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创新性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
基层党组织工作当前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职责划分、目标制定、学生入党、
再教育以及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基层党组
织要不断从理论、形式、载体、机制方面进行创新。
标签:高校;基层党建;创新
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实现高校所担负的社会重任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它可
以保证党为学校的领导、高校的师生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紧扣社会主义教育主
线,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当前,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都发生了重
大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和挑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1)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
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多元价值观之间的
碰撞日益激烈,社会矛盾也更加突出。这些深刻的社会变化,对半社会化的校园
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错误思潮也伴随着多元性价值观念而滋生蔓延,如
何在复杂的多元化价值观中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如何应对新的社会情况和社会
压力,这些都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重大挑战。
(2)深刻变化的国际新局势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挑战。当前的国际局
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高校是
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任的主要承担者,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关注的焦点。面对当前这种复杂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牢牢掌握主动权,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
重大挑战。
(3)互联网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当前的校园网络日益发达,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新的渠道,同时也在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想价值观念。如何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让学生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挑战。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基层党组织职责不清、目标不明。高校基层党组织普遍认为党建是协
助、服务行政的组织。虽然强调党组织要参与决定学校重要事项的决策,但对于
如何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却难以界定,从而导致行政唱主角、党务做配角的
现实状况,有些高校甚至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另外,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更多
地被看做是一种软任务,没有硬性定量考核机制,由此造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
人对党建工作缺乏思想重视,工作缺乏动力。
(2)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存在不足。从大学生党员发展上看,学生入党动机
难以把握。因为入党动机具有内在性和隐蔽性,再加上各种价值观念的涌现,使
得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而且功利思想严重。
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相对薄弱,与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相比,青年教师
新党员数量有逐年减少趋势。基层党支部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而对
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和工作力度比较小,工作摆不到应有的位置。
(3)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入党后再教育环节较薄弱。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工
作中,存在着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入党后再教育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基层党
组织活动内容比较贫乏,形式相对单一,逐渐形成一种程式化的倾向:念念党内
的文件、看看革命电影、听听专家的报告,再就是参观一下历史纪念馆、参加一
下义务劳动。这些质量不高的党组织活动不仅起不到教育学生党员的意义,而且
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
(4)毕业生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管理体制。在当前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压力
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党员流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许多学生党员虽然已经毕
业,但由于就业单位没有建立起党组织,甚至有些街道党组织拒绝接收等原因,
组织关系仍滞留在本校。还有一大批毕业生党员经常变化就业单位,工作流动性
大等原因,致使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党员毕业以后未能将党组织关系按
时转移而滞留在学校的比例逐年增多,给高校党员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所有这些
问题都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去探索解决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1)理念创新。针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高校党组
织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强化,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上来,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另外,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教师工作情况,及
时把握学生、教师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最后,要多渠
道、多途径掌握兄弟高校甚至是地方的典型事例、工作动态、成功经验,在此基
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加以学习借鉴,使外校经验本校化。
(2)形式创新。形式创新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在党员教育管理中,
积极创造广大党员乐于接受的新形式,以党员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主题,有
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在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思想政
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新路子,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再次,大力培养青年学生党员先进典
型,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积极靠近党组织,切实增强党在学生中的覆盖面。最后,
在党员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按照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原则,创新选拔方式,
使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和青年教师走向思想政治工作岗
位。还可以聘请政治素质好、业务工能力强的老党员兼任组织员,利用传、帮、
带的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工作队伍。
(3)载体创新。要善于开发和运用各种载体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一是
活动载体的创新。通过完善网络、课堂、岗位学习等模式拓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工
作,活动载体要富于创造性,活动内容要有广度和深度,力求使学习手段和载体
突出“新、精、广、实”等特点。 二是平台载体的创新。党建工作创新要探索多
个渠道、平台开展工作,可以搭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创新组织设置。探讨
和发展“支部建在班上”这种最为有效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另外,充
分运用网络载体。例如,有一些高校建立起了自己的“红旗在线”网站,开辟网上
支部社区,把高校党建工作延伸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
(4)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要不断完善机制创新。首先要建立师生党
员积极参与工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干部的“一岗双责”,
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其次,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制度,
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干部收入申报制度和重大事项报
告制度;再次,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教代会、民主
党派以及舆论的监督作用。推行民主评议制度,保障党员的民主监督权利。加强
对人、财、物的制度化管理,建立相关的权利保障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操
作规程。
参考文献:
[1]刘 磊.关于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2
(03).
[2]高雪梅,王维青.创新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科团队建设协同机制的研究[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