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 邱春阳等.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5 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邱春阳,申禄泰,郝泽君,刘 贺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山东东营257064)
[摘要]针对英2井不同井段地层岩性特征,优选铝胺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采用合理密 度支撑一多元协同抑制一双重封堵防塌技术,配合相应的现场施工工艺,解决了泥页岩水敏性强、 长裸眼段井壁失稳、煤层坍塌及石炭系塌漏并存的难题。该井钻探施工顺利。 [关键词]钻井液封堵防塌长裸眼英2井
英2井是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北端石西凹陷 的一口预探井,主探上石炭统火山岩及侏罗系西 山窑组、二叠系砂岩含油气情况,兼顾了解本区石 炭系烃源岩与地层层序特征,获取该区石炭系评 价研究参数。英2井采用三开制井身结构钻进: 一开6660.4 mm井眼X 842.00 m+6508/lqm套 管×811.85 113;二开qb444.5 mm井眼×3 488.00 m+6339.7mm套管X 3 487.61 m;三开6215.9 mm x4 780 m;分段打水泥塞完井。我们通过优 选铝胺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采用合理密度支撑 一多元协同抑制一双重封堵防塌技术,配合相应 的现场施工工艺,使二开长裸眼段及煤层段的井 壁稳定,全井无复杂情况发生,施工顺利。 1英2井钻井技术难点 1)从白垩系吐谷鲁群组至西山窑组,泥岩水 敏性强,井壁失稳严重。邻井起下钻阻卡严重,经 过2—3趟起下钻的井眼,也存在明显的阻卡显 示。即使新井眼只有50~100 m,起钻阻卡也很 明显。 2)侏罗系三工河组至八道湾组煤层发育,煤 层性脆,节理微裂缝发育,在外力作用下易破碎垮 塌。另外,煤层与泥岩呈不等厚互层,泥岩水化后 强度降低,导致其上支撑的煤层垮塌;煤层坍塌引 起上部泥页岩坍塌,形成垮塌的恶性循环。 3)二开裸眼段长2 600 m,裸眼段长,钻井施 工周期增长,致使裸眼段井壁浸泡时间增加,起下 钻次数增多,对井壁碰撞、抽吸的机率增多,导致 井壁失稳趋势增大。 4)石炭系地层微裂缝发育,裂缝形状不一, 杂乱分布,钻进中井塌及井漏同时存在,施工难 度大。 2钻井液体系的选择 2.1上部地层(0—1 500 Il1)钻井液体系 上部地层泥岩较软,容易水化,砂岩疏松,渗 透性极强。机械钻速高,产屑量大,容易形成虚厚 泥饼,如控制不好,极易发生阻卡。确定采用聚合 物强抑制钻井液体系,有效抑制泥页岩水化,稳定 井壁。体系配方如下: (4.0%一6.0%)膨润土+(0.1%~0.2%) 烧碱+(0.1%~0.2%)纯碱+(0.1%一0.4%) 聚丙烯酸钾+(0.1%一0.3%)聚合物包被剂+ 1.0%聚丙烯腈铵/钾盐+(0.5%一1.5%)低黏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 2.2下部地层(1 500—4 780 111)钻井液体系 随着井深增加,裸眼井段越来越长,煤层段暴 露时间越来越长,对下部地层的井壁稳定性要求 也更高。确定使用铝胺成膜封堵防塌钻井液体 系,体系配方如下: (3.0%一4.0%)膨润土+(0.1%一0.2%) 烧碱+(0.1%~0.2%)纯碱+(0.2%一0.3%) 聚丙烯酸钾+(0.5%一1.0%)水解聚丙烯腈铵/ 钾盐+(1%~2%)有机胺+(2%~4%)沥青类 防塌剂HQ一1+(0.5%~1%)铝络合物抑制 剂+(1%一2%)SMP一1+1%非渗透处理剂 LW一7+(0.5%~1%)抗高温表面活性剂+ (1%一2%)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JZC一1+ (1%~2%)无水聚合醇+(2%一4%)超细碳酸 钙+(2%~3%)白油。
收稿日期:2013—07—08。 作者简介:邱春阳,工程师,硕士,从事钻井液体系研究和技 术服务工作。 6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第l5卷第1期
3钻井液体系及技术特点 3.1强抑制 针对二开上部地层泥岩易吸水膨胀及煤泥互 层的特点,强化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使用有机 胺、聚合醇和铝络合物抑制剂,依靠“晶层镶嵌”、 “浊点效应”和“化学键合”三元协同增强钻井液 体系的抑制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缓上部泥岩 段吸水膨胀,还可降低泥煤互层中泥岩水化程度, 防止煤层井段垮塌。 3.2强封堵 针对二开长裸眼段和下部煤层段,提高钻井 液体系的封堵能力。 1)长裸眼段的封堵。钻进到二开下部地层 时,使用沥青类封堵剂和超细碳酸钙,封堵上部疏 松地层,增强地层的承压能力。 2)煤层段的封堵。使用沥青和非渗透成膜 封堵剂,配合超细碳酸钙,对煤层井段进行有效封 堵,依靠封堵材料协同作用增加封堵效果,减缓钻 井液滤液对地层的渗透 j。 3.3合适的钻井液密度 力学因素引起的井壁垮塌,只有通过力学支 撑才能解决。因此,选用的钻井液应具有合适的 密度。在二开裸眼段下部钻进及煤层钻进时,必 须保证对地层的正压差,以达到对地层的严封堵, 进而通过钻井液液柱径向支撑平衡地层坍塌压 力,最终达到防止井壁坍塌的目的。 4钻井液施工工艺 4.1上部地层(0—1 500 m)钻井液施工工艺 1)配制5%预水化膨润土浆开钻,钻进中按 照循环周补充聚合物胶液,其配方为:水+ (0.4%一0.6%)NaOH+(0.3%一0.5%) KPAM+(0.2%~0.7%)PAM,保持聚合物在钻 井液中的有效含量约为0.5%,抑制岩屑水化分 散,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 2)上部地层松软,渗透量大,适时补充预水 化膨润土浆,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悬浮携带 能力。 