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的创作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音乐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电子音乐却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发
展起来的,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电子音乐是音乐创作结合计算机的技术,
形成一种在计算机平台上发展的新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不是以传统的乐器
为创作工具,而是依靠点自己算计或者电子设备,通过一定程序就能创作出新的
作品。对于传统的音乐是一次大的冲击,因而最初不被人们所接受。随着文化的
发展,电子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认可电子音乐。
一、我国电子音乐的发展历史
相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电子音乐起步比较晚,特别是电子音乐是受制于电
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电子音乐的发展与传统音乐有着密切,分析传统音
乐与电子音乐的关系,可以为创作更多我国本土特色的电子音乐提供参照。欧美
等发达国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媒介,经历了从磁带音乐、合成音乐,逐步形成现
代的电子音乐的历程。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法
想象的便利和效率,当音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创新出电子音乐,更给我们带来
了全新的感受和震撼。
最初电子音乐主要是模拟录音技术,之后不断接纳新的理念,加入新的技
术。计算机在我国发展比较晚,但是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起来的音乐有无限广阔
的发展空间。络的发展推动电子音乐不断革新,信息的快速交流让创作者有了更
广阔的共享资源。
我国直到九十年代才在把部分高校开展电子音乐试点专业,并且最初还是
以专科起步,之后两年才建立本科专业。到目前各大院校都已经普遍开设了电子
音乐的硕士点进行电子音乐的教学研究。
二、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对比
(一)传统音乐的创作特点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音乐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背景,形成了早期的传统
音乐。由于深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音乐无论从律制、音阶还是乐谱上都不同于
西方音乐。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思想受到我国审美观和哲学等方面的影响,形
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特色。中国传统音乐从各个方面发展出来,有从民间发
展的原生态音乐,也有一些知识分子集中了现实和文化气息创作的文人音乐,以
及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还有在封建社会宫廷中形成的宫廷音
乐等等,这些音乐都承载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可以看出这些传统音乐创作上尤其
自己的特点:首先其创作结构上的模糊性,并不像西方音乐那样有明显的块状组
合,基本上都是连贯创作,偏感性而很少理性思考。缺少西方的明显的主题脉络
和创作动机;其次,渐变性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中一大特点。环环相扣的连
贯性创作,在布局上体现出明显的渐变性的特点,很少出现速度的剧烈改变,而
是逐渐改变。另外,中国传统音乐自由的创作手法也比较鲜明,并不受到逻辑思
维的禁锢,而是随着心情和情感去创作,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创作者内心对和平
和生命的呵护。
(二)我国电子音乐的特点
我国电子音乐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深受传统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
1.有传统乐器的影子。我国传统乐器较多,如笛子、琵琶、古筝等,电子
音乐创作者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创作中与传统乐器结合,形成了创作的一大特点。
2.与美学和艺术结合。中国古老的文化,集中了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思想,
“和”的美学观点。而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很早中国音乐就与诗词在一起,无不
体现出流动的美感。电子音乐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美。
3.电子音乐的民族性。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在音乐创作上不断展示出民
族特点和优势,不难发现,在我国很多电子作品中都体现了民族个性。
三、电子音乐发展的困境
电子音乐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在接受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却还由
于自身的限制,遇到很多障碍和问题。
(一)缺少专业
教育方面的人才和机构
我国高校设置电子音乐的专业课程才20年左右时间,而西方国家有几十年
历史,与之相比,我们国家在专业教育方面显得十分不足。我国培养电子音乐的
专业人才缺乏,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音乐教育方面差距很大,不管在专业的设置
上、师资力量、还是电子音乐的普及上,这些不足都影响着我国电子音乐教育的
发展。尤其是教育的教师,多半都不是科班出身,教学经验少,人员素质参差不
齐,达不到教学的预期要求。众多的教师中,创作方面的教育更是无法与西方国
家相比,大部分凭借理论知识和兴趣去教学,严重妨碍电子音乐在我国的发展。
(二)教学硬件和环境不利于电子音乐发展
由于我国对于电子音乐的支持欠缺,一些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还比较陈旧,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环境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没有一
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些高校的电子音乐教学专业只能空乏讲解理论,没有实践
环境支撑,教学效果低下。不能在教学中接触到软件和器材,很难了解和熟悉电
子音乐的操作流程,严重影响学生电子音乐的掌握程度。
(三)与社会发展有些脱节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西方很多国家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不断创作和
更新,而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设备和环境的落后,跟不上电子音乐的发展,特
别是电子智能化,提高了电子创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但是这样的背景,会产生一
批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创作音乐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创作者依靠物理声音创
作,脱离了社会发展,甚至与大众审美产生距离。好的音乐作品应该符合大众的
需求,符合大众品味。
四、电子音乐的发展趋势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共享程度加强,人们在不断地扩充自己的
知识体系,电子音乐的人才为了与国际接轨,会不断加快自身建设步伐。我国电
子音乐要发展,首先要从教育上开始,不断加大对电子音乐教学人才的培养,才
能为电子音乐未来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
中国电子音乐发展,也必须得到国家的广泛支持,尤其教育的设备和环境
的改善,除了专业素养的扎实,实际的操作和训练才是加强学习的最好途径。电
脑、数码设备和电子录音设备必不可少,而这些都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支持,
给予相应的配套教学设备。虽然目前我国国内的大中专院校已经建立了音乐实验
室,但是硬件的缺乏,难以适应当前电子音乐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在科技进步的
时代,跟上时代步伐,才能适应时代对电子音乐的需求。
另外,电子音乐要发展,必须加大电子音乐科研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
展,在电子音乐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创新环境,络环境给科研实验室提供了新的
途径和平台,依靠络,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科研基础,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音乐,
结合其他专业,形成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让电子音乐的发展更符合时代和社会的
需求。希望广大音乐人员和电子音乐爱好者适应时代、大众化为基础,创作出大
量具有本民族特色可听性的电子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