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单选题 1、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范 C、法律概念 D、法律技术 2、非规范性文件是法律规范适用于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规范性文件的是( ) A、委托书 B、结婚证 C、判决书 D、单行条例 3、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1款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这里的“商标侵权行为”属于法逻辑结构中的( ) 4、我国《反垄断法》第11条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该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 A、禁止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委托性规范 5、合同法中规定了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体现了法的( )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 D、指引作用 6、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7、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 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 C、法律汇编 D、规范性文件的清理 8、国家授权法院或法官以判决的方式创造的规则,是( ) A、成文法 B、习惯法 C、判例法 D、判决法 9、在一个国家里,由全部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10、法律行为从当事人的认知状态划分,可分为( ) A、法定行为和约定行为 B、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C、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 D、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11、法律规范按照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 A、确定性规范和委托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12、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 )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法律后果和法律监督 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 13、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人 B、物 C、行为 D、智力成果 14、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 ) A、法律权利 B、法律后果 C、法律事件 D、法律行为 15、在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的是( ) A、审计部门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16、国家专门机关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于违法行为者实施的惩罚性强制措施,称为( ) A、法律责任 B、法律制裁 C、法律适用 D、法律实施的监督 17、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因素是指( ) 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 C、生产方式 D、历史 18、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 )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遵守 D、法律实施的监督 19、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国务院有权制定的是(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0、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这里的司法机关是指( )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1、下列行为中,属于狭义上的“法的适用”的是( ) A、某法官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节纠纷 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 C、检查机关以涉嫌贪污为由批准对某犯罪嫌疑人实施逮捕 D、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 22、法律可以根据规定的内容不同而被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进行的解释是( ) A、立法解释 B、审判解释 C、检查解释 D、行政解释 24、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种法律广泛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的活动是( ) A、法律汇编 B、法律制定 C、法律编纂 D、法律解释 25、法律规范中具体指明的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的行为模式是(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分类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这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 A、任意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27、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也被称为行政执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执法的是( ) A、工商部门吊销了某个体经营者的营业执照 B、民政部门委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代为发放救灾物资 C、人民法院判处某国家工作人员5年有期徒刑和没收财产 D、《食品安全法》授权卫生防疫站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监督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 A、判例 B、国际条约 C、部门规章 D、特别行政区法律 29、法律又可以氛围基本法律和基本以外法律。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的是( ) 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 D、文物保护法 30、在我国,下列法律中与宪法不相关的是( ) A、《立法法》 B、《公务员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1、经济法律制度包括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经济竞争法律制度、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等。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竞争法律制度的是( ) A、国有企业法 B、预算法 C、烟草专卖法 D、反垄断法 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议案需要的代表数额是( ) A、10名 B、20名 C、30名 D、50名 二、多选题 1、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主要方式包括( ) A、制定 B、修改 C、废止 D、认可 2、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 ) A、法律意识 B、道德观念 C、纪律观念 D、国家强制力 3、下列关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B、国家强制性表现为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C、国家强制力的运用必须依法进行 D、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4、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命题理解错误的是( ) A、法律体现的是个别统治阶级的意志 B、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C、法律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统治阶级及其成员不惜服从和遵守法律 5、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了法律本质和特征的有( ) A、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B、法是体现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社会规范 C、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D、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6、除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外,对法律也有一定影响的是( ) A、人口 B、宗教 C、历史 D、地理环境 7、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强制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威慑全体社会成员 B、确保法律的应有权威 C、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D、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8、法律规范按照内容不同分类,可分为( ) A、任意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 A、经济关系 B、行政管理关系 C、友谊关系 D、家庭关系 10、《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争限制条款,但须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争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该规定包含了( ) A、任意性规范 B、委托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 11、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法律主体的是( ) A、自然人 B、企事业单位 C、政党 D、国家 12、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 ) A、道德规范 B、纪律规范 C、宗教规范 D、法律规范 13、下列选项中,正确阐述了法律权利特点的是( ) A、来自于法律规范的规定 B、权利的行使受一定的限制 C、是保障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 D、与义务相关联,义务不能孤立存在 14、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只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意志和利益 B、是人民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群众意志的简单相加 C、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D、这种共同意志是自发形成的 15、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 A、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6、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7、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民商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18、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范畴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9、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 )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有刑讯逼供行为的,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实行的处理办法是,依法( )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处罚 C、承担民事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 22、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的调整是指( ) A、禁止 B、限制 C、协调 D、监管 23、智力成果是人的智力活动记载或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成果。智力成果主要表现为某种( ) A、信息 B、技术 C、标识 D、出版物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