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寒地冰雪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摘 要 介绍了主题公园的定义及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然后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 以及冰雪景观实例 , 阐述了冰雪主题公园的 6种构成要素 , 及如何利用它们的巧妙组合 , 形成多样 有序的空间效果。文章重点通过本届冰雪大世界的实例分析 , 具体介绍了冰雪主题公园的景观 组织原则和景观设计技巧。
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园不仅能够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 , 并且为城市文化提供独特的 展示平台。主题公园特指围绕固定的主题 , 规划建造的有特殊环境和游乐项目的新型公园 , 通过 建造具有整体感的公园环境和各种主题活动 , 使公园具有独特、统一的精神氛围 , 提供高层次的 娱乐享受。随着近年来冰雪旅游业的不断升温 , 寒地冰雪主题公园开始呈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趋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自然冰雪景观 的完美结合 , 将北方的冰雪魅力传承、创新 , 充分展现于世人面前。
哈尔滨具有显著的寒地城市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 , 年平均气温较低 , 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 , 日 照或白昼的时间短暂 , 四季分明。 它的冬季具有独特的深沉 , 纷飞的飘雪 , 凝固的树挂 , 世界仿佛在 一片银装素裹中安静下来 , 而远处又传来了教堂悠扬的钟声„„。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了 纯美的视觉享受 , 同时感受着寒冷的知觉带来的沉稳与清爽。于是人们也利用着大自然的恩赐 , 以雪雕、冰雕等各式各样的形式 , 利用人造冰雪景观烘托着它的纯美。远方的来客在接近自然 , 享受单纯的不知不觉中 , 记住了这座城市寒冷的气候造就了哈尔滨人豪爽的性格 , 也造就了他们 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曾经的哈尔滨 , 冬季由于气候严寒 , 花凋叶落 , 公园景物萧条 , 游人很少。 这种 现象引起了园林工作者的注意。 1962年由于受到东北地区民间普遍流行的冰灯的启发 , 试搞了 一个冰灯游园会。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 , 游人大增。从此单纯的“冰灯”发展到十几种冰雪艺 术 , 并且在装饰方法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实际上 , 当人们将天然冰雪制成人造景观 , 并第一次形成景观群落时 , 就已经成为冰雪主题 公园的雏形。通过设计者们多年的创新与发展 , 哈尔滨冰雪主题公园的几种固定构成要素逐渐
成熟 , 并被人们灵活地组合运用。
1冰灯
特别为夜晚而设计的自发光雕塑 , 利用凝固的载体 , 包容着灵动变幻的光线 ,
创造出多彩而 神秘的意蕴。利用冰灯群体的组合 , 营造水晶宫般的环境 , 使人们获得一种梦幻的视觉感受。作 为一种冬季临时性的人造景观 , 它突然出现于人们习惯的生活空间中 , 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精 神体验。
2雪雕
雪是大自然对寒地城市的独特恩赐 , 千百年来 , 一直作为纯洁的象征 , 展现着浪漫的情怀。 这 种纯美的形象中却隐含着深层的文化意蕴。 雪雕正是将雪清纯的色彩与细腻的质感凝结在创作 中 , 运用细致入微的雕刻手法 , 塑造着各式各样 , 变幻莫测的艺术形象。 由于材质的特殊性 , 雕刻过 程花费的气力较小 , 而塑造的内容却随心所欲。公园中轴线上的“龙腾虎跃”景观长 180m 、高 15m, 用雪量 17000m3,
是现存世界最大雪雕。该景观以两条昂首向上的巨龙 , 配以三只雄姿待发 的猛虎 ,
造型栩栩如生 , 气势恢弘磅礴 , 是一件难得的雪塑珍品。当然 , 它们终将融化并不复存在 , 所以在存在的有限时期内 , 更加令人珍惜。作为一种时间性雕塑 , 它记录了北方人细腻的艺术气 质。
3冬季植物
由于被大雪覆盖着 , 植物和树林的细节都被掩盖了 , 但园林的整体布局则突显出来。此时的 园林好似进行了“图底转换” , 绿化的轮廓线更加清晰可辨 , 营造出简洁而富于形式感的园林结 构。突然的降温 , 使水汽瞬间凝结在枝条上 , 于是树挂成为了冬季的杰作。远观朦胧而虚幻 , 近处 方见其晶莹却毫不浮夸的形态 , 这样的妙
