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一、烟气除尘——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
高炉煤气净化分为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两类,目前我国500m3级及以下高炉的煤气净化基本上全部采用干式布袋除尘,而1000m3级及以上高炉的煤气净化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的较少。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技术是钢铁行业重要的综合节能环保技术之一,以其煤气净化质量高、节水、节电、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优于传统的湿法洗涤除尘工艺,属于环保节能项目,位于国家钢铁行业当前首要推广的“三干一电”(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干熄焦和高炉煤气余压发电)之首。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
1、工艺流程与设备
1.1系统组成
1干法除尘由布袋除尘器、卸、输灰装置(包括大灰仓)、荒净煤气管路、阀门及检修设施、综合管路、自动化检测与控制系统及辅助部分组成。
2炉顶温度长期偏高的高炉宜在布袋除尘之前增设降温装置,有热管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两类,应优先选用热管式换热器。
1.2过滤面积
1根据煤气量(含煤气湿分,以下同)和所确定的滤速计算过滤面积
计算公式:
其中F——有效过滤面积m2
Q——煤气流量m3/h(工况状态)
V——工况滤速m/min
2工况流量。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实际煤气流量称为工况流量。以标准状态流量乘以工况系数即为工况流量。
3工况系数
工况体积(或流量)和标况体积(或流量)之比称为工况系数,用η表示。
计算公式:
其中η——工况系数
Q0——标准状态煤气流量m3/h
Q——工况状态煤气流量m3/h
T0——标准状态0℃时的绝对温度273K
t——布袋除尘的煤气温度℃
P——煤气压力(表压)MPa
P0——标准状态一个工程大气压,为0.1MPa
当t值按煤气平均温度165℃计算时上述公式简化为:
η=1.61.0PP
此时工况系数η与压力关系见表3—2。温度取值不同,数值略有变化。
表3—2工况系数η与压力关系
炉顶压力MPa 0.06 0.1 0.15 0.20 0.22 0.25 0.30
工况系数η 1.0 0.8 0.64 0.53 0.50 0.46 0.40 精心整理
1.3煤气放散
1除尘器箱体、前置换热器、荒净煤气主管和密封式眼镜阀应设煤气放散管。
2荒煤气总管尾端应设引气用放散管。放散管设置应符合煤气安全规程,管口宜设点火装置。
3引气用放散管必须设置可靠隔断装置。
1.4予防腐蚀
1部分干法除尘煤气冷凝水腐蚀性强,波纹膨胀器材质应当优先选用耐腐蚀不锈钢材料,管壁适当加厚,管道内壁涂以防腐蚀涂料,涂刷前焊缝处仔细打磨。
2可设置喷碱液或喷水装置。
3煤气管路应全部保温。
二、煤气脱硫——干法脱硫
具体到某项工程,脱硫方案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可行性,又要考虑到经济性。对于用气量较小(比如每小时五、六千立方米以下),而且煤气中含硫量不高的用户,可以考虑单级采用干法脱硫。
干法脱硫
目前最常用的干法脱硫剂是氧化铁和活性炭。通常,干法脱硫的脱硫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但考虑到环保及经济性,一般都要对脱硫剂再生使用,而氧化铁和活性炭的再生从流程到成本都差别较大。
1.1氧化铁脱硫剂
氧化铁脱硫剂的使用条件一般限定以下几点:
1)温度正常使用温度以20—30℃为宜。温度过高,将使氧化速度加快,相对降低了硫化速度,使脱硫效率降低,同时温度过高将使硫化铁的水合物(Fe2S3?H2O)失去水分,进而影响脱硫剂的湿度及酸碱度,影响脱硫效果。温度过低,会大大降低硫化速度,使脱硫效率下降,同时也将使煤气中的水分冷凝下来,造成脱硫剂过湿。
2)水分脱硫剂宜保持25%—35%的水分,若水分小于10%将会影响脱硫操作。水分能保持硫化氢与氧化铁的足够接触时间,减少脱硫剂结块,并可溶解部分盐类,防止其包在氧化铁表面,影响脱硫反应的进行。
3)含氧量煤气中含有一定的氧,可以使氧化铁在脱硫的同时实现再生一般以含氧1.0—1.1%为宜。含氧量过高会加速铁的腐蚀和形成煤气胶。
4)煤气的杂质含量煤气中的焦油等杂质要脱除干净,否则容易造成脱硫剂表面被焦油等覆盖而失效。
5)酸碱度氧化铁脱硫一般要求在弱碱性(PH值8—9)的环境下进行,PH值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脱硫效率。
1.2活性炭脱硫
活性炭脱硫生产主要的工艺条件有:
1)温度正常使用温度可以在27—82℃,但最佳使用温度为32—52℃,因此在寒冷地区使用,脱硫塔应该保温。
2)硫化物与氧含量的比值应在1:2以上,氧含量不足时可补充空气。
3)相对湿度煤气的相对湿度应在70—100%,湿度不足时可补充水蒸汽,但不应带液态水进入活性炭床。
4)气体中酸碱性要求活性炭脱硫要求碱性环境,如煤气中不含碱性气体成分,可以使用浸碱活性炭。
5)煤气的杂质含量煤气中的焦油等杂质要脱除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活性炭表面微孔被焦油等覆盖而失效。
6)压力操作压力应小于5Mpa,目前一般的煤气生产工艺都不超过此压力。此外,脱硫塔的设计要考虑到空速、线速度等要求。 精心整理
三、结论——经济适用性
1.烟气除尘——高炉煤气干法
高炉煤气净化分为湿法除尘和干法除尘两类,目前我国500m3级及以下高炉的煤气净化基本上全部采用干式布袋除尘,而1000m3级及以上高炉的煤气净化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的较少。
干法布袋除尘与湿法除尘相比有以下优点:
1)节水,干法除尘基本不用水,而湿法除尘需要大量的冷却水。
2)可提高TRT发电量,由于采用干法除尘后煤气的温度较高,煤气压力损失少,使得TRT发电量增加,一般多发电30%~50%。
3)降低焦比,由于干法除尘后的煤气温度较高,供给热风炉后,风温提高50℃以上,可降低焦比。
4)节电,采用干法除尘后,没有冷却水,也就不需要污水处理系统,可降低电耗。
5)环保,由于不需要污水处理系统,可减少污染。
2.烟气脱硫——干法脱硫
干法脱硫——制作成本较低,这种自制的氧化铁脱硫剂,一般脱硫效率较高、脱硫效果较好,但其硫容较低、可再生次数较少。脱硫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再生,这种自制氧化铁脱硫剂一般采用塔外再生。将脱硫剂取出,放在晒场上充分氧化再生。
但这种自制的氧化铁脱硫剂虽然成本低,但制作、再生都需要较大的场地、较多的人工,也比较麻烦,所以现在很多单位购买成型的氧化铁脱硫剂,也有许多单位研制成型的氧化铁脱硫剂销售。这些成型的氧化铁脱硫剂,颗粒均匀、孔隙率大、强度较高、氧化铁含量高、脱硫效率高、硫容大、可再生次数多,其再生可以在塔内进行。
