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频多联空调 工艺介绍
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主控系统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
安全保护功能齐全,具有强大的故障自诊功能。 整个系统经过长期严格测试,证明机组运行可靠、 持久耐用。
精确的冷媒分配控制系统: 精确的冷媒分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
对每各电子膨胀阀进行精密控制,从而达到科学 分配冷媒的效果。在保证高效节能的前提下同时 满足所有室内机的不同需要,真正实现了各台室 内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智能变频多联适用场所
智能变频多联机组借用智能多 联壳体,上下分层,结构紧凑。 上系统为变频一拖多系统,一 台压缩机可以拖多台室内机; 下系统为定频一拖一系统,一 台压缩机拖一台内机,适用于 负荷变化较小的房间。内机可 以任意配置,可以满足各类民 用建筑中如两房一厅,三房一 厅等户型结构,同时可以满足 各类如餐厅,宾馆等商用建筑。
GMV
-
W* /
电源种类补充 设计序号 制冷剂种类 补充代码 室外机代码 制冷量 功能特征 形式代号 气候类型 产品代号
型号实例: 型号实例: GMV-P125W2/J 表示冷量为 表示冷量为12500W的智能变频多联热泵型空调室外机组 的智能变频多联热泵型空调室外机组
智能变频多联目前已经开发的室内外机型
GMV-P150W2/J
GMVL-P150W2/J
挂壁式室内机:能力从 挂壁式室内机:能力从2.5KW到5.0KW 到 种机型; 共6种机型; 种机型
GMV-P125W2/NJ
此机型已经 签下3千万订单 签下 千万订单
天井式室内机:能力从5.0KW到7.0KW 天井式室内机:能力从 到 种机型; 共4种机型; 种机型
室内机通配技术
地址码 室内外机通讯
室内机主板发送
容量码
室外机主板判断
室内机 地址和 容量 判断地址
通过计算出来的过冷度、 通过计算出来的过冷度、过热度 来对室内外电子膨胀阀进行调节 检查进出感温包, 检查进出感温包, 计算过热度、 计算过热度、过冷 度
确定室内外阀门 调节阀门 是否为定频系统 对应的室内机 初始开度
控制篇
室内外机组通讯线连接
4芯通讯 芯通讯 线,最 长距离 20米 米
2芯通讯 芯通讯 线,最 长距离 1000米 米
遥控器或线控器
室内机芯片
根据请求信息控制室内 风机, 风机,电机和电加热
电子膨胀阀初始步 数,同时根据相关 参数调节开度
识别室内机地址码, 识别室内机地址码, 容量码和运行模式
室外辅助毛细管
定频系统组成
四通阀
压缩机
制热毛细管组件
压缩机自带汽分
排气感温包
高压开关 高压传感器
左图示为下层变频系统的 系统图, 系统图, 变频系统可以同时拖多台 室内机, 室内机,内机的配置范围 为额定值的50% 为额定值的 %—135%, %, 在此范围内各种规格、 在此范围内各种规格、型 号的室内机可以任意组合。 号的室内机可以任意组合。 制冷时, 制冷时,室外电子膨胀阀 不参与节流, 不参与节流,所有节流作 用及不同内机的分流都由 室内电子膨胀阀完成。 室内电子膨胀阀完成。 制热时,室外、 制热时,室外、室内电子 膨胀阀同时动作, 膨胀阀同时动作,对系统 进行节流及不同内机的分 流。
智能变频多联空调机组
智能变频多联机组— 智能变频多联机组 — 公司为高级时尚用户精心 打造的一款家用中央空调
智能变频空调机组是专门根据家庭用户设计的中央空调机组。 根据不同户型进行设计,能够适应各房间的不同使用特性。 机组分为变频和定频两个系统:变频系统主要用于负荷变化比较 大的卧室等空间,定频系统则用于负荷变化不大的客厅等空间 该系列机组集智能化、人性化和经济化为一体。不仅能够实现 各房间单独设定,精确控制,使您在家里同样享受到中央空调 的舒适、高档,而且相对于中央空调其经济性显而易见,安装 也更为方便。 智能变频空调室内机与公司数码多联 室内机通用,因此用户可以根据不同 房间的用途及装修风格选择不同形式 的室内机组
监控计算机
RS232-485 转换器
工程安装篇
智能变频机组的安装
因为智能变频属于新产品开发,还没有很多安装实例。 因为智能变频属于新产品开发,还没有很多安装实例。 但在智能变频安装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但在智能变频安装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 智能变频室外机分为两个系统,上层为变频系统通过分歧管连接室内机, 智能变频室外机分为两个系统,上层为变频系统通过分歧管连接室内机, 下层为定频系统通过连接管连接室内机。两个系统室内机可以通用, 下层为定频系统通过连接管连接室内机。两个系统室内机可以通用,但是 注意在安装时切勿将连接管接错。 注意在安装时切勿将连接管接错。
控 制 原 理 图
室外机芯片
根据系统反应的相关信 息,控制室外机风挡
计算出室内机总能力需求, 计算出室内机总能力需求, 转换为压缩机运行频率提供 给变频驱动系统驱动压缩机 运行
根据相关信息控制四 通阀的开启和关闭
PWM产生方法 PWM产生方法