手偶得 , 为冬季静态的园林增添了灵气。设计人员还巧 妙利用了冬季的枯树 , 在其上布满了绚丽的灯饰 , 营造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入口处广场艺术效果。 4建筑
不同于纯粹的艺术作品 , 它在冰雪园中不仅要与冰雪景观相映成辉 , 而且需承担某些功能上 的需求 , 如饮食休憩 , 室内娱乐的场所 , 为游人进行户外冰雪活动提供服务。 当然 , 设计中可以利用 建筑的群体组合 , 形成小型的街区 , 如北方小吃街 ,
民俗风情村等 , 为冰雪园增添更为浓重的北方
文化气息。
人为设置的临时性景观 , 目的是试图以一种崭新的要素与冰雪环境相叠加 , 从而为环境注入 一个全新的、显著的临时性主题。大世界设计者就利用了几排冰墙围合空间 , 上面悬挂名人字 画 , 每幅都直奔主题 , 提升了冰雪文化韵味。公园组织者还订制了直径近 2m 的世界最大朝鲜鼓 , 以体现浓郁的异域风情。在哈尔滨游乐园 , 工作人员曾将无数把红伞置于冰天雪地之上 , 无数红 色绸带在树木间缠绕游动 ,
给静寂的冰雪环境带来灵气与活力。这些临时性景观的设计在很大 程度上抵消了冰雪环境给人带来的冷清单调的感受 , 成为白色主体环境设计中的点睛升华之笔。
5人文景观
冻结的静态人造景观一旦建成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后续可塑空间很有限 , 然后结合动态的 人文景观就可以在固定的条件下 , 创造出精彩纷呈的艺术效果 , 达到扩展主题 , 延长公园生命周 期的作用。
当然 , 形成冰雪园林的这些元素 , 需要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 , 才可能产生或亲切质朴、 或典雅 凝重、或轻盈飘逸、或欢快热烈的局部空间效果。这个整体的空间效果 , 反之又赋予了其中组 成要素相应的功能特征和形象喻意。下面就结合冰雪大世界的具体布局手法 , 总结这些冰雪景 观要素的几种组合方式轴线组合 :
(1 在冰雪大世界布局上 , 存在着明显的全园性轴线 , 它由入口大门、 星光大道、 仿紫禁城 三大殿冰雕构筑物、两条雪雕巨龙和统筹全园的友谊广场组成。这条轴线
贯穿全园 , 清晰严谨 , 气势恢宏。
(2对比组合 :利用冰筑物塑造经典建筑形象是历届冰雪大世界的传统手法。今年更是采 用了中西、中韩建筑对比 , 既弘扬民族文化 , 突出了“中韩友好冰世界”的公园主题。利用灯光 色彩的对比有时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3递进式组合 :以层层递进的环境关系 , 产生对比、渐变而达到主题环境的高潮。在音乐 广场就采取了这种方式 , 引领人们走进音乐与光影完美组合的世界。
(4自由式组合 :各种游乐项目五花八门 , 占地面积不同 , 所以这种组合方式特别适用于娱 乐活动区。通过形成一条自由的游览流线 , 可以使游览者在迂回曲折中体验不同的游乐感受 , 避
免产生乏味和单调的感觉。
设计者不仅在空间组织上布局合理 , 而且在许多细节处理上更加巧妙。为了强调功能的不 同分区 , 利用音乐的风格 , 提示人们识别所处区域的特征。 如在游乐活动区播放欢快热烈的舞曲 , 在韩国风情区则改为悠扬的民族音乐。利用构筑物限定边界 , 围合冰上娱乐活动场地。头戴狗 皮帽 , 身穿大棉袄的东北汉子赶着马拉的雪橇 , 载着游人在园中驰骋。冰灯与射灯的综合运用 , 创造变换灵动的光影效果。运用万里长城的形象 , 确定公园的边界 , 并留给游客对视线远处无限 的遐想。
这个总占地面积将近 40万 m2, 总用冰量 12万 m3, 用雪量 10万 m3的人造乐园 , 堪称是当 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动最精彩的冰雪 主题公园。其整体规划以“中韩友好冰世界”为主题 , 突出人工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 冰雪景 观与建筑景观相结合 , 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相结合的特点。设计者通过大体上的轴线布局 , 局部 地区灵活多样的空间序列组织方式 , 形成了一个集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参与性于一体的 综合性冰雪梦幻乐园。
冰雪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北国冰雪文化的新型载体 , 无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 文化效应。它将作为北方城市的一张旅游名片 , 间接的、迅速的推动着
城市的发展进程。因此 , 加大对冰雪主题公园的建设力度 , 拓宽冰雪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 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新 形象 , 必将成为北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