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
技术 电冰箱技术专题
冰箱节能技术的实例研究
湖南华良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蒋琳陈俊戴洪波
摘要:选用合理的发泡层厚度、采用优化的门封结构、运ff]V JP板等措施减少
箱体漏热;匹配合理制冷量的高效压缩机提高制冷效率;采用回热循环、副蒸
发器等优化制冷系统措施等是当前运用成熟的节能措施,本文通过对实例的理
论计算和试验对各个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节能;高效压缩机;副蒸发器;VIP
1引言
家用电冰箱作为国家首批进行节能认证的
产品之一,其节能水平一直受到了国家的重视。
相关部门在2008年10月8目发布了最新的关于冰
箱能耗的国家强制标准:GB 12021.2—2008《家用
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即能源效率等级》,从政策
层面对于冰箱能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冰箱节能技术的应用
经过各国许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
一些较为成熟的节能技术,目前国内冰箱生产
厂家所普遍采用的节能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种:
(1)减少冰箱漏热主要方法有:①增加
保温层厚度;②使用高性能新型发泡剂;③采
用真空绝热板;④采用先进的发泡工艺,提高
发泡性能,如采用微孔发泡技术。
(2)优化结构主要方法有:①优化门封结
构,比如增加门封气囊数,减低门封高度,采用
门整体发泡技术,采用双门封等;②优化蒸发器
性能,如增加蒸发器面积,采用换热效率更高的
材料等;
(3)高效压缩机的应用:提高压缩机的
能效比也是最直接的降能手段。目前市场上最
高效的压缩机cop已经达到了2.1左右。
(4)制冷系统的优化:通过系统的匹配
60家电科技 优化得出冷凝器的最佳换热面积、毛细管的最
佳长度和内径、蒸发器的最佳换热面积以及最
佳冷媒充注量等参数。
另外还有好多技术难度较大的节能方法也
逐渐被运用,比如利用新型多循环制冷系统设
计、采用变频技术、采用高低压止回阀技术等。
3节能技术实际应用的实验验证
下面就用型号为BCD一19l超级节能的冰
箱,在进行节能降耗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节能
措施及对应实验数据来举例说明。
冰箱总有效容积为I91L(其中冷藏室为
118L,冷冻室为73L),直冷机械温控,冷藏
蒸发器采用板管式结构,冷冻蒸发器采用管板
式结构,冷凝器为内嵌式,用铝箔胶带粘贴在
冰箱侧板内侧。
设计能效目标为0.35kWh/24h,低于GB
12021.2-2008中规定的一级能耗34%。我们通
过理论计算与实际的匹配测试,在采取了一步
一步的优化措施后,逐步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3.1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最优化的发泡层厚度 (1)侧面发泡层厚度对漏热量的影响
从表1可知,冷藏侧部发泡层从70mm再
往上加厚,优化百分比小于4%,冷冻侧部发
泡层从lOOmm再往上加厚,优化百分比小于
3%,综合考虑成本与发泡层厚度增加对于容
积的影响,冷藏侧部最优化的发泡层厚度取
为70mm,冷冻侧部最优化的发泡层厚度取为
lOOmm。
(2)背部发泡层厚度对漏热量的影响
表2数据显示,冷藏背部发泡层厚度85mm
以上,优化百分比小于1%,冷冻背部发泡层
从85mm再往上加厚,优化百分tLd,于1%,
综合考虑成本与发泡层厚度增加对于容积的
影响,冷藏背部最优化的发泡层厚度取为
70mm,冷冻背部最优化的发泡层厚度取为
85mm。
3.2优化门封结构
根据以往经验的积累,采用双门封结构优
化值约为2%。此次优化直接在冷冻室上采用
双门封技术。
3.3压机的优化
初始设计采用上述计算所得的发泡层厚
度及双门封结构,匹配制冷系数为1.65的中效
压缩机进行试验,测得三台冰箱平均能耗值为
O.42 kwh/24h,与设计目标相差20%。
用高效压机进行替换匹配,用制冷系数
为1.88的高效压机替换制冷系数为1.65的中效
压缩机进行实验,测得三台冰箱平均能耗值为
0.39kwh/24h,与改进前进行对比,能耗降低
了7%,与设计目标差距缩小至11%。
3.4优化制冷系统
(1)强化回热利用:采取回热循环可以
冷藏室侧丽发泡层厚度cmm) 漏热量(W) 优化百分比 冷冻室侧面发泡层厚度(mm) 漏热量(W) 优化百分比
40 1 7 3 / 65 22 4 /
45 1 6 2 -6 3E% 70 21 6 -3 57% 5O 1 5 3 -5 5E)% 75 20 8 -3 70%
55 1 4 5 -5 23%80 20 1 —3 37%
60 1 3 8 -4 85%85 1 9 4 -3 48%
65 1 3 2 -4 3 5)% 90 1 8 8 -3 OEl%
70 1 2 6 -4 55% 95 1 8 2 -3 1 9%
75 1 2 1 -3 97% 1O0 1 7 6 -3 3O%
80 11 7 -3 31% 105 1 7 1 —2 8z_% 85 11 3 -3 42% 11O 1 6 7 —2 34% 注.①表中的计算冷藏背部发泡层厚度为55ram.门发泡层厚度为50mm.
