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与展望

发展现状
我国最初的孵化器大多都是综合性的,不管来自什么样的人员,不管来自什么样的
专业,都是综合性的孵化器,主要是提供一些场地、设施,技术咨询和市场连接上的服务,
现在看来这种类型仍然是最多的。我国最初的孵化器大多在高新技术园区里,这样可以依托
高新区的好环境,依托它的政策、服务和硬件环境。因此在中国的孵化器高新区得到了很好
的支持。另外,还有一些是高新区外的,主要分布在一些大中城市。在中国做孵化器的事情,
大致涉及到这样的一些组织。科技部是一直在领导孵化器事业的国家最高部门,相关的有教
育部、人事部、外专局,在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上有一些事务合作。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科技厅、科委负责审批孵化器,并且给予经费支持。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为什么跟科技非常密切呢?我们看到国外的孵化器,也不都是技
术型的,而中国孵化器绝大部分都是科技型的,因此现在我们都叫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开
放以后,最初走出去的是一些学者,因此带来的更多的是跟技术方面有关的,而且感觉到中
国要实现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应该把技术和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反映最快和最敏感的也
是在科技这样一个部门,因此在中国造成了孵化器首先接受的是科技部门而不是经济部门,
后来经济部门也发展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后来孵化器的工作仍然是在科技部的
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得益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政府在里面的推动起
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纳入火炬计划,作为高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不断推动,
至少没有把孵化器的火熄下来,关键的时刻又发展上去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第二
是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原来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后来十几年中往市场方面推动,并且法律
上确认了私人企业发展的地位,这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么多企
业都要找地方,这是孵化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市场,因此孵化器就像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
上发展起来了。
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现在孵化器发展是很好的,但是发展当中,我这里要提出几个问题。我要申明的是,
第一,这些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可能国际上都关心
这几个问题。
第一,物业化问题。比如盖一个楼,有物业管理中心,要和这个有区别。在孵化器
发展过程中,场地是很重要的,要增加场地,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现在如何加速产业化,
使它尽快成长是大家的一个目标,仅靠物业就很难了。孵化器的定义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场
地,一个是公共设施,一个是服务。在这三方面,物业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公共设施也有一
些了,更主要是企业成长、企业营销、企业融资等等相关的服务如何提高的问题。在提高方
面,服务的机制要提高。
第二,孵化主体与创业主体的区分。有一些说是孵化器,是自己在办,找一些人打
工,你们进行研发,最后创业中心一个一个企业出来了,是我控股的。在国际交往中,创业
主体还应该是那个企业,企业家很重要。孵化器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说有了孵化的经
理,企业肯定能成长起来,不是这样,你应该创造一个环境,一个温床和条件,能否成长起
来还是看企业家,这个环境对锻炼企业家很有好处。中国的孵化器这方面应该多注意。过去
一些综合性的创业中心问题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增长数量很快,大家交流比较少,各种的理
解就出来了。有一些说是办孵化器,实际是在自己干企业,也影响了企业家主动性和创造性
的发挥。
第三,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的推动作用非常非常大,这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但
是现在存在着一个问题,对具体事务干预比较多,孵化经理有多少时间用在为企业服务上?
实际很多人是围着领导转。政府不仅创造很多条件,还干预企业,说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甚至财务,也管起来,就安排几个人看看房子,打扫卫生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讲的意思不是说政府的作用就不需要了,在中国来说,政府推动和创造环境方面还是非常
重要的,关键是找准定位。
第四,短期行为。建孵化器,特别是科技型孵化器,大家还是希望未来有一个非常
大的回报,对社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回报。但是由于各方面,包括各种投资者的要求,认为
孵化器要赚钱。造成孵化经理对企业来说不是孵化器了,而是催化器了,让企业快速成长起
来。有的人到孵化器参观,说我到这个企业十次了,怎么还没有成为上市公司啊?这使孵化
器的经理压力很大。
解决办法
一是大孵化器内部拆分的设想。我不是说把每一个人都拆分,都不要搞这么大。现
在孵化器有的是几十万平方米,面积很大,企业也很多,有一百多家,二百多家,甚至还要
多。孵化器有十几、二十个人,这样你能给企业提供什么服务?我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孵
化器经理跟每一个企业家认识不认识?经理说认识50,这已经不错了,有的连认识部不认识,
找你很困难。企业家非常希望你能随时给他们出出主意,联系联系事情,但是找不到。那么
多企业,孵化器那么少人,能做什么事情?只做物业。不是说干大了不好,从内部设置来讲,
除了综合性的部门以外,我建议有一些孵化小组,把企业进行归类,生物的,IT的,三五个
人对准二三十家企业可能更好一些,这样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更有好处。如果说孵化只是简
单的一些东西,就谈不上孵化了。
第二,政府办的孵化器。国外有非常成功的非盈利的财务管理模式,政府管理的孵
化器过去沿用的是事业单位的制度,事业单位也不一样,有的靠政府很近,有的靠市场很近。
靠政府很近的一些孵化器有自身的待遇、激励问题,为企业服务创造了很多机会,跟自己好
像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他们如何有积极性继续为企业尽心尽力做服务呢?政府办的毕竟有
一个战略目标,希望创造社会价值,因此要把这个跟孵化器管理、经营,财务问题结合起来,
国外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个人的工资、报酬应该尽量满足,应该比社会中等水平
好一些,如果做得好,应该有奖励,但是现在有的做不到,说应该跟政府一样,拿公务员的
工资。这样就没有激励机制了。
第三,私人投资的,还是公司制的,追求利益。虽然不是战略的,但是对社会有直
接、间接的促进作用。本身中小企业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小企业来了,房子租出去了,
自己得到好处了,但是社会也应该得到好处。这些应该鼓励发展。我考察过国际上的公司,
很重要的是要掏的起房租,否则对不起,不要进。这跟公司制度是一致的。
第四,要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民间促进机制。一些协会、研究机构要关注,
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使孵化器得到政府和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对下一步正常、健康的运
转是非常有好处的。
发展趋势
第一是多样化趋势。主要是形式上,有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还有专门对
博士的创业园。根据经理人的背景不同,关注点不同,因此产生了多样化。最初我们见到的
都是创业中心,全国是一样的,一开始是这样的,但是今后肯定是多样化的。
第二是多元化。这主要是指投资方面。孵化器不仅政府关心,风险投资人也关心,
私人机构也关心,各方面都关心。有的希望通过一些孵化,找到很好的项目,愿意投资,造
成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这是孵化器发展的一个很有利的情况。
第四是专业化。这是指服务上,应该往专业化上发展,给企业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
企业需要的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有一些专门对生物的,有IC设计的,有软件的。
第五是国际化。我们今年参加MBI的年会,明年还要参加在日本的会议,中国的孵
化器应该多了解外面的情况,走出去,我们加入WTO了,企业也要到国际市场上发展。
第六是集群化发展。在高新区里,不仅孵化器有孵化区了,各式各样的孵化器在一
起。一些中介机构围绕着这些孵化器提供会计事务所、投资、融资等各方面的服务,使社会
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