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的_一词多义_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的_一词多义_研究

2008年 第10期
WWW.W8818.COM
2008.10.


195

科教纵横
一、语义范畴原型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观点:原型范畴理论
(prototype theory)常简称为原型理论或类典型理论,是认
知语言学提出的重要观点,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
学Eleanor Rosch针对传统的范畴模式中充分必要条件在实际
运用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对语
言各个层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osch通过对焦点色等
的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概
念;范畴成员有典型和边缘之分,彼此间有程度差异;范畴
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范
畴的界线是模糊的,不是“是”或“不是”的问题。由此可
见,原型理论体现了一种语义的向心力,其核心意义源于对
范畴内所有成员共同特征的抽象。
二、从原型理论看一词多义的形成
张维友(1997)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分析了多义词形
成的过程及原因。他认为:一个词最初出现时只有一种
含义即基本意义(primary meaning)或核心意义(core
meaning)。但随着这个词的语义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通过
扩大、缩小、比喻、迁移等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最终就
获得了许多与基本意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即派生意义(derived
meaning)。而且,在多义化的过程中,主要呈现两种发展趋势
即辐射趋势(radiation)和连锁趋势(concatenation)。
例一:face,名词,有十几中含义,现只列举其中的五
种:(1)the front of the head;(2)the expression of
the countenance;(3)a surface of a thing;(4)the
side or surface that is marked,as of a clock。playing
card。domino,etc.;(5)the appearance;outward
aspect;resemblance;
例二:treacle,名词,有五种含义:(1)wild beast;
(2)remedy for bites of venomous beasts;(3)antidote
for poison or remedy for poison;(4)any effective
remedy;(5)(Bre)molasses。
例一中(1)是基本词义,处于中心位置,其他词义都是
围绕它而逐步产生的且与(1)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最后
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例二中词义(2)一(5)逐步脱离
这个词的基本词义(1)而产生的,每一个意义都是在其前面
的一个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以至最后的意义与基本词义从表
面上看基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了。根据原型理论,辐射趋势体
现了词义范畴的向心性特征。该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在词的

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的“一词多义”研究
文/曹同峰
摘 要:
作为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多义”词汇的各个义项间存在着某些理据性联系。根据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范畴

各个成员是从范畴原型出发,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原型理论为指导,对多义词进行分析,以期对多义词的教学
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语义范畴;原型理论;一词多义

中图分类号:H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4117(2008)10-0195-01

多义化过程中,词的基本意义是后来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原
型,其他意义都是围绕这个原型意义逐步辐射出来的边缘意
义。而连锁趋势则体现了词义范畴的开放性特征。
三、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Geeraerts发现在词义范畴中存在着下列的原型效应:
(1)不能以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决定词的意义,意义是由
原型决定的。(2)词义范畴是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意义
辐射结构。(3)词义范畴的各个义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
型特征,原型义项具有最多的原型特征。因此,教师在讲
授一词多义时,首先应重点讲解原型意义便于学生深刻体会
其内核(原型),并引导学生利用两大认知手段转喻和隐喻
思维从基本含义中辐射连锁到其他各种相关含义直到最后
的边缘含义。同时,教师还应帮学生理解各义项问的深层联
系,使词义范畴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即具特性又彼此相连
的整体。以Climb为例:(1)The boy climbed the tree.
(2)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 mountainside.(3)
The plane climbed to 30,000 feet.(4)The temperature
climbed into the 90s.(5)The boy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1.在(1)句中,climb的意义为“通
过肢体的非常费力的抓爬动作使身体从低处向高处运动”。
通常,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被要求举例说明动词climb的意
义时,他们脱口而出的是和(1)句相类似的句子,因此,
(1)句中的climb 的意义为该词义范畴的原型义项。在
(2)句中,climb的意义为“通过轮子的转动靠自身的力量
向上推动或拉动”。在(3)句中,climb的意义为“以自身
的力量向上拉动自己”。在(4)句中,climb一词通过隐喻
机制被用于数值域。毫无疑问,四个climb都具备一个意义
核心——(ascend)(逐步上升)。(5)句中,climb的方
向性受后面的down和over的影响,丢失了(逐步上升)的
语义特征,突出的是(clamber)(攀爬)的特征,但我们
能够看到(5)句和(1)句中的climb在“利用四肢攀爬”
(clamber)上的相似性。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P.2001
[2]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Rosch,E.&Mervis,C.B.1975.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