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跳远技术动作的几个环节和要领

浅谈跳远技术动作的几个环节和要领

浅谈跳远技术动作的几个环节和要领
跳远的技术动作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动作、落地技术几个环节,
它们对跳远的远度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这几个方面来阐
述:
一、助跑
助跑前程助跑过程的技术包括助跑起动和助跑加速方式,前程助
跑距离是从运动员起动开始到离踏跳板约10m左右处,整个过程是
助跑阶段的基础,也是运动员能否准确踏上跳板的基础。采用什么
样的起动方式和加速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起动时的姿势有两类:一类是站立式或半蹲式的静止类,一般采
用两腿微曲,两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分立的
“站立式”起动姿势。另一类是走几步或走跳步结合的踩上第一个
标志点,行进间开始的起动姿势。目前支持前一类的学者专家认为,
静止类的起动方式,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变化较小,有利于提高助
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缺陷是起动动作比较紧张,刘易斯在取得自
己个人最好成绩的时候采用的是静止类的助跑方式。支持后一类的
学者专家则认为,行进间的起动方式,比较自然,动作比较放松,
有利于发挥运动员的速度潜能,但是起动速度和第一步步幅容易发
生变化。鲍威尔跳8.95m成绩时采用的行进间起动(先走四大步)
接着再跑双步子助跑方式。因此,当运动员要想发挥最大的潜能,
应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起动方式,不应拘泥于“静止类”或“行进
间类”,而应在提高助跑稳定性上下功夫,才能取得较高的成绩。
助跑加速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平稳加速,一种是积极加速。平
稳加速方式与加速跑基本相同,特别是开始阶段步频较慢,然后逐
渐加大步长或在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它的加速过程是逐
渐、均匀而平稳的,因此,跑的动作轻松自然,像美国的刘易斯、
鲍威尔、古巴的彼得罗索等世界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这种方式。二
是积极加速方式,从一开始助跑就跑得很积极,它的特点是步频始
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能够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
速度,这种方式在助跑开始几步的步长较短,步频较快,上体前倾
度也大,适合于绝对速度较快的运动员,东欧一些国家的运动员大
都采用这种方式。所以,对于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法,运动员应
注意固定起动动作和助跑节奏。在比赛中,根据当时变化的外界条
件,如风力、风向、气温、助跑道的质地,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反复进行检查和调整,保证在比赛时准确的踏板。
二、起跳
起跳时,应充分利用助跑所获得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
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起跳技术分为三个动作阶
段:起跳脚的着地、缓冲和蹬伸。
l.起跳脚的着地(即着板)
起跳脚应积极、主动地着地。这既可以减少着地时的冲撞力,又
为着地后快速前移身体做准备。
起跳脚着地时,足跟与足掌几乎同时接触地面。着地瞬间,上体
角度为90°一107°角,小腿与地面夹角约65°角左右,膝关节为
175°一178°角。
2.缓冲
起跳脚着地至膝关节的弯曲程度达最大时,这一动作过程为缓冲
阶段。缓冲的作用主要在于减缓起跳的制动力,减少助跑速度的损
失,积极前移身体,为蹬伸创造有利条件。
优秀运动员起跳缓冲时的膝关节角度为138°一145°角。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和起跳技术的完善,起跳缓冲时,
膝关节的弯曲度趋于减小。起跳时,膝关节的弯曲度越大,起跳时
间也就越长,这不利于完成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因此,要提高起跳
效果,增大腾起初速度,首先要提高缓冲效果。
3.蹬伸
蹬伸阶段是由起跳腿膝关节最大弯曲时开始,至起跳脚蹬离地面
瞬间止。起跳蹬伸时,整个身体快速向上伸展,起跳腿的髋;膝、
踝各关节要充分伸展。上体和头部保持正直,摆动腿大腿摆至水平
或高于水平部位,小腿自然下垂。双臂前后摆起,肩、腰向上提起。
优秀运动员的蹬地角为75°左右。
起跳蹬伸时,要充分利用肌肉的弹性,发挥肌肉的收缩力,创造
最大的起跳爆发功率。起跳蹬伸时的速度和方向,直接影响腾起初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蹬伸动作越快越充分,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
则越大,跳远成绩越好。
4.起跳过程中的摆动动作
起跳过程中的摆动对于减少着地时的制动力,提高起跳速度,增
强起跳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起跳时,不仅要强调起跳
腿的快速有力蹬伸,而且还要十分注意摆动以及“摆”与起跳腿的
“蹬”协调配合。
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对起跳有直接影响。摆动的最高速度是摆动腿
位于髋关节的正下方处。此时,优秀运动员的最大摆动速度可达到
13.5米/秒。蹬伸离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高度在水平部位或高于
水平部位。优秀运动员两大腿的夹角为106°一114°角。
在完成“蹬”和“伸”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即在起
跳过程中,起跳腿的伸展是在着地后o.08秒(起跳过程的三分之
一)时开始的。此时,摆动腿已完成近乎一半的摆动。当起跳腿伸
展时,臂向上方的摆动动作已开始减速。这样,起跳腿屈伸时由于
摆动动作的作用而减少了起跳时的制动力。在起跳腿伸展时,摆动
动作的反作用效果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力。在起跳腿伸展的最后阶
段,摆动动作的制动可使起跳腿更快地蹬伸,整个身体快速向上伸
展。
三、空中动作
1.挺身式
起跳腾空后,摆动腿的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随之向下、向后方摆
动,留在体后的起跳腿与向后摆的摆动腿靠拢。当达到腾空最高点
时,身体充分伸展,形成“挺胸展髋”姿势。两臂上举或后摆,然
后收腹举腿,双腿前伸,完成落地动作。
2.走步式
走步式跳远的空中动作有两步半和三步半的走步两种。优秀运动
员大多数采用三步半的走步空中动作。起跳腾空后,摆动腿下落并
向后摆动,同时,起跳腿屈膝前摆,在空中完成一个自然的换步动
作,成为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的空中动作。
空中换步时,要注意保持跑的自然动作,以大腿带动小腿走动,
暴动的动作幅度要大。空中完成一个换步动作,接着便落地的空中
动作称为两步半走步式。空中完成两次换步动作的为三步半走步
式。
走步式的摆臂动作有两种:一种是与下肢动作协调配合的自然前
后摆动,另一种是与下肢协调配合的直臂绕环动作。
走步式空中动作的特点是: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各技术部分衔接
紧密,动作自然连贯,便于发挥助跑速度和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
四、落地技术
所谓落地技术就是,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后,两大腿应尽量屈膝
高抬,小腿前伸,膝关节伸直,脚尖勾起,两臂同时向后摆。当脚
跟触及沙面时,两腿迅速屈膝缓冲,髋部前移,两臂由后向前屈肘
摆动,使整个身体快速移过支撑面。运动员在落地时,为了避免身
体向后倒体,可以采用上体前倒落地、侧倒落地和坐落三种不同的
姿势。上体前倒落地是指,当脚跟触及沙面后,两腿迅速屈膝缓冲,
前脚掌下压,使身体移过支撑点后继续前移,身体向前倒。侧倒落
地是指,当脚跟触及沙面后,一腿保持紧张状态支撑,另一腿及时
缓冲,使整个身体顺势向屈膝缓冲腿的一侧倒下。坐落是指,当脚
跟触及沙面后,及时屈膝收腹,紧接着上体后仰,两脚抬起,运动
员的臀部正好落入两脚的落地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