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思考

对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思考

对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思考钟国辉1,邹海晏2

(1.原天津酿酒厂,天津300131;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要实现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首先要选对酒的风味,如选择清香型、老白干香型酒为研发对象;其次开发以老白干香型酒、清香型酒为基酒加工的露酒;再次加强健康因子的研究,既提高我国白酒科学技术水平,又极大地推动我国白酒走上世界;最后,仅仅依靠科研和营销人员努力是不够的。要有领导部门牵头,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外贸、旅游、文化,特别是传媒部门,向外推介、宣传我国的酒文化。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中国白酒一定会更好地走上世界。关键词: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思考中图分类号:TS262.3;F272.3;F203文献标识码:B

ConsiderationonChineseLiquorTowardstheWorldZHONGGuo-hui1,ZOUHai-yan2

Abstract:Inordertorealize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eseliquor,severalfactorsmustbetakenintoconsideration.Aboveall,theflavortype,forexampleFenflavortypeorLaobaiganflavortype,shouldbeproperlychosenforinvestigation.Next,liqueurwhichisprocessedfromLaobaiganflavortypeorFenflavortypeliquorshouldbedeveloped;afterthatthestudyofthehealthfactorshouldbeemphasizedinordernotonlytobenefittheimprovement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levelofChineseliquor,butalsotogreatlypromotetheinternalizationofChineseliquor.Finally,relyingsolelyontheeffortsofresearchandmarketingstaffisnotenough.Theaggregationofeffortsfromvariousaspectsincludingforeigntrade,tourism,culture,especialthepropagandabythemediaisnecessary.Aslongasthejointeffortsaremade,theChineseliquorwillbebetterknownontheworld.Keywords:Chineseliquor,towardstheworld,consideration1从酒的风味对路入手,应选择清香型、老白干香型酒为研发对象。酒是嗜好品,让人喜爱是主要的,我国白酒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口味习惯的不同。西方人注重酒的口味,判别酒的质量好坏,注重酒入口后的口感,要柔和、丰满、纯净。要求酒在口腔中不剌、不冲、不辣、不麻、不苦、不涩、不燥。而我国判别酒质,历来偏爱酒的香气,似乎香就是好酒的标志。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自有客户找上门。此外,还讲究酒的香型,酒的香气在评酒中占的份量也较大。浓香型酒在白酒总产量中,高居榜首,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这是我国的习惯使然。西方可就不同了,我国某省一酿酒团体去德国柏林大学访问,送上一瓶浓香型白酒,主人气相色谱分析后说此酒不卫生,不宜饮用。传统固态发酵法生产的某些名优白酒,香气虽然诱人,但口味却不敢恭维。西方人士忌讳酒的剌、辣,麻、苦、涩、燥,和我国品酒习惯描述的六种不宜口感,全都囊括在内。它们的嗜好,是我们考虑出口产品时要充分注意的。为什么我国的新型白酒(固态发酵白酒、调味酒、尾酒等+食用酒精+勾调技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达到白酒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就在于它革除了一些大众白酒存在的口味上的弊病,既保存了固有的酒香,口味却又绵、甜、爽、净,

收稿日期:2010-05-05作者简介:钟国辉(1936-),男,毕业于广东省省立高级工业学校,曾在天津酿酒厂、天津烟酒公司、中国食品协会工作,在酒厂主要从事分析、检验、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原轻工部提高白酒质量和降低消耗的南京试点、河北涿县试点、茅台试点。为第四届名优白酒评选特约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编号:1002-8110(2011)04-0085-02第38卷第4期2011年07月酿酒LIQUORMAKINGVol.38.№.4July,2011

!!!!!!!!!!!!!!!!!!!!!!!!!!!!!!!!!!!!!!!!"!!!!!!!"

!!!!!!!!!!!!!!!!!!!!!!!!!!!!!!!!!!!!!!!!"!!!!!!!

"

