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浅析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浅析

教育广角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浅析 

王超辉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内部审- ̄-t-_.z.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尚 不健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审计范围狭窄、手段落后,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综合素质不高,高校内部审 

计工作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内部审计在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环境和背景 

机构设置、审计范围、审计程序、职责与权限等方面也进行 1.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几个阶段 了改革和调整。内部审计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在促进本单位强化内部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加强廉政 (1)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为 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仍 了加强和规范对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的审计工作,1985年 

有许多其他因素使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相对滞后,使目 教育部成立审计室,拉开了教育审计的序幕。 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尽如人意。 (2)1988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审计署设置派出机 

构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育部和审计署研究决定,撤销原教 

收稿日期:2010--1 1O 育部审计室,成立审计署驻教育部审计局。这是当时全国教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 育审计的最高领导机构。1990年,为保证教育审计的工作 专项课题“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质量,实现教育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 

(课题编号:09A148) 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审计署关 

作者简介:王超: ̄(1974-),男,广问番禺职业技术学 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系统内 

院计划财务处会计。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财务管理。 部审计工作规定》(国家教委第24号令),明确规定教育系 

化设施:软件建设是法制教育的精神基础,学校应努力营建 出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这样的探讨能使 

一个既具有特色、又符合本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 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深层内涵,进而自觉守法。再如, 

在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优良的校风中接受现代法律的熏陶和 对于私自拆看他人信件的不良行为,首先应强调对他人隐 

传承。 私权的尊重,进而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使学生理解 

Z从学生的不良行为抓起,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不偷看他人的信件就是对他人的尊重,而尊重他人是获得 

引导学生从违法犯罪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学生 他人尊重的前提。总之,只有将守法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法律 

的言行随时修正.改善学生的言行习惯,以取代或消除不良 思想素质,学生才能做到自觉守法。 

言行: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职生只 (2)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学校的法律教育范围毕竟是 有具备良好的品行,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有具备良好的 有限的,而学生能够理解的法律知识范围更是有限的,为了 

习惯。才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有用人才。 使学生能够遵守所有的法律规范,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信 

3.培养学生的自觉守法意识 仰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法律的最高权威,任何组织 2002年,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制 或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g-次,要让学生明白法律能 

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中阶段(含中等专业学校)要 够保障整个社会有序地运行,保障人们和谐地相处;再次,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自觉遵守纪律、遵 要让学生知道只有遵守法律,才能获得自由。这样才能使学 

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和意识,要注意培 生崇尚法律,并以法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只有学生对法律 

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可见,对中职生 有了内在的信仰,才能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把守法内化为 

法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自觉守法,树立法制观念。 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由消极守法到积极守法,由被迫 (1)J,Jz ̄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守法。如果学生遵守国家 守法到自觉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法律的规定。不只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应让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 

们认识、理解遵守法律规则即是尊重自身的权益,只有这样 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学生才能做到真正自觉守法。如对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守法 中职学校要将“精神成人”置于教育的首位,使中职生成长 

教育.可以让学生设想闯红灯可能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进 为具有“法律精神”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而探讨生命的意义,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并进一步指 责编:赵 东 

58河南教育(中旬)2011.2 教育广角 

统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教育部门和 

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 实施内部监督的活动:重点是对高校财务收支的审计,目的 

是促进学校加强资金和财产物资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保 

障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3)1998年,审计署向国务院25个部门派出审计机 

构.审计署将派驻在各部门的审计局改为派出局,改变了以 前的以审计署领导为主、审计署和所驻部门双重领导的体 

制。内部审计不再接受审计署和本部门的双重领导,由各部 

门直接领导。2004年4月.为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的需要,切实履行审计职能,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教育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第17号令),对教育内部审计 的定义、性质、目标、职能等重新定位。教育内部审计主要是 

为本部门和本单位服务,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推动教育 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创 

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2.近年高校职务犯罪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改革发展,国家财政对高校的投 

入不断增加.资金来源越来越多样化.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不 

断扩大.但高校也同时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一 

些腐败现象.职务犯罪数量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手段 

越来越隐蔽且多样化。目前,高校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大 

案要案居高不下,基建、采购、后勤、招生成为高校腐败“四 大病灶”。从查办的案件情况分析,高校职务犯罪呈现以下 

四个特点。一是发案范围广。高校领导干部受贿、贪污、私分 “小金库”、挪用公款案件相继曝光,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高 

校。二是犯罪的主体集中,主要是领导干部或某些关键岗位 的负责人。三是犯罪领域不断扩大。四是作案手段隐蔽,自 我保护和反侦查能力不断提高,侦查难度加大。 

二、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四 

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 

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 

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由此可见,一般高校均应设 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经调查,我国高校基本上都已经设 

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审计人员,开展本 

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当前.我国高校中主要有三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 

第一种是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设立审计机构,第二种是审计 部门与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内部审计机构,第三 

种是在主管财务的副校(院)长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 

第一种模式是把审计者与被审计者合并在一起,成了 

财务的内部监督,类似于财务稽查,“自己审自己”,审计的 

客观性、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背离了内部审计的初衷,不 

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 第二种模式即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合署办公,是目前 

很多高校采取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究其原因,一是认 

为纪检、监察、审计同为监督部门,密切联系且职能相关;二 是为了精简机构,简化工作流程,将纪检、监察、审计“合三 

为一”,方便办案,节约开支。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合 署办公的审计机构运转较好,工作做得也相对到位,但一人 

身兼数职,职责不分,精力不集中,不能正常履行审计的职 责,无法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三种模式在隶属关系上不明确,因为主管内部审计 工作的校领导不是学校的法人或最高领导机构。按照《国际 

注册内部审计职责规范》要求,内部审计机构业务上的职责 

权限和行政上的职责权限要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委托主体。 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分析.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独立办 

公部门,直接对高校法人负责。而目前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 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也相对不足,不 

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审计工作分为三类:国家审计、社会中介审计和内部审 

计。我国适用于国家审计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 法》,适用于社会中介审计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 

会计师法》,而针对内部审计的只有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 

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15项具体准则,直接针对高校内部 审计的仅有教育部出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同时,内部审计没有具体可操作 

的部门或行业规章制度.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 

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 

2.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不够 

准确.认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内部审计只是履 

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一些高校把内部审计机构当做可有可 

无的部门,审计部门的地位不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不够, 

审计工作往往受被审计部门影响甚至左右。 3内部审计范围狭窄、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大多局限于本单位的财务收 

支活动、物资采购、基建预决算等方面的问题,审计深度不 

够、时间滞后、作用有限。此外,在审计手段方面,电算化普 

及程度较低.不能实现校内审计与校内各部门特别是计划 

财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更不用说内部审计网络化、自动化了。 

4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高校经济业务的日益增加和复杂化,审计项目和 

审计内容在逐步增加,而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职审计人员和专业审计人员。从总体上 

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理论知识不全面、不扎实、实践经验不丰富;二是内 

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再教育,知识结构陈旧: 三是由于审计部门是容易得罪人的部门,很多人不愿到审计 

部门工作,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不强,缺乏财务、管 

理、法律、工程等相关知识,制约了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发 

挥 

参考文献: 【1】于明静.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Ⅱ】.财会研 

 ̄,2006,(9). 【2J姜猛.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其完善建议o】.财会通讯, 

2010,C7). [3J王卫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 .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路童 

河南教育(中旬)2011.2

 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