3.结论
目前我国煤炭开发和利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还很严重。如何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煤炭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实施洁净煤技术是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它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2)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3)提高利用效率。
2.实施中国洁净煤战略(即煤炭加工与转化)能够最经济、有效地解决煤炭利用中的低效率、高污染和替代石油的问题。为使煤炭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需求,国家应积极致力于中国洁净煤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煤炭加工与转化的迅速发展;
3.进一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型坑口热—电联产和高效干法选煤技术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进行工业示范,以达到我国煤炭能源清洁、高效、经济、稳定的供应。
参考文献
[1]200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能源报告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2]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设计规范中国冶金建设协会2009
[3]中国工程院.“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咨询报告——先进能源技术领域.2001. 精心整理
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探讨
2009-10-1909:37:24[点击数:187]
随着近两年钢铁行业和火电厂的大规模建设,对环保提出了新的挑战。钢铁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高能耗、高排放、增加环境负荷源头的行业。钢铁生产在其热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燃料和矿石,同时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1996年钢铁工业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97.8万t,占全国工业SO2排放量的7.5%,仅次于电力、煤气、热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居第3位。烧结工艺过程产生的SO2排放量约占钢铁企业年排放量40%~60%,控制烧结机生产过程O2的排放,是钢铁企业SO2污染控制的重点。随着烧结矿产量大幅度增加和烧结机的大型化发展,单机废气量和SO2排放量随之增大,控制烧结机烟气SO2污染势在必行。国外已投巨资对此进行治理,甚至关闭了烧结厂。目前我国在烧结烟气SO2脱除方面基本上还处于空白,仅有几个小型烧结厂上了脱硫设施,而以烧结矿为主要原料的炼铁生产又不允许大量关闭烧结厂。因此,对烧结烟气进行脱除处理是满足今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唯一选择。目前的关键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发应用适合我国烧结特点的先进脱硫工艺。
1.烧结烟气SO2主要控制技术
目前,对烧结烟气SO2排放控制的方法有:
1)低硫原料配入法;2)高烟囱稀释排放;3)烟气脱硫法。
1.1低硫原料配入法
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来源主要是铁矿石中的FeS2或FeS、燃料中的S(有机硫、FeS2或FeS)与氧反应产生的,一般认为S生成SO2的比率可以达到85%~95%.因此,在确定烧结原料方案时,适当地选择配入含硫低的原料,从源头实现对SO2排放量的控制,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措施。
该法因对原料含硫要求严格,使其来源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烧结矿的生产成本也会随着低硫原料的价格上涨而增加。就目前原料短缺的现状来看,此法难以全面推广应用。
1.2高烟囱稀释排放
烧结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一般在1000~3000mg/m3且烟气量大,若回收在经济上投资较大,故大多数国家仍以高烟囱排放为主,如美国烟囱最高达360m.
我国包钢烧结厂目前采用低含硫原料、燃料,烧结烟气经200m高烟囱排放,SO2最大落地质量浓度在0.017mg/m3以下。宝钢的烧结厂采用200 m高烟囱稀释排放。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又比较经济。从长远来看,高烟囱排放仅是一个过渡。但在当时条件下,采用高烟囱稀释排放作为控制SO2污染的手段是正确的。
1.3烟气脱硫法
低硫原料配入法和高烟囱排放简单易行,又较经济。但我国SO2的控制是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重控制,因此,为根本消除SO2污染,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厂的应用势在必行。
烟气脱硫是控制烧结烟气中SO2污染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世界上研发的烟气脱硫技术有200多种,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只有10余种,我国也先后引进了不同的脱硫装置主要用于火电厂,而国内用于烧结烟气脱硫的技术进展较慢。国内仅有几个小烧结上了脱硫设施。如广钢2台24平烧结机采用双碱法工艺,临汾钢厂利用烧结烟气处理焦化废水等,因脱硫设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运行也不正常。
2.烧结烟气的特点
烧结烟气是烧结混合料点火后,随台车运行,在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含尘废气。它与其他环境含尘气体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特点是:
1)烟气量大,每生产1t烧结矿大约产生4000~6000m3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