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张凤蕊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048006
【文章摘要 ≯ 曩
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独立审计行
业逐步感受到了审计风险的压力,特别
是随着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增加了
审计的难度 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 险。为此,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
审计分先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审计风
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
到应有的作用。 0 曩
【关键词】 。
内部审计;风险防范
审计风险存在的首要因素是客观存在
的。审计风险的客观f生还表现在固有风险的
存在。内部审计人员所接触的审计资料是由 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以证据也是从被审计
单位内部取得的,面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
出据的证据是否真实,审计人员只能凭经验
判断,这就存在着审计风险。而作为内部审 计受审计权限的审计手段的限制,难于从外
部获得可信度更高的证据,因而这种固有风
险的比例就更大。为了应对风险成为公司治
理的中心要素,内部审计应从控制导向转向
风险导向,协助企业组织管理风险,应成为
内部审计的重心。完善现行内部控制体系,
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审计重心逐步由
“防弊查错”转向评价和改善治理能力,积 极探索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和评估风险
管理和控制体系,实现审计重心由事后评价
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及其特点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风险具有
自身的特点。首先,由于内部审计的目的在
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作为企业组织的构
成之一,内部审计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
密相联,可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因而,
内部审计风险与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面临
的风险具有一致性。其次,内部审计作为企
业职能部门,根据管理的需要,其监督与评
价的范围不仅限于财务方面,凡属企业经营
行为,都可以成为审计对象。因而,从违反
财经法规到经营活动失误,如果内部审计部
门未能予以揭示或判断不当,都会产生审计
风险。因而,与外部审计相比,其审计风险
范围更广泛。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提
交的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中已充分、客观 地提示了所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管理当局未
能予以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解决方案,由此
而造成的损失不是内部审计的责任。其三,
内部审计在『生质上属于企业自我约束的管理
控制行为,当审计事项涉及外单位时,往往
难以进行调查取证,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与本
单位员工长期共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利益
关系和感隋联系,当审计中涉及具体人和事 时,难以遵循审计回避制度,影响审计的客
观公正性。因此,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系
数。其四,社会审计在接受委托之前,可以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实施符
合l生测试程序,对审计风险作出评估,当预
计风险水平高于可按受的风险水平时,可以
拒绝接受审计委托。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 理的一种职能,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整体目
标,在审计委员统筹安排之下展开日常工
作,不可能对风险水平不同的审计项目作出
选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努力降
低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在动因
和自身规律。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应当重 视对内部审计自身特点与规律的分析,不仅
要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更要对内
部审计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风险管理,
形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力求将审计风
险降到最低水平,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1、重视符合性测试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所谓符合眭测试是“为确定对内部控 制制度的信赖程度,确定测试的程序,必须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了解、分析
和评价”。一般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其审
计的相对风险就越小;反之,其审计风险就
越大。 2、加强组织保障机制
建立在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是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合
理选择。按照我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设
置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由具有会计专业知
识的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委
员会制定内部审计方针,决定内部审计项
目,审核批准内部审计报告,协调企业各部
门关系,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拥有在
董事会发表意见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了内部审计的独立l生和权威陛。在现代企业
制度下,所有企业都应当逐步建立审计委员
坝代商业 MODERNBUSINESS 会,使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具有可靠的组织
保障机制。 3、完善企业自律机制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
一方面要为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服务;另・ 方面又要在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之下开展工
作,为维护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在这种
双向性的责任导向中,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对
象之间,并非单一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内
部审计要摆正自身位置,转变思想观念,树
立为企业管理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
务的职业形象,提高企业领导和各职能管理 部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通过交流和沟通,
积极向企业领导者宣传企业与国家在根本利
益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的信益,更好地维护
本企业的利益;并使企业领导者真正认识到
内部审计是自己的参谋和助手,从而取得企
业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和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支
持与配合。
4,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审计人员应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风险控 制和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降低内部审
计风险的有效途径。风险评估就是结合企业
重大经营决策,在预期的可能状态下,对实
施方案结果风险的评价。风险评估注重向管
理者提示企业所面临风险的性质及其强弱,
以期管理者采取相应对策,回避或降1氐风险。
为此,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就企业的经营环 境、决策目标、战略规则和未来经营状况的
变化,与管理者充分交流,对风险性质及大
小取得共识,并以此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审
计对象及审计方法;其次要收集经营风险和
财务风险的相关审计资料,明确每一审计项
目的风险概况,制定年度审计 作计划,并
提交审计委员会审计批;最后在具体实施审
计项目阶段,要评价实际产生的风险及控制 风险的效果,提出有关风险控制的建议。
5、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道德
素质、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
这一工作。作为审计人员自身来讲,要经常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
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形势合拍,不断充
实新知识。更多要参加培训学习和交流。才
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要求。砸
【参考文献】 I、张慧清.如何有效控制与防范内部 审计风 J】.会计之友,2008(1o). 2、林炽平.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 机理及其防范[J】.煤炭经济研究, 2008(8). 段琦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 解决途径fJ】.商场现代化 2008(1 0). 痒、宋玮 李鹏飞_审计风险的成因及 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