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熟历代状元故事——翁曾源

常熟历代状元故事——翁曾源

常熟历代状元故事——翁曾源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8日 07:56 来源:世纪常熟网 | @世纪常熟
常熟历代状元故事—— 在常熟历史上,“叔侄双状元”是一段佳话。翁曾源,
同治二年(1863年)的恩科状元,是常熟两代帝师翁同龢的侄儿,也是常熟历史上
第八位状元,他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幸运又是最不幸的状元,请听常广
记者沈燕萍、实习生李娜采制的录音报道:系出名门,疾困终身——记常熟最后一
名科举状元翁曾源。

翁曾源,生于道光十四年(即1833年),字仲渊,他的祖父翁心存是道光二年
第二甲第三名的进士,咸丰官至内阁大学士。翁心存有三个儿子,翁曾源的父亲翁
同书,是道光二十年的进士,名列第二甲第十七名,官至安徽巡抚。叔父就是鼎鼎
大名的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纪念馆研究员赵平:[录音:他祖父翁
心存是大学士,又是上书房的总师傅,举人是皇帝赏他的,进士的资格也是皇帝赏
他的,这样,他没有经过层层选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直接参加殿试了。实际上
(科举)考试是很难的,有的人一生都考不取。翁曾源的父亲翁同书考取进士(就)
考了五次。]虽说是叔侄,但实际上翁曾源仅比两代帝师翁同龢小四岁,赵平:[录
音:翁氏家族诗书传家,翁曾源小时候跟着父亲到贵州当学政,从小就在父亲指导
下读书,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同治元年,翁心存病死,慈禧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特赐翁曾源举人,且免会
试,直接参加殿试。翌年四月二十一日殿试,翁曾源居然又高中榜首,在继叔父翁
同龢高中状元之后成为了翁家第二位状元。 翁曾源夺魁大出众人意料,就连他的叔
父翁同龢也颇为诧异,他在日记中写道:“曾源侄近年为病所苦,深虑不能成名,
今获先人余荫,得以参加廷试,从容挥洒,得喜报,曾源侄考中一甲一名,背喜交
集,涕泪满面。” 翁曾源中状元那榜是清代的名榜之一。此科200名进士中,后来
出了大批名人。第一甲第三名即所谓的“探花”张之洞,官至军机大臣,是洋务派
的领袖人物。第二甲第五名廖寿恒,官至一品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二甲第
二十八名李端芬,官至礼部尚书,是著名的维新派人物。但是,身为第一甲第一名
的状元,翁曾源却没什么作为。中得状元后,翁曾源在翰林院任修撰,掌修国史。
不久便因病引退了,

赵平:[录音:小时候不知道怎么得了羊癜疯,到了咸丰八年发作了。开始比较
缓和,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一天犯5、6次。牙齿摔掉两个,没有十天不
发病。整个十年时间在北京就是这样子过下去的。同治十一年(翁曾源)跟翁同龢
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家乡常熟,翁曾源生活异常清苦:[录音:生活来源怎么办呢,
翁同龢一起考试的一个同学在上海的帮助了他。帮助他在上海叫一个校选书院里挂
一个名,工资多少钱,每天四十文铜钱,而且连这个工资都不能保证。] 一榜就高
中状元,同时又被癫痫顽病所困扰,幸与不幸纠结于翁曾源一身,是那样的反差强
烈,赵平:[录音:他整个一生因为这个病症的折磨,什么大事都没有干。他还有一
个弟弟叫翁曾桂,还没有中进士,在营部做一个中级官员,后来做到江西布政司而
且是代理巡抚。] 由于病痛的折磨,没有作为的状元翁曾源一直被后人所诟病,但
是,他的书法艺术却为世人所称道,赵平:[录音:翁曾源的书法是很好的。小楷是
王羲之的字,行书是赵书、董书,很漂亮。]

翁曾源一生生育了4子一女,他对翁氏家族的绵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录音:
他一共生了四个男孩,一个留给自己,还有三个都过继给了其他三个兄弟,当时小
孩子存活率很低。] 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被病魔和贫困双重折磨的翁曾源郁
郁离开了人世,终年54岁。赵平:[录音:他过世以后,他的棺木寄在一个地方(学
前街老宅),直到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的大儿子斌孙把他安葬在我们的五
角这个地方。] 翁曾源的大儿子翁斌孙是翁家最后一位翰林,官至直隶提法使,相
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官员。(2012-6-17《常广晚新闻》播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