3)施工中控制钻井液具有适当的黏切和低 的固相含量,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防止黏 切过高导致岩屑在井壁上形成虚厚泥饼。 4)钻进中,适当控制钻井液API失水,充分 提高钻头水马力破岩效果,提高机械钻速,提高大 井眼的净化能力,适当冲刷井壁。 5)上部地层钻速快,大井眼产屑量多,容易 造成固相污染,因此施工中开启四级固控设备,除 去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 6)做好短起下钻,及时破坏井壁上形成的虚 泥饼,修复泥岩缩径井段,保证井眼畅通。 4.2下部地层(1 500—4 780 m)钻井液施工 工艺 1)开钻后控制钻井液密度在设计下限,二开 下部钻井液密度增加至1.24 g/era 。依靠钻井液 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坍塌压力,保持二开长裸眼段 的井壁稳定。三开地层微裂缝发育,钻进中钻井 液密度控制在1.15 g/era ,防止井漏。 2)中压滤失量控制在5 mL以内。3 500 1TI 后加入磺化酚醛树脂和磺酸盐聚合物降滤失剂, 控制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在10 mL以内,降 低滤液向地层的渗透。滤失量随井深的控制情况 见图1和图2。
图1 1 500—3 500 m井段API滤失量控制情况 井深/ 图2 3 500—4 780 m井段HTHP 滤失量控制情况
3)钻进过程中,逐渐提高钻井液的漏斗黏 度,由适当冲刷井壁到护壁防塌,由依靠排量携岩 到依靠钻井液悬浮携带岩屑。漏斗黏度控制如图 3所示。
1 1 O OrIⅧ\删2014年1月 邱春阳等.英2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7 {趟 嘏 寸 嘿
l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井深/m
图3漏斗黏度控制情况
4)在土古鲁群组底部,一次性加入1%铝络 合物抑制剂和0.5%有机胺,随井深增加逐渐增 加其含量,增强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 5)在土古鲁群组底部,一次性加入3%沥青 类防塌剂和3%超细碳酸钙;以胶液形式补充I% 非渗透成膜封堵剂,增强钻井液体系对地层的封 堵效果。 6)钻进中控制钻井液体系pH在9左右,防 止pH过高导致岩屑水化分散及煤层溶解。 7)钻进至二开下部地层时,钻井液中适当加 入白油润滑剂和聚合醇,根据工程摩阻及扭矩情 况增加其含量,防止在长裸眼段造成起下钻遇阻。 8)二开打完进尺后适当提高钻井液黏切,彻 底净化井眼;待振动筛没有岩屑返出后,配制封井 浆封住煤层井段,保证电测及套管顺利到底。电 测封井浆配方为:120 m 井浆+1%SMP一1+ i%沥青类封堵剂+I%白油润滑剂+i%抗高温 抗盐降滤失剂+1.5%非渗透成膜封堵剂+1%塑 料小球;下套管封井浆配方为:80 m 井浆+1% SMP一1+1%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1%白油+ 1.5%非渗透成膜封堵剂+1.5%沥青类封堵剂。 9)三开完钻后,为保证电测顺利,配制50 m 封井浆封住三开裸眼段。封井浆配方为:50 m 井浆+4%白油+2%非渗透处理剂+4% SMP一1+4%HQ一1。
t0)每钻进200 m或每24 h进行一次短程起 下钻,刮掉井壁上吸附的虚厚泥饼,修整井壁;控 制起下钻速度,下钻过程中分段顶通,避免在煤层 井段开泵,防止二开长裸眼段井壁垮塌及三开裸 眼段发生井漏。
5钻探效果 1)英2井施工中井壁稳定,起下钻畅通无 阻,取芯收获率93.6%,电测一次成功率100%。 2)施工中井身质量良好,全井井径平均扩大 率为8.96%,煤层段井径平均扩大率为6.17%。 3)三开钻至井深4 474 m后冬休80天,下钻 通井一次到底,表明体系抑制能力和封堵能力具 有长效性。
6结论 1)该区块二开裸眼段长,上部地层疏松,泥 岩较软易吸水膨胀,地层压力系数低。因此,钻进 中必须提前加足抑制剂和封堵剂,提高钻井液体 系的抑制性和封堵性。 2)煤层段的防塌要采用综合方式,提前加入 沥青封堵剂和非渗透处理剂,同时使用合理的钻 井液密度,通过多元协同稳定井壁。
参考文献 [1] 郭京华,田凤,张全明,等.铝络合物钾盐强抑制性钻井液 的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4,21(3):23—26. [2] 张启根,陈馥,刘彝,等.国外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技术发展现 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24(3):74—77. [3] 王洪宝,王庆,盂红霞,等.聚合醇钻井液在水平井钻井中 的应用[J].油田化学,2003,20(3):200—202. [4] 申瑞臣,屈平,杨恒林.煤层井壁稳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 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10,38(3):1—7. [5] 黄治中,杨玉良,马世昌.不渗透技术是确保霍尔果斯安集 海河组井壁稳定的关键[J].新疆石油科技,2008,18 (1):9—12. [6] 李洪俊,代礼杨,苏秀纯,等.福山油田流沙港组井壁稳定 技术『J_.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29(6):42—45.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y of Borehole Steady for Ying 2 Well Qiu Chunyang Shen Lutai Hao Zejun Liu He (Drill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td,Dongying,Shandong 25706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