·名家名人论酒·

本栏目由独家协办大曲牌

85让酒民愉悦,自然招人喜欢!除了在口感上洋人不习惯我国白酒外,在饮酒方式上也有不同。洋人多以烈性酒为基酒,外加苏打水、柠檬汁、冰块,或调成鸡尾酒再饮用。这样一来,改变了烈性酒的性质,包括小孩、妇女都可以享用。而我国白酒香气似乎难于与其它果露酒的香气谐调。前些年有的厂家考虑到健康因素,研制了纯净白酒,还举行了高规格的鉴定会,酒的成份是纯净了,但口味不符合国人习惯,打不开销路。不按规律办事,不注意消费者的需求,自然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现在外国人不买账,是否我们选择的酒不对路呢?可否选择清香型酒或老白干酒作为突破口来试试!再有,国外对我出口的食品,包括酒类的质量,缺乏信任感,也是个大问题。由于一些厂质量意识不强,监督机构把关不严,加之伪造、假冒商品猖獗,又屡禁不绝,让外国人心有余悸。报载:有人去韩国访问,主人拿出台湾竹叶青待客,客人惊讶,问何故没有大陆正宗杏花村?主人答给贵国的假酒吓坏了,客人无言可对。俄罗斯是饮酒大国,不少厂家竞相打入,良莠难分。现在有的独联体国家明令禁止中国白酒进口,有的苛于100%的重税。市场经济讲究商品信誉,企业形象,这种自毁形象的作风,怎能打开国际贸易之门?出口部门应严格把关,不要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国外蒸馏酒都是液态法生产,有的就是以酒精为基础加工成为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劳姆酒、金酒都要在橡木桶中长期贮存,在国际市场上,产量有逐年下降趋势,我国没有必要去仿制,不仅因为投资大,回收期长,即使研究成功,其质量也难在国际市场上取胜。伏特加在俄罗斯、东欧、北欧有悠久历史,也属国际烈性酒,它无色,带有极淡的香气,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与其它饮料、果露酒调制成鸡尾酒饮用,在国际市场上它的产销量是逐年上升的,它的生产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但绝不是纯酒精加软化水,再加桦木炭过滤那么简单。它也是有质量档次、品牌的。其关键是将植物的根、茎、花、果、叶的酒精浸出液,勾兑在高纯酒精与软化水的酒基中。伏特加虽然口感纯净,但它缺酸少酯,喝多了会上头,我国传统白酒则无此弊端。老白干酒生产量远大于清香型酒,在历史上曾长期辉煌过,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我国白酒荣获三枚大奖章(高于金奖),其中有二个是老白干酒,另一个是山西汾酒。评奖的评委绝大部分是外国人,从获奖级别之高、获奖之多,可以看出外国人对这两种酒还是满意的。我们认为:通过勾兑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使新型白酒达到中高档固态法白酒的口味。我国又有丰富的露酒和养生保健酒的生产经验,若和淡雅、清香又极纯净的新型老白干酒相结合,有可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化了的伏特加。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具有国际性魅力。所以,要搞就要搞中国式的伏特加。2振兴以老白干香型酒、清香型酒为基酒加工的露酒。我国有丰富的露酒和养生保健酒的生产经验,过去又拥有一定的海外市场,它历史悠久,像天津的玫瑰露酒,在法国被誉为“中国白兰地”,还有像杏花村的竹叶青等这一类产品,也很有特色,可通过媒体向外推介宣传,去开扩国際市场。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思考,我国的露酒往往含糖量较高,现在世界畅销的红酒,属干酒,是不含糖的。然而,也有特例,像目前的冰酒,也是一种红酒,虽然含糖量很高,却颇受欢迎。从中是否可给我们启迪,为何冰酒中的甜却让人喜欢?我国露酒中的甜,能否也让人喜爱?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总之一切以适应国外出口市场为目标。3大力加强健康因子的研究,不仅将提高我国白酒科学技术水平,为白酒正名,推动科学饮酒,也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白酒走上世界。干红葡萄酒今天受到青睐,与发现白芦藜醇能防治冠心病的保健功能有关,使之一下蹿红,身价倍增。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有些白酒含有健康因子,其效能甚至可保肝护肝,和国外饮酒伤肝结论正好相反。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找出健康因子的确切成分、含量、生成途径和药理作用,让我国白酒都饱含健康因子。喝酒不仅助兴,而且保健。这样,不仅我国消费者受益,也会成为我国扩大出口有力的武器。4解决白酒出口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白酒走向世界,使它成为国际性的饮料酒,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科研和营销人员努力所能完成的。首先要有领导部门牵头,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外贸、旅游、文化,特别是传媒部门,向外推介、宣传我国的酒文化。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挖掘与发扬酒文化,使酒文化更好地为现代酒类生产经营服务,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君不见:唐朝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千百年来吸引了日本人士前往寒山寺去撞钟;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使日本首相田中1972年来华访问时,要喝杜康酒,使三家杜康酒厂兴旺发达了一阵;每逢圣诞节,市场热闹程度不亚于我国传统春节,我国信基督教的人很少,可见外来文化的魅力。总之,要做好中国白酒出口这个系统工程,应该有个部门来牵头、抓总,借我国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谋求白酒走出国门之路。白酒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不能只让中华民族独自享用,也应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喜爱它。现在白酒产大于销,市场竞争剧烈,何不研发出让中国人民喜爱,也让洋人喜爱、独具特色的中国化了的伏特加呢?随着祖国的崛起,伴随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只要有部门牵头,各方面共同努力,中国白酒一定会更好地走上世界,目前尴尬的局面定会改变,为外国人士所欢迎!

86

第四期2011酿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