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 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 在进行脉宽调制时, 在进行脉宽调制时,使脉冲系列的周期和 占空比按正弦波规律来安排。 占空比按正弦波规律来安排。可以用定时器 和比较器实现。 和比较器实现。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根据电压空间矢量在圆形旋转磁场中的位 置来计算脉冲系列的脉宽。 置来计算脉冲系列的脉宽。
室外机
GMV-P110W2/J GMVL-P110W2/J
室内机
普通风管式室内机:能力从 普通风管式室内机:能力从2.0KW到 到 8.0KW共9种机型; 种机型; 共 种机型
GMV-P125W2/J
GMVL-P125W2/J
GMV-P135W2/J
GMVL-P135W2/J
超薄风管式室内机:能力从 型; 种机型; 共 种机型
远程监控示意图
监控计算机
RS232-485 转换器
总线 光隔离中继 器
通讯控制器
主 机
远程监控分解示意图
同一楼层
室外机1通 室外机 通 讯控制器 室外机2通 室外机 通 讯控制器 室外机19通 室外机 通 室外机20通 室外机 通 讯控制器
。。。 讯控制器
连接到其他楼 层的空调主机
三通头
1分32多通 分 多通 光隔离485 光隔离 中继器
室外机能力从11KW到15千瓦,数 到 千瓦 千瓦, 室外机能力从 量包括单冷和冷暖机共9种机型 种机型。 量包括单冷和冷暖机共 种机型。
世纪绿洲二期用到智能变频GMV-P125W2/NJ,共700多套,价值近 3000万
系统结构篇
压缩机自带汽分
排气感温包
定 频 系 统 介 绍
高压开关
系统简介
SVPWM技术优点
与SPWM比较,SVPWM技术优点 在同样母线电压下,高频时可输出更高 的电压 在低频时SVPWM可以输出较大的功率 减少谐波份量,从而降低铁损 PWM脉宽值的计算相对简单
远程监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楼宇智能化产品的需求越 来越高, 来越高,公司中央空调远程监控系统结合了电子通讯和计算机 软件等技术于一体,在空调多联机方面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软件等技术于一体,在空调多联机方面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智能多联远程监控系统大大方便了机组的日常维护, 智能多联远程监控系统大大方便了机组的日常维护,同时用户 只需要在办公室或家中就可以通过PC对所有的空调机组进行操 只需要在办公室或家中就可以通过 对所有的空调机组进行操 作和设置, 作和设置,同时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空调机组运行的一切状态 参数进行保存和记录, 参数进行保存和记录,极大的方便了售后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查 询分析,降低了维修成本。 询分析,降低了维修成本。 智能多联远程监控系统最多可以同时控制128台室外机, 智能多联远程监控系统最多可以同时控制 台室外机,按 台室外机 每台室外机拖4台室内机计算 台室内机计算, 每台室外机拖 台室内机计算,智能多联远程监控最多可以控制 128台室外机和 台室内机。 台室外机和512台室内机。 台室外机和 台室内机
智能控制、方便舒适: 智能控制、方便舒适:能够精确控制每
个房间温度,保持房间温度在设定温度偏差在 0.5度之间波动。
房间温度
25oC
+/-0.5oC
时间
快速制冷、制热: 快速制冷、制热:启动时,机组可以根据室内
情况高频运转,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到达设定温度 后,系统会灵敏的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压 缩机的运行频率,更省电节能。
变 频 系 统 介 绍
系统外加汽分
压 缩 机
四通阀
接室内机
室外换热器 过滤器 高压储液罐
室外电子膨胀阀
变频系统组成(前侧) 变频系统组成(前侧)
气旁通
油分离器
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
变频系统组成(后侧) 变频系统组成(后侧)
四通阀
高压传感器
室外电子膨胀阀
储液罐
智能变频多联结构介绍
智能变频多联机室外机结构借用智能多联的侧出风壳体 分为上下两层。有大小两种壳体,GMV-P125W2/J、GMVP135W2/J、GMV-P150W2/J采用大壳体,GMV-P110W2/J采 用小壳体。 智能变频室内机和公司数码内机通用,已经介绍分为普 通风管机,超薄风管机,天井机,挂壁机,柜机几大类,在 室内加入电子膨胀阀,可以智能调节,以及做到不同型号的 室内机通配。现在为了增强机组性能,专门针对智能变频开 发一组室内机。
智能变频多联为定频、 智能变频多联为定频、变频 两个压缩机组合成的双系统 形式。 形式。
压 缩 机
四通阀
接室内机
室外换热器 过滤器
左图示为上层的定频系统图, 左图示为上层的定频系统图, 就单个系统而言与家用机制 冷系统几乎相同。 冷系统几乎相同。 制冷时,节流在室内侧, 制冷时,节流在室内侧,由 电子膨胀阀控制。制热时, 电子膨胀阀控制。制热时, 在室外侧加入一根辅助毛细 管,与室内电膨胀阀同时起 节流作用。 节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