26 kN/m2,按剪力等效的均 

布荷载值小于按弯矩等效的面荷载值,横向框架各 

等效点的等效均布荷载相差不大。 

表3纵向框架各点等效面荷载计算表 

等效位置 A B C D E 

v (kN) 725.00 —805.00 776.00 —776.0O 773.00 

V (kN) 71.00 .98-30 85.90 培3.60 84.70 qov(kN/m ) 1O.21 8.19 9.03 9.28 9.13 

等效位置 F G H I G 

V (kN) 一760.00 771.00 。770.00 805.OO 一725.00 

VⅫ(1rl ) 一84.70 83.50 .85.9O 98-30 .71.O0 

qov(kN/m ) 8.97 9.23 8.96 8.19 1O.2l 

铁道勘测与设计RAILWAY SURVEY AND DES GN 2012(4)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