②表中的计算冷冻背部发泡层厚度为65mm.门发泡层厚度为75mm。
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及单位容积制冷量。于是
将铝材料的回气管换成换热效果更好的铜回气
管并与毛细管钎焊在一起组成回热系统,将回
热长度最大化至1.5m。通过测试,能耗从改进
前的0.39kwh/24h降至了0.38kwh/24h,能耗降
低了2.6%,与设计目标差距缩小至8.5%。
(2)优化蒸发面积:通过对前期的实验
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冷冻室最热温度点为
冷冻室底部抽屉内。以此为改进思路进行进一
步优化:在冷冻室底部箱胆内增加一板管式副
蒸发器。目的是①加大蒸发面积提高蒸发温
度;②降低冷冻室底部的局部温度,使得整个
冷冻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
通过实验验证,基本达到了最初的预想,
冷冻室内温度均匀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分析比较图1与图2两个曲线图可以发现: (1)改进前冷冻室所布3个点之间的温差
近1.5℃,改进后冷冻室所布3个点之间的温差
只有0.5℃左右,温差改善了近1℃;
(2)改进前,最热温度为M03,改进
后,由于冷冻室底部增加了副蒸发器,底部的
M03不再是最热点了,最热点变成了MO1。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计算,能耗从改进
前的0.38kwh/24h降至了0.37kwh/24h,能耗又
降低了2.6%,与设计目标相差还有约5.7%。
3.5采用真空绝热技术减小漏热量
通过理论的漏热计算,外界往冷冻室内的
漏热量占整个箱体漏热量的55%,而通过冷冻
室门往冷冻室内的漏热量又占外界往冷冻室内
的漏热量的20%左右。于是考虑在冷冻室门内
增加真空绝热板(又称VIP板),降低导热系数
以此来减小通过冷冻门往冷冻室内的到热量。
棚 器 襄”’} 融 ■≤、^f}l 簿分比i雒嘲}壹嘲懈嚏涛蕊 雯抽州}l —镕髓 ∽ 馋髓蠕簿分-比 2 7 / 65 7 6 /
10 2 5 -1 57% 70 7 4 — 4% 65 2 3 -1 60% 75 7 2 — 5%
70 1 2 1 -1 63%80 7 0 — 6%
5 9 -1 65%85 6 8 — 8%
l 10 7 —1 68% 9I ] 6 7 -0 60% 5 -1 71% 9 1 6 6 -0 60%
4 -0 54% O0 6 5 —0 6( 1%
3 -0 88% 05 6 4 —0 6 %
O0 2 -0 88% O 6 3 0 6 % 注0表中的} 算冷藏侧面发泡层厚度为70mm 门发泡层厚度为50ram @表中的 r算冷冻侧面发泡层厚度为10omm门发泡层厚度为75mm。
■ 穗 荣√ I __誊 _ 。 ll 撼 _黪 。 最初设计 增加发泡层厚度.采用双门封技术中效压缩机
步骤一 采用高效压缩机 步骤二 强化回热利用.将铝回气管改用铜回气管
步骤三 优化制冷系统.冷冻室增加副蒸发器 步骤四 冷冻室门内加真空绝热板 0 42
0 39 0 38
0 37
0 34 Technology
技术
由于冷凝器为内置冷凝器布置在冰箱的两
侧,所以冰箱两侧也是往箱体内漏热的主要途
径,但由于工艺的限制,不能增加vIP板。
在冷冻门内增加真空绝热板后进行测试验
证,所测的能耗结果为0.34kwh/24h,在前一
次改进的基础上,能耗降低了8.0%,不但达到
了目标值并且已经优于目标值2.9%。
另外通过整理实验数据发现,冷冻室门采
用真空绝热板后,冷冻室内单个点的温度波动
有所减小,如图3所示。
对所有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如表3。
综上所述,四步改进措施一共实现了降能
耗20%,其中以采用高效压机和真空绝热板贡
献最大。
4结论
目前许多有效的节能措施还没有得到大量
的应用,是因为任何一个改进能耗的措施都会
伴随着成本的增加。但是随着这些技术的日益
成熟,成本会不断的下降,这些新的技术必将
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普通的冰箱上,从而提高
我国节能冰箱设计的整体水平,也为人类保护
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世铭.传热学(第二版).北京: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3
[2]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OB/
T8059.2-1995家用制冷器具冷藏冷冻箱.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1995
术委员会.GB
等级.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