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会计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的含义
根据麦肯锡对大数据的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
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
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而
在于将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
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已逐渐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据IDC的
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
年都按指数增长60%。传统的财务信息属于结构数据,随着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相比传统财务数据,企业其他非结构信息将愈发重要。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已经渗透各行各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财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如何从大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帮助企业捕捉市场机会,控制风险,形成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之一。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
着大数据时代的巨大影响;如何利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
支持,辅助管理层决策,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是财务会计面临的重
要任务。
二、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财务信息更加多元充分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
的使用者一般是使用会计报表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但是这
些片面信息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决策的需要,决策者需要相关的会计
信息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加充分。大数据背景下井喷式的数据以及
处理技术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传统的会计信息都主要来自结构性
数据,结构性数据相比较起来容易分析,而且能够更好的被人们利
用,但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主要是非结构性数据,包括来自
于企业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宏观经济形
势和微观个体经济行为数据等等。大数据技术能够将各种数据进行
整合,挖掘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相互印证,排除噪点,高效率低成
本提供更加丰富有效信息,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更加科学客观的进
行决策,使企业发展得既快又好。
(二)大数据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财务会
计信息主要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的核算和记录企业的财务信息。
一方面,在财务数据的整理和传递中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输出
的信息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传统财务会计,受信息来源的限制,
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中,需要大量的会计估计和预测,例如公
允价值的计量,折价摊销年限,计提准备等等,极易被人为当作操
纵利润的工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随着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来
临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企业能够获取大量数据,并高效的处理各
种会计信息,信息变得更加充分了,相互之间进行印证和关联,使
得会计信息变得更加准确。
(三)大数据可以深入挖掘信息,降本增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对实际的财务信息状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在传统的财务
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技术的约束,很多处理工作只是草草了
事,使得很多会计信息逐渐失去了自身的使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实时的
收集,然后再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及时
的调整,提高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作为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
拥有大量的数据,如果有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的使用大数据技术,
从大量的数据资料库当中找寻和提炼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并更加客
观的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就能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
此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也是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要
想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就必须要结合当前经济市场的实际
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扩大收入,同时使用大
数据技术,对成本数据进行实时的监督,控制成本开支,有效的降
低企业的运营支出,提升运营效率和效果。
(四)促进了财务管理人员角色的变化传统的会计人员日常工作
只是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为相关的管理者提
供基础简单的数据信息,但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会
计工作人员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只是简单的对账目进
行记录,而是向着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向进行转化。在大数据时代当
中,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需要能够依据当前经济市场的实际发展情
况,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层面对企业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
大数据找到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机会,然后结合
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日后的发展进行决策建议。
三、面对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转型的对策
(一)培养财务工作的大数据战略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企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财务战略上进行大数据布局。首先,
在财务组织架构上,可考虑增设专门财务大数据部门,着眼于财务
数据中心建设,收集和挖掘数据,构建大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其
次可以变革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现集团
的统一财务数据平台,实现财务数据共享,并以财务共享为起点,
进而推动人力共享、行政后勤共享等等,实现企业更多数据共享共
为。再其次,企业应打破边界,与上下游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数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