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8

此对价格的弹性较低,因关税导致的一定幅度的提价美国居民是可以接受的。(2)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结构,占比最高为机械、机电、音像类商品,这也是美中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这类商品的价格弹性较高,且极有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美国对此加征关税的概率极高,因此对中国出口整体增速会产生较大影响。特朗普3月2日在推特上写道“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很容易赢。”但现实真的如此吗?表面上发动贸易战是为了缩小美国巨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打贸易战对减少贸易逆差的影响较小,即使动用汇率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也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在日元大幅升值之后的最初几年,逆差甚至仍然在上升。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很难扭转美国对华贸易存在大额逆差的局面。但实际上,发动贸易战一方面是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换取连任的政治筹码;另外一方面是 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这些目的通过发动贸易战恐怕都难以达到。通过发动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发展的如意算盘更是难以实现,只会刺激中国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短期内, 被加征关税的新兴高科技行业发展空间将会受到挤压,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但是从中长期看,中国庞大的内部市场、 科技人才储备和政

府产业引导政策将对其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美国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无法遏制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崛 起。贸易保护主义容易引发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激发国际间的贸易战,往往“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因此贸易战 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一般只持续一两年。在贸易战的多次重复博弈中,博弈双方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到对方的行动,然后协调行动,避免进入“囚徒困境”。在短期之内,特朗普政府仍有可能会做出非理性抉择,将中美贸易冲突扩大化,这将对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而中长 期来看,中美双方都知道避免贸易战才是帕累托最优解,贸易摩擦最终还将通过谈判协商解决。

参考文献:[1]徐雪. 贸易顺差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年09月[2]帅建林.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03月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赖佩琦 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510507摘要:本文从中美贸易战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开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美贸易战可能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中美贸易战;国内企业;对策

美国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301调查”结果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所谓“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包括撤销贸易优惠、征收报复性关税等。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美方都大大受益。美方通过大量从中国进口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大大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提高了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改善了美国消费者的福利,宏观上也有利于美方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商务部已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毫无事实依据,公布征税建议,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强烈谴责,坚决反对。美方此次公布的清单,罔顾40年来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罔顾两国业界的呼声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济利益。中方拟立即将美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同时,中方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准备对美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北京时间4月4日,中方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共14类106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北京时间4月6日,就美方考虑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追加征税,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相继发声:“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一、中美贸易战爆发原因(一)美方认为中美贸易失衡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5056亿美元商品,而中国从美国进口1304亿美元商品,双方逆差达3452亿美元,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是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直接原因。但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原因主要在于美元与黄金脱钩后保持主要国际货币地位、全球价值链分工、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以及美国过度消费的低储蓄模式等。(二)特朗普面临中期选举压力2018年是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年,11月美国将迎来国会中期选举,但在5月就将进入中期选举的密集投票期。特朗普在多方压力下选择对华进行贸易战,实际上是为了转移国内政治注意力,用国际上的紧张状况来缓解执政压力;同时,意图通过打“贸易保护牌”向选民拉票,以继续维持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优势地位并争取未来连任。(三)试图遏制中国崛起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迅速崛起。2017年中国GDP达1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3%,并且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远高于美国的2.3%。若保持此增速增长,约在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因此,美国试图重演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尤其是遏制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阻滞中国技术进步。

二、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美方对中方进口加征关税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9

