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8期 XINN0NGCUN 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林欣欣 (福州市农技推广站,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近年来,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观念后滞、投入 乏力等,严重制约了福州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必须更新观念,确立服务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数字农业”项目,千方百 计地为农民服务,满足农民应用信息化的需要,并加强人才培养,借以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农村,为实现福州农业现代化作 出贡献。 关键词:福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所谓农业信息 化,是指通过最新知识、前沿信息和高新技术的大量注入 和密集渗透,促使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自 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福州市地处海西,农业一直 是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海西经济区建设进入国 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福州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被提上 议事日程,目前最为急迫的是尽快落实数字福州,推进农 业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农业绩效,实现福州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但是,迄今为止,福州农业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 题,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建设尚未取得质的突破和规 模化发展。如何加大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加速 福州农业技术进步,推进福州农业的快速、高效和可持续 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是市政府针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 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都把农业发展作 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千方百 计促进农业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农业信息化建设也被提升到福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地位,成为福州市数字农业系统中心的主要工程。从 新世纪以来,逐步开展了福州数字农业项目建设,例如福 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局域网项目建设完成,福州农业信息 网建成运行,全市180个乡镇街道服务站配置了计算机技 术设备,福州市农业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也在建设调试 中,从全市和全局来看,农业信息化的政策逐步深入人 心,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全面建成,为广大农村种养、加 工和经营者提供了大量的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和农业政 策等方面的信息,实实在在地为三农服务,农业信息化建 设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福州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理念跟不上,重视不够 经过多年的学习,许多领导认识到了农业信息化的重 要性,但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却显得相对迟缓,归根到底还 是理念认识的后滞,是重视不够。有些地方政府只满足于 配备几台电脑,实施一些农业网络信息的传递等等,没有 把农业信息化当作推动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大 事来抓。农民对信息化及其作用的认识也很不够。由于农 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有关部门的宣传不 力,农民对信息化缺乏了解,不知道什么是信息化,其作 用是什么。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行动,无庸讳言,要 使福州农业信息化取得实质进展,亟需从理念更新做起, 上下重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是当务之急。 (二)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投入不足,使得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明显不足,无 法适应农村、农民和农业信息化的需要。尽管近年来,福 州已经专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但 还远远不够,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政策、组织管理机构和技 术、人力等方面,投入和倾斜也明显不足,农业信息化建 设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都显得相对薄弱。 (三)条块分割,没有形成统一建设和管理的格局 主要是福州农村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和应用三者分 离,出现条块分割的现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由于县 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解决”三农”问题,农民的生活、农 业的生产和农村的发展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农村的信 息化建设则主要依靠电信部门,而电信部门又是由市级垂 直领导,网络的投资建设受集团公司、省市公司制约,实 行的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但具体应用又推到各家各户 农民,没有按规范要求统一应用。目前,福州乡下农村, 网络尚未全部进入家庭,已经接通网络的,也多是满足于 上网游戏、聊天或猎奇,真正有效用于农业信息化服务 的,并不多。这样,建设、应用和管理三者脱节,信息化 网络得不到有效应用,这也是福州农业信息化建没后滞的 一个重要问题。 (四)信息集散和提取应用程度低 农业信息的收集和扩散的速度、广度和信度,关乎农 业信息化的程度,目前,福州农业信息采集的标准化程度 低,信息采集方法不够科学,对农村的信息覆盖率不够完 满,信息的质量也尚未尽如人意,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就 降低了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对鼓励农民采信, 是极为不利的。一些县乡镇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网络故障 多,联网水平低,电脑陈旧,信息处理手段落后,所得信 息数量少,接收慢,处理慢,加工传递慢,无法满足农民 需要。 另外,福州市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不足,特别是高 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欠缺,既懂农业又懂经济 和信息技术并扎根服务于基层的综合性人才,在整个福州 市不多,这也是制约福州农业信息化进度的一个问题。上 述这些现象既是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其中一些又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现象和成因胶着 在一起,制约着福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福州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那么,如何解决福州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促成福州农业信息化的有效提速呢? (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把农业信息化作 为解决福州”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大事来抓,充 分发挥主导作用。