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篇一】根据市局安排,我局对辖区内农村电商运营情况进行调研,我县农村电商主要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绿达农副产品合作社、**县广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家。
一、企业特点农村电商平台立足农村市场,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线上与线下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在村镇零售商与城市供应商之间搭建一条“最短高速公路”。
农村电商平台现阶段主要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创业、农村劳动输出、农村金融服务等板块为农民提供服务。
搭建“把商品、服务、信息快速输送到农村,再把农产品,劳动力,农业信息输送到城市”的双向供需平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二、发展成效农村电商平台立足**、服务三农,全力促进“互联网+”在我县的推广应用。
通过线上线下的网络优势,实现“双向o2o”,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村级加盟实体店将城市的工业品输送到农村,让农民买到安全、放心、性价比高的商品。
同时,农民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把当地的农副产品输出,根据平台汇总信息反馈指导农作物的种植,推进订单农业,增加收入、实现共赢。
三、发展趋势农村电商主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送科技下乡,带农产品返城”为目地。
当前,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但是农村电商的发展中的阻碍同样很大。
对于农村电商发展来说,农村市场确实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兴市场,前景好,值得深挖。
四、存在的问题1、农村电商平台受气候影响严重。
我县电商销售农副产品,货源受气候影响,如今年倒春寒,网络销售的产品如樱桃、葡萄、苹果等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今年电商销售额。
2、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待提高。
农村商品交易水平低下,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农民仍保持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口尝"的交易习惯,对电子商务难于迅速接受。
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和能力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辨别,也不会上网发布信息。
3、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我县农业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小规模生产经营阶段,产品品质差异大,商业化水平低,与大规模电子商务要求差距甚远。
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单位小,在保鲜、运输、后续处理上较为困难,这使物流环节难度增大。
五、意见建议:1、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息化,鼓励开展电子商务。
大力培训乡土果品技术人才和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带领当地农民实现科学致富。
将继续秉承“农户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以绿色农产品发展为重点,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向高产、优质、低耗和高效方向发展。
2、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的信息技术推广和培训。
利用各种智力、网络支农资源如农家书屋、“三农”科技网络书屋、涉农远程教育等系统进行电子商务应用知识和电子商务信用的教育;介绍网络购物、销售实例;引导大学生“三下乡”、各种涉农的自愿、公益活动中进入指导、推广电子商务实践、应用的公益活动。
【篇二】一、**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下,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大力推动**市电子商务服务产业“个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畅通消费品、社会生活必需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初步解决农村群众购买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问题。
随着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兴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市11县(区)乡镇网络、乡镇服务站点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6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13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
拥有各类电商企业6500多户,自营平台企业76个,自建门户网站企业850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亿元(网购金额23亿元,网销金额2亿元),服务全市决战脱贫攻坚的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健康发展。
(二)**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四化”特点1.发展模式多样化。
一是有盐津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昭阳区、镇雄县的互联网+农产品+手工艺。
二是有绥江县金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第一个生鲜农产品线上对线下(o2o)模式电子商城——“中国西部农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是有水富县、鲁甸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开园。
四是有众多知名平台如淘宝、天猫、邮乐购、优帮帮及中国镇雄•商城、天街、农多多、易和互联、猫猫抓树、新螺蛳湾商城、**雅购、美团、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电商企业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为我市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2.使用平台多元化。
由于自建平台成本高,全市推动农产品上行,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
如盐津县利用阿里巴巴线上推介产品和线下订单销售,在易田电商城、盐津特色馆、阿里家乡味、中国追溯诚信商城等四大平台促推盐津优势特色农产品。
昭阳区云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淘宝企业店、阿里巴巴店、天猫祺祥食品专营店、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和货通天下等第三方合作平台,销售业绩处于上升期。
公司成功开设了天猫**苹果水果旗舰店,积极参加淘宝的各种活动,**年全年实现总交易额193万余元,比上年增长了3.5倍,为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及提升产品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3.经营产品本土化。
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经营本地特色农产品、日用品以及传统制造加工产品。
目前,已有滇润电子商务、易田电商、绿康源、朱提苦荞等一大批电商企业涌现出来。
在淘宝、天猫、京东、货通天下和彩云优品等知名电商平台都有**的电商旗舰店、专卖店和专营店。
**苹果、天麻、花椒、竹笋、苦荞、绿豆糕、**酱、丝绵被、小碗红糖等地方高原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收入逐年增加。
张蝴绵公司于**年通过第三方平台天猫网站注册了“张蝴绵旗舰店”,于**年淘宝网站注册了“张蝴绵蚕丝家纺”。
通过几年努力,公司电商由承包形式转化为代运营形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网销工作,**年电商销售总额由**年的286万,上升到798万,同比增长179%,占年销售总额比53.65%(**年销售总额1487.3万元)。
4.区域经营特色化。
如盐津县着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点代面选取茶叶、乌金猪、乌骨鸡、中药材、竹笋、天麻等特色农产品订制追溯超级码(已订制350万枚)采用线上对线下(o2o)、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等销售模式推进农产品上行。
镇雄县的“互联网+智慧食堂”——精准扶贫与营养餐改善计划即“校餐安”智慧监管云平台项目,该项目针对目前校园食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及管理难点,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手段,建立起一套“信息能共享、产品易追溯、风险可研判、资金有去向”的校园食堂安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这项计划的实施,把教育服务与精准扶贫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确保学生吃得安全营养。
水富县电子商务孵化园由温泉社区集体经济和红色股份投资入股100万元成立水富众信移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组建了由3名大学生村官和3名温泉社区两委人员组成的初期运营管理团队,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园区开设了“金江奇石”、“峡谷温泉”、“名优特品”等线下产品展销馆,在淘宝网开设了水富名优特品官方店,已签约入驻商家38家,入驻产品300余个,入驻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2家,截至5月底,线上订单436单,入驻企业通过平台宣传、展示,自主销售额达56万余元。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主要解决了“工业品下乡(下行)”问题,“农产品网销(上行)”依然困难重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发展氛围不浓。
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了解,不会也不善于运用电子商务发展村级经济,少数乡村干部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的事,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多数农户缺乏农村电子商务知识。
众多涉农企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缺乏信心。
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水平不高。
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市级规划指导和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多数是自主创业,与农村经济联接不够紧密。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占比很小,经营份额不大,呈“散、小、弱”发展态势,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弱。
电子商务企业主体少,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比例低,而且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共享意识。
商务、扶贫、农业、林业、供销联社等部门“单打独斗”,资金、项目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推进工作统筹调度不够,极大影响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制约瓶颈凸显。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而我市农村这方面的基础都很薄弱。
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
虽然拥有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有好的农产品,但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
二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服务网点,服务体系不健全,通讯信息技术、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普及。
三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保鲜储存、冷链配送能力严重不足。
除了中国邮政外,其它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偏远乡镇尚未涉足,物流行业上门收货、准时送货、货款代收等这些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服务更是无从谈起。
四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等制约,全市各县区电商产业园建设滞后,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难以协同跟进。
(四)缺乏专业人才。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我市熟悉网络、了解电子商务的群体基本上集中在80后、90后,而70后、60后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了解不多,专业人士更少。
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
真正懂得电子商务的人才又不愿意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我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
三、加快**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针对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提高认识,形成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我市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把农产品上行作为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