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柏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情况--民建云南省委双柏调研汇报材料

双柏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情况--民建云南省委双柏调研汇报材料

1 双柏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情况 一、基本县情 双柏县位于滇中腹地,楚雄南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水系和元江水系分水岭南侧。东与易门县隔绿汁江相望,南以玉溪市新平县相邻,西与普洱市镇源县、景东县以哀牢山为界,北邻楚雄市,东北与禄丰县接壤。地理位臵:东经101°02'~102°03',北纬24°13'~24°55'之间。全县辖5镇3乡,84个村(居)委会,1540个村民小组,1845个自然村,总面积4045平方公里(县内无一平方公里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地面积的99.7%),全县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6%,非农业人口占10.4%,有汉、彝、回、苗、哈尼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7.2%。 由于受自然、区位条件等因素制约,双柏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是国家重点扶持县。概括起来,基本县情是:“生态好、资源丰、民风淳、潜力大;区位差、底子薄、产业弱、科技低”。具体说来,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国土大县、人口小县”。全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位居全州第三,总人口15.56万,位居全州倒数第二位,人口密度为每平公里38人,地广人稀。二是“生态强县、产业弱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85.83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活立木蓄积量1696.045万立方米,森林年净生长量为74.646万立方米。生态资源全国少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畜牧资源全省有名,具有宜牧 2

草山草坡广阔、牧草资源丰富、草水丰沛、畜产品品质上乘、发展基础厚实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畜牧产业条件,但畜牧产业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水能资源名列全州前茅,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0.1万千瓦,现已建成电站5座,装机容量5.72万千瓦,水能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支柱产业单一,除烤烟以外,农业产业化还未取得实质进展;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三次产业比重为48:18:34。三是“州府郊县,区位差县”。县城妥甸距楚雄仅50多公里,可谓州府郊区县城,但县内交通主干道少,对外出口不多,无高等级公路与外界连接,处于相对偏僻闭塞的角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四是“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全县工业骨干企业少,生产经营不景气,经济效益差,支撑力弱;全县财政状况极为困难,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343万元,工业总产值46532万元,财政收入94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9元。 基于以上基本县情,县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双柏最大的问题是发展太慢,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立了培强现代林业、绿色食品、水电能源、优质烤烟四大产业,实施生态立县、企业兴县、人才强县、开放活县、文化名县五大战略,念“山”字经,作“林”文章,走“一主三化”的发展之路。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工作,特别是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以来,为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已把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和发展工作作为我县推进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工作来抓,有力促进了全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使林业产业对双柏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林业生 3

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日益显现,林业产业,特别是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大的活力。 二、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方针,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为中心,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项目为带动,以配套政策措施为引导,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投入产业建设,从而大大促进了全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快速协调发展。我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主要以开发核桃、膏桐、油茶种植和加工为主,目前,核桃、膏桐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展较快,膏桐加工厂正在建设,核桃深精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正在加紧招商,油茶已完成种质资源调查和适宜开发种植土地资源调查等产业发展基础工作,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雏形凸现。 (一)产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为树立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在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加大林业产业培植力度,建设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赢,我县确立了“充分利用适宜区荒山和闲臵土地,大力发展以核桃、膏桐、油茶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力增到2010年全县核桃、膏桐种植基地建设面积各达50万亩,到2015年全县核桃种植基地建设面积达100万亩(年新增种植面积10万亩),到2015年全县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面积达20万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十 4

一五期间引进核桃、膏桐加工龙头企业各一户”的发展目标。为指导和如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双柏县林业局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核桃、膏桐、油茶种质资源和种植适宜土地资源调查,编制了《云南省双柏县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双柏县50万亩核桃总体规划》、《双柏县50万亩小桐子总体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开展的各项种质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县保存的膏桐种质资源比较优良,一是含油率高,二是适应性强,深受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青睐;我县自有的鄂嘉核桃品系虽未申报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品系评定,但该核桃品系总体性状优良,市场接受能力接近漾濞泡核桃,核桃在花期及挂果期即被客商定购;我县油茶种质资源总体上比较少,属外引品种,由于长期处于野外自然生长状态,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其他方面性状表现不算突出。 (二)产业发展现状。我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各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和带动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最近几年,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4.6万亩,其中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间新增种植面积20.1万亩,是以往十多年种植面积14.5万亩的1.5倍。挂果面积4.6万亩,核桃干果产量962.4吨,产值1864万元。干果平均市价25元/公斤左右,带皮绿果平均市价5.5元/公斤左右。结实量和产值同品种、产期、中耕管护关系密切,一般处于盛果期且 5

品种较好、中耕管护到位的核桃年株干果产量在20公斤左右,产值500元左右,少数优树年产值达5000多元。为进一步发展我县核桃产业,改变以干果直接外销的局面,目前正加紧引进一至二家核桃深精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膏桐产业全面发展。县委、政府于2007年与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在我县开发膏桐产业种植基地及建设年加工膏桐种子20万吨、年产生物柴油6万吨、活性炭原料7万吨、有机复合肥6万吨的膏桐加工厂协议,经县委、政府统筹协调,三次从6个国有林场无偿划拨适宜种植膏桐国有林地21.3万亩,租赁适宜种植膏桐集体林地13.3万亩,作为公司膏桐种植用地,并调剂原花果林场土地266.7亩作为膏桐加工厂建设用地,以促进和支持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膏桐种植面积已达34万亩,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间新增种植面积27.5万亩(其中,神宇公司种植24.5万亩),膏桐加工厂建设现已完成“三通一平”等土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厂房建设已完成一半以上工程量,加工设备已订购。形成了产业全面发展格局。 三是开展完成了全县油茶种质资源和种植适宜土地资源调查工作,正申报和争取油茶采穗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最近开展的油茶种质资源和适宜种植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反映,我县共有适宜种植油茶土地资源20万多亩,油茶产业开发潜力也较大。 四是以林木种苗培育为主的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县特色经济林产业种植基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县内林木 6

种苗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县已有专门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企业12户,年苗木生产能力达上千万株,不仅保障了我县核桃、膏桐等特色经济林产业种植基地建设用苗的供应,还积极对外营销。 (三)产业发展采取主要措施及成效。为加快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结合国家、省、州相关政策和双柏实际,双柏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双柏县委 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双柏县委 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双柏县委 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共双柏县委 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共双柏县委 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膏桐产业发展的意见》、《双柏县核桃种植考核奖惩办法》、《双柏县膏桐种植考核奖惩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每年拨出1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其中,1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核桃产业基地建设,5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膏桐产业基地建设;并对所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在征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以特殊优惠,以引导、扶持、促进产业发展。通过积极争取省、州产业发展项目,整合退耕、天保、扶贫等工程项目,聚合资金和资源,我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政府无偿供给苗木,农户提供种植土地、投工投劳和投入种植物资,林业和相关部门提供种植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模式,大大加快了产业基地建设步伐,近两年,核桃、膏桐种植面积都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主要得力于采取了以下具体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快全县核桃、膏桐等特色经济林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