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协议的设置

《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协议的设置

实验6 局域网协议的设置 7.1实验背景知识 要实现网络间的正常通信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否则就会造成网络的接入速度太慢,工作不稳定,甚至根本无法接通。这些不同协议的选择又要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而定,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可能不同。 目前常见的通信协议主要有:NetBEUI、IPX/SPX、NWLink、TCP/IP。在这几种协议中用得最多、最为复杂的当然还是TCP/IP协议,最为简单的是NetBEUI协议,它简单得不需要任何设置即可成功配置。在这些协议中,并不需要全部在一个系统中安装,具体要安装哪些,一方面受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限制,另外也要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而定。 7.1.1 NetBIOS NetBIOS是一种最传统的名称解析服务(或称“NetBIOS协议”)。NetBIOS名称空间是单层的,这意味着在一个网络内只能使用一次该名称。这些名称是在计算机启动、服务开始或用户登录时动态注册的。NetBIOS名称可以注册为唯一名称或组名。 在较早版本的Windows NT中,所有网络服务都只使用NetBIOS名称注册。而对于Windows 2000以后的系统,绝大多数网络服务都将在DNS中注册,而且以前的网络命令行应用程序(如各种net命令)也使用NetBIOS名称来访问这些服务。其他基于NetBIOS的计算机(如Windows for Workgroups、LAN Manager和LAN Manager for UNIX主机)也使用NetBIOS名称。 在Windows 2000之前,所有基于MS-DOS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都需要NetBIOS命名接口来支持网络功能。在Windows 2000发布之后,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就不再需要对NetBIOS命名接口的支持,因为在Windows 2000以后系统中,NetBIOS协议已集成到了TCP/IP协议中,原来NetBIOS协议的功能也就可以由TCP/IP协议完成了。 7.1.2 NetBEUI协议 NetBEUI协议的全称是:NetBIOS Extend User Interface,即用户扩展接口。它是由IBM公司于1985年开发的,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速度快的通信协议,同时它也是微软公司最为喜爱的一种协议。它主要适用于早期的微软操作系统如:DOS、LAN Manager、Windows 3.x和Windows for Workgroups,但微软公司在Windows 9X和Windows NT中仍把它视为固有缺省协议,由此可见它并不是“多余”的,而且在有的操作系统中连网还是必不可少的,如在用Windows 9X和Windows ME组网进入NT网络时不能仅用TCP/IP协议,还必须加上NetBEUI协议,否则就无法实现网络连通。 因为NetBEUI的出现比较早,也就有它的局限性,NetBEUI是专门为几台到百余台计算机所组成的单段网络而设计的,它不具有跨网段工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不具有“路由”功能,如果在一台服务器或工作站上安装了多个网卡作网桥时,将不能使用NetBEUI作为通信协议。 7.1.3 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目前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各种UNIX和Linux系统,以及连接全球的Internet等都使用这一协议。可以说TCP/IP 协议是计算机世界的一个通用“语言”。TCP/IP 是一种可路由协议,它采用一种分级的命名规则,通过给每个网络节点配置一个IP 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网关和一个主机名,使得它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网络和子网段之间的关系,获得很好的网络适应性、可管理性和较高的网络带宽使用效率。但同时,TCP/IP 协议的配置和管理比NetBEUI 和IPX/SPX协议更 复杂。NetBEUI和IPX/SPX及其兼容协议在使用时都不需要进行配置,而TCP/IP 协议在使用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设置。网络节点的“四要素”(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主机名)设置起来非常复杂,对于一些初级网络用户来说十分不便。 (1)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IP 地址由32位(bit)二进制数组成,每8位(1个字节)为一个段(Segment),共4段,段与段之间用“.”号隔开。为了便于应用,IP 地址在实际使用时并不直接用二进制,而是用大家熟悉的十进制数表示,如192.168.0.1等。 (2)子网掩码。它是被用来界定IP 地址的哪些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些部分是主机地址,以及在多网段环境中对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进行扩展。 (3)网关。它是将两个使用不同协议的网段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对两个网段中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相互的翻译转换,使两种网络可以实现相互通信。如运行TCP/IP协议的Windows NT用户要访问运行IPX/SPX 协议的NetWare 网络资源时,则必须由网关作为中介。 (4)主机名。IP地址完全可以区别网络中主机的身份,但IP地址不容易记忆,操作起来也不方便,所以TCP/IP协议又采用了主机名这一参数,给每个主机赋予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如“Server”。在网络中,主机名和它的IP地址一一对应。 7.1.4 IPX/SPX协议 IPX/SPX协议是NOVELL公司为了适应网络的发展而开发的通信协议,主要使用的就是NOVELL公司的NetWare系统。IPX/SPX协议的体积比较大,但它在复杂环境下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它也具有路由功能,能实现多网段间的跨段通信。IPX/SPX协议的工作方式较简单,不需要任何配置,它可通过网络地址来识别自己的身份。在整个协议中IPX是NetWare底层的协议,只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移动,并不保证数据传输是否成功,而SPX在协议中负责对整个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

7.2 实验目的 掌握局域网中常用网络协议的配置方法。

7.3 实验设备及环境 服务器或PC机一台,每4人一组。 7.4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完成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配置之后,应继续完成网络配置,以保证服务器在网络中能够被正常访问并发挥作用。 7.4.1 配置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是默认的广域网协议。它提供跨越多种Internet的通信的功能,通常称为“TCP/IP协议族”。该协议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其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协议成了事实上的标准。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其中包括了如下多个协议。 (1)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2)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 (3)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4)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5)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6)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7)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8)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默认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安装TCP/IP协议。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以适应网络和使用需要。配置TCP/IP协议主要包括配置IP地址、DNS地址、WINS地址,以及相关选项,操作步骤如下。 1.右击“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属性”选项,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其中显示服务器上已经安装的网卡数量及其连接状态。 2.选择要使用的本地连接,双击打开其状态对话框,如图7.1所示。其中可以看到网络已经连通的持续时间和已经发送及接收的数据量,并且可以对该网卡执行禁用操作。

图7.1 本地连接状态 3.单击“属性”按钮,显示“本地连接 属性”对话框,如图7.2所示。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列表框中显示已经安装TCP/IP协议。 图7.2本地连接属性 4.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选项,单击“属性”按钮显示“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如图7.3所示,在其中可以设置该网卡的IP地址和DNS地址。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的IP地址要求固定。因为服务器本身承载多项为本地网络服务的功能,要确保其他客户机能与服务器通信或使用这些功能。 图7.3 TCP/IP属性 5.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单选按钮,并在“IP地址”和“子网掩码”文本框中输入用于连通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默认网关”文本框中输入本地路由器IP地址或本机IP地址,如图7.4所示。 图7.4 设置IP地址 6.选择“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单选按钮,并在下面的文本框中输入DNS服务器的IP地址,如图7.5所示。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单击“高级”按钮,打开“高级TCP/IP设置”对话框,如图7.6所示。 图7.5 设置DNS服务器地址 图7.6高级TCP/IP设置 7.在“IP设置”选项卡中可以为该连接添加多个IP地址和网关,如图7.7所示,这样可以连接多个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