信息化业务部门要和各县乡政府、本地 电信运营商一起,既要在认识上重视农(下转第l XINNONGCUN 2010年第8期 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思考 张淑芳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 要: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战略架构中,战略目标是培养新型农民,为实现该目标必须秉 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市场导向和制度创新的原则,采取相匹配的基础、主导和保障策略。 关键词:新型农民;战略;培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 完成该任务的关键就是要培养顺应新形势的新型农民。培 养新型农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局统筹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战略设计。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构架 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见图 1)。笔者将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架构由宏观到具体分成三 个层次:目标层、原则层和策略措施层。 二、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目标 在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构架中,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 培养新型农民,具体而言,就是在市场的推动、政府的引 导帮助及相关配套体制的设置下,教育农民、改造农民, 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 新时代农民。要实现该目标,一是通过农村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素质;二是通过信息 服务及政策性引导,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组织化程度; 三是通过制度体系创新,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制度保障。 三、培养新型农民的战略原则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原则 要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素质,必须加 大农村教育培训的力度。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合理的农 村教育培训体制、充裕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和发达的农村 教育教育网络,是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条 件。 2.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培养新型农民,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下转第ll9页)
(上接第li7页)业信息化工作,更要在行动上合作,协 调落实。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农业 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同时,确认目标,按照实施步骤, 具体落实,政府、农业信息化管理部门和电信网络运营商 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引导、管理、推广和服务职能,满足 农民、农村和农业的信息化的需要。特别地,观念更新和 认识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行动上从传统的人事指挥管 理,转化为对农民的服务帮助,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 让他们尝试到信息化的好处,进而自觉配合,加快农业信 息化进程。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数字农业”项目 数字农业项目是市政府”数字福州”蓝图的重要组成 部分,必须借助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扎扎实实地搞上 去。目前可优先完成和完善三农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率先 实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发布、远程指导、专家服务、产 品展览、供求信息、文献数据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同时设 立农业信息平台和乡镇企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 产业等专业网络站点,开发相关的数据库和服务终端,建 立信息传递、预警报系统,使用户在第一时间周知相关的 农业信息,以便快速地应对,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这就 需要通畅的网络、完整的环节和周密的布局,需要政府、 农业信息化技术管理部门和本地的主导电信运营商,一起 做好沟通、协调、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工作,把本地对信 息化建设的要求与电信运营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有机地 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 的浪费。 (三)加强应用指导和专业服务,发挥信息化的功效 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引导,做好各种技术服务工作,带 动农民应用科技信息,这既是福州农业信息化的策略,又 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民受传统观念和 质的影响,对一些新事物的认识和采信存在一些不 同看法,甚至思想抵触,行动抵制。要想让农民对农业信 息化普遍应用,必须让农民对其好处看得见、摸得着、感 觉得到,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到应用效果。因此在引导农 民使用信息化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产品生产情 况和有关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推出示范点,扩大宣传, 制造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变被动式的推广为主动式的应 用,同时,落实一对一的帮扶政策,由技术人员和各农户 挂钩,具体地为农民使用科技信息,作出指导和技术服 务,让农户从头到尾体悟信息化应用过程,获得信息使用 的回报。这既能提高农民应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增强他们 的信心,激发兴趣,自觉使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化的功 效。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除了市里要引进农业信息化的人才,提高服务质量之 外,福州各县乡也要建立农业信息员队伍,发挥其作用。 可以从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应届农村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些 自己的村屯信息员,这些青年既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 又来自农村本土,熟悉本地情况,可以有效地用其所学, 服务于农业、发展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 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农业的渗透,以及人们对地球环境 的关注,全球农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福州抓住契机, 大力推进”数字福州”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直接关乎福州 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这是很有意义的。上述 有关对策的实施,有助于加快福州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1陈良风、丁超英、向绪友: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0(4) [2】王建兴:加快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U】,科 技与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