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产品及高铁装备等,正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列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一)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极少出口到美国。因此,这次的贸易战,对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影响甚微。相反,高性价比国产医疗器械将迎来发展机会。2017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11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607.99亿美元,进口558.77亿美元,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在亚洲。我国企业主要是给美国出口原料药,如抗生素原料药、维生素、肿瘤药原料等,虽然美国是我国化学原料药第二大出口国,2017年全年从我国进口了将近40亿美元的化学药原料药,但抗生素、解热镇痛、激素等大宗原料药的全球生产基本都集中在中国,下游需求较为分散,中国的话语权极大,中国企业可选择涨价来弥补税收带来的损失。(二)新材料、随着中国稀土、稀贵金属的高效利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新材料”将走向世界2017年上半年,我国稀土永磁体出口14666吨,同比增长16.62%,占出口量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德国、韩国,出口至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区域相对较为分散。加征税收实施虽会对中国新材料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但因我国新材料出口国较为分散,其影响范围有限。(三)工业机器人、农机装备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在国内应用,对外出口比例较低。中国国产本体收入50亿元,出口不足3亿,影响行业收入不足3000万。从3C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自动化设备主要还是流向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虽然也有部分出口至美国,但占比不高。从全局来看,美国加税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影响并不大。但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机器人企业或技术合作,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农机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以农机具为代表的国产农机受到广泛喜爱。一些国产的高端农机具,通过大量出口,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无人机更是作为中国新型的产业,领先世界。纵观中国农业机械企业的海外布局,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逐年递增,2018年拓展海外市场已成为各企业的重点和共识,但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均不高。中国农业机械企业大多出口欧洲、中东、南亚、西非、北非、亚太地区。因此,贸易战对我国农机制造业有一定的影响,但因占比较低,贸易战对行业整体发展影响有限。(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范畴定义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云计算六大方向。从对美国市场依存度看,六大领域对美国市场依存度都极低或可忽略,基本不受美国征税的直接影响或影响极小。(五)新能源汽车中国早在2015年就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77.7万辆,进口汽车总数占6.34万辆,其中1.76万辆是美系汽车。2017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纯电动乘用车为214辆,销售额达到165万美元,向美国出口的插电混动乘用车为1042辆,销售额为6115万美元。贸易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而言影响并不显著,一些已在美国建厂或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将受到一定影响。中国出口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占总出口量的27%左右,部分企业受加税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换成本较高以及美国本土产能短时间难以提升等原因,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仍有较强议价能力。从长远来说,或会倒逼中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在新能源电池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六)航空产品、高铁装备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航空航天器及零部件约5.1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航空航天器及零部件贸易顺差达158亿美元。自2012年

以来,中国连续6年成为美国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航空航天企业影响有限。从短期来看,沈飞、成飞、哈飞是波音公司多个配套产品的唯一供应商,航发动力、航发科技是霍尼韦尔公司、普惠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多个零部件产品的关键供应商;美国政府征收关税会影响美国航空工业的全球采购模式,增加配套摩擦成本、降低企业盈利能力。从长期来看,中国是未来20年最具增长潜力的商用飞机市场之一,波音公司的中国收入占比约13%,中国市场对美国航空工业意义非凡。2017年我国的铁道车辆、轨道装备、信号设备向美国出口额为31.86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的29.10%,向美国进口额为0.38亿美元,占中国进口额的4.93%。目前我国具有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现代铁路装备的企业不多,基本上仅限于整机厂中国中车。各核心部件厂商均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均以被动出口形式存在(配套中车的整车出口),静态看对收入实际影响较小。我国动车制造的技术原始来源于日本、德国和法国,并在对日德法高铁技术平台上不断消化吸收及创新,与美国的技术合作较少。

三、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对策建议中美贸易战开始,对于中美两个贸易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都不是好消息。你给我加税,我也不会让你好过。神仙打仗,殃及池鱼,中美两国的企业感觉压力山大,贸易战对于中国企业也承担很大压力。中国不少公司,也都有比较明显的出口依赖,面对美国的阻击,今年难度增加。(一)转挑战为机遇其实贸易战对中国而言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贸易战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大,贸易战来临使中国企业更有机会深耕中国市场。面对贸易战,国外很多商品都会受限,中国企业正好借此把握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机会,抢占中国市场。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无惧贸易战。(二)掌握核心科技,争做高端价值链但实事求是的说,中国企业现在竞争力还有所欠缺。因为还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力。也还需要学习与成长。贸易战初期政府短期内会采取一定的政策予以保护,但长期看仅靠政策挽留行业根本不可能。所以,企业想生存,抢占国内市场,就需要自身加紧修炼内功,让科技赋能,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多管齐下。这样才有希望渡过贸易战带来的贸易寒冬期。让科技赋能,提升产品竞争力,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了解中国,了解行业发展的科技公司。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缺陷,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总之,中美贸易战产生于中美贸易不平衡,虽然贸易战使得中美企业承压,但贸易战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赋能,中国企业竞争力会在贸易战中再度加强,特朗普那时你还要再加关税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