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体会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体会

经验交流 201o年2月 第23卷 第2期 医学信息 
::::::::::::::::::::::::::::::::::::::::::::::::::::::::::::::::::::::::::::::::::::::::::::::::::::::::::::::::::::::::::::::::::::::::::::::::::::::::::::::::::::::::::::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体会 

后峰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胸腰椎结核病人分别采用一期前路或者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 
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52例患者全部治愈,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无1例复发,无明显严重并发 
症。结论:一期前路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脊柱结核;内固定;后路内固定治疗;前路内固定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2—0234—01 
近年来病灶彻底清除及脊柱稳定性的一期重建在脊柱结 
核的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自2005年6月~2007 
年2月采用两种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52例,现 
比较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5年6月~2008年2月共收治 
胸腰椎结核患者52例,其中男2O例,女32例;年龄8~63岁, 
平均年龄34.5岁,患者主诉明显的胸腰背痛,其中12例有双下 
肢不全瘫表现,8例伴经久不愈之窦道,8例伴腰部、大腿巨大脓 肿,经x片、CT/MRI诊断为胸腰椎结核,并经术后病检确诊。 把上述5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一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的一 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及后路内固 定治疗:硬外麻或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侧卧位,患侧朝上。以病 椎为中心,行后正中直切口。暴露椎板小关节,于病椎相邻的上 下正常节段置入椎弓根钉并安置健侧的固定杆,稍撑开固定,使 脊柱相对稳定。再以病椎为中心向上行一横切口5cm。与原切 口形成“T”字形状,切断椎旁肌,剥离显露横突、肋骨后段,胸椎 切除1~2根肋骨后段,并结扎一束肋问血管,腰椎切除横突,由 侧方胸膜外或腹膜外剥离进入病灶区,各方向剥离足够范围。引 流脓肿,清除坏死的间盘组织及游离松动的死骨,刮除病灶组织 直至正常骨组织,行椎管减压进要轻柔,避免损伤及脊髓。修整 出植骨槽。取合适长度自体三面皮质骨髂骨。冲洗后病灶内撒 链霉素粉lg,放置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及前路 内固定治疗:在全麻下实行手术,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椎旁人路或 胸腹联合切口。以病灶为中心行肋骨横突切除,彻底清除干酪样 坏死物及肉芽组织、死骨、坏死椎间盘组织并显露脊髓,彻底解除 压迫。局部反复冲洗后,将肋骨或自体髂骨修剪成适中长度植入 并以z—Plate固定相邻椎体,采用内固定器械完成撑开、矫正后 凸畸形及植骨块加压等步骤,完成前路内固定术。局部应用链霉 素1—2g。常规闭合创口,不使用引流。 2结果 所有患者都经过1年的随访,治疗组26例患者切口均达到 一期愈合,脊椎结核无复发,胸腰部畸形得到纠正、无后凸和侧 弯畸形。对照组26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6 例患者术中胸膜破裂行胸膜修补术,术后出现少量气胸未作特 殊处理,1周后症状缓解。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都显示出了 极好的治疗疗效(P>0.05)。 3讨论 随着药物治疗脊柱结核的研究不断进步,早期、联合抗结 核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治愈结核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手 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病灶及椎管内脓液、干酪样坏死物及肉芽 组织、死骨、坏死椎间盘组织并显露脊髓,彻底解除压迫,保障 抗结核药物渗透至病灶。但传统的术式存在一定不足,由于病 灶清除的同时也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结构,造成脊柱不稳定, 后凸畸形加重,以至于由于术后脊柱不稳定造成迟发性神经损 伤。而且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并存在植骨块脱出、畸形愈合、复 
发等并发症。 

期病灶清除及前、后路内固定治疗可以避免金属内固定材 
料与病灶的直接接触,有利于病灶感染的控制。同时,内固定为 
病变节段提供了即刻稳定,有利于植骨融合的成功,同时也可矫 
正脊柱的后突畸形。术后不需石膏背心固定和长期卧床,减少患 
者在治疗期问的痛苦、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但其中的前路固定 
仅提供的是一种临时固定,真正有效稳定必须依靠成功的椎间植 
骨融合。同时,在植骨块和病灶周厨放置5—8F导尿管局部介入 
抗痨药物治疗,对于预防病灶复发是十分必要的。而病灶清除彻 
底采用后路T形切口,潜行分离到椎体前缘,极容易到达病灶,同 

切口同时行病灶清除及后路固定。手术损伤小,先行后路固 
定,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行病灶彻底清除,可防止由于病灶清除 
过程中脊柱不稳定而造成的脊髓损伤。 
总之,通过1年的随访表明,在正规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前提 
下,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并应用前、后路内固定器无明显并 
发症发生。但治疗中既要注意全身支持、规则化疗,也要注意 
手术时充分清除病灶,脊髓减压,尽可能恢复脊柱生理及其稳 
定性,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马远征,胡明,才晓军.等.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探讨[J].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68 
[2] 王哲,罗卓荆,李新奎,等.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 
治疗胸腰椎结核[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2): 
893—896 
[3] 马远征,胡明,才晓军,等.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探讨[J].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68—73 

作者单位:224427江苏省阜宁县古河卫生院 

况,尤其是消瘦的患者,更应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饮食控制不 
应过于严格,适当增加蛋白质在膳食中的比例,并配合胰岛素 
治疗,尽可能使其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可有效降低OP的发 
生。注意定期做DEXA骨密度测定,发现骨质疏松则积极治 
疗,并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 
护胰岛B细胞功能,从最大限度上防治骨量减少及骨质疏 
松症。 

参考文献 
[1]Brown SA,Sharpless JL.Osteoporosis:an under—appreciated 
complication of cdiabetes[J].CliniCal Diabetes,2004,22 
(1):10—20 

.-.——
234...—— 

[2] 
[3] [4] [5] Pastor MMC,Ibarra PJL,Jimenez FE,et a1.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and bone mineral in 1 diabetes mellitus:a prospee— tive study.Osteoporosis Int,2000,ll:455 梁敏,伍贤平,廖二元,等.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 
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3):329—332 
潘莉莉,吕爱玲,李强,等.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 
标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5):287—288 
赵俊杰,魏志超,雷艳霞,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代谢 
生化指标观察.2004,25(2):207—208 

作者单位:422200湖南省隆回人民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