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热环境因素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温热环境因素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温热环境因素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主要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温热环境主要通过热调节对畜禽发生作用。温热环境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因畜禽种类、品种、个体、年龄、性别、被毛状态以及对气候的适应性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上热能的主要来源,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都是直接或间接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太阳辐射的光和热对畜禽生理机能、健康和生产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l)光光是一种电磁波,根据人的视觉,可将其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照射到动物体,其能量在被照部位及皮下组织中转变为热,引起温度升高,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局部循环加强,组织营养和代谢得到改善。在畜牧生产上,常常用红外线灯作为热源对雏鸡、仔猪、羔羊和病畜进行照射,不仅可以御寒,而且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了生长发育,效果良好。但过强的红外线作用于动物体时,可使动物的体热调节机能发生障碍,产生日射病,甚至产生化学灼伤,引起羞明、视觉模糊等眼睛疾病。

紫外线具有杀菌、抗询楼病、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但过度紫外线照射时,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如体温升高,生产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光照性皮炎、光照性眼炎等。

可见光是太阳辐射中能使人和动物产生光觉和色觉的部分,它是

动物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离开光,动物就从多方面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可见光对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与光照强度有关。过强的光照会引起畜禽精神兴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甲状腺素的分泌,提高代谢率,从而降低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因此,任何畜禽在肥育期应减弱光照强度。

季节性的光照变化对畜禽的繁殖机能有调节作用。光照的季节性变化,使动物按照光的信号,全面调节其生理活动,其中之一是季节性的性活动,如马、驴、猫、禽类等是在每年春季日照逐渐增长时发情、配种,而绵羊、山羊、鹿等是在秋冬日照逐渐缩短时其性活动增多。在工厂化养鸡中,利用人工控制光照,消除了季节对鸡的影响,使鸡一年中均衡产蛋,收到很好的效果。

(2)太阳辐射在高温时,强烈的太阳辐射,影响畜体的热调节,破坏热平衡,对畜禽的各种生产力都有不良的影响。猪对太阳辐射能的作用较敏感,暴露在31.5℃的太阳光下暴晒30min,结果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都显著升高,试验证明,夏季在没有荫蔽牧地上的牛、羊,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都较有荫蔽牧地上的牛、羊为低。因此,在放牧地上种植遮阳树或搭盖凉棚,可避免太阳的直接辐射,能收到良好的饲养效果。

2.空气沮度 空气温度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空气温度对畜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交换上,当温度低于畜禽体表温度时,畜禽体内的热量即以辐射、传导、对流方式散人周围环境;当温度高于畜禽体表温度时,畜禽的散热除传导、对流、辐射方

式外,还有蒸发方式,通过体热调节,使体温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对于保证畜禽的正常生理活动、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l)等热区(thermonnenutralzone)和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

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当体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动物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环境温度低于下限临界温度时,动物处于冷应激状态,必须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动物将以寒战方式或非寒颤方式增加代谢产热,以维持体温稳定。环境温度高于上限临界温度时,动物的蒸发散热机能活跃,蒸发散热加强,而代谢产热量则因体温升高而增多。当环境温度升至一定高度,超出畜禽调节机能的承受能力,则出现病理状态、甚至死亡。

等热区的温度范围宽窄,与动物的品种、年龄、体重、营养条件、生产水平、被毛状态、饲养管理方式、畜舍条件等有关。家畜在等热区范围内消耗热量最少,饲料转化率最高,健康和生产状况最为理想。因此,在畜禽的饲养管理时,应创造适合于畜禽生长的环境温度。

(2)高温在高温环境中,畜禽的生产性能普遍下降,体重愈大的猪,在炎热环境中受影响愈大,所以在夏季应特别注意对于肥育猪的防署降温工作。牛在炎热的环境中,产奶量下降。产蛋鸡在高温环境下,以消耗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来尽可能维持产蛋,由于鸡的采食量下降很多,故料、蛋比下降,鸡的营养代谢受到破坏,生产性能降低。

高温环境不仅影响畜禽的采食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而且也影响体成分,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危害很大,因此,做好防著降温工作,缓解以至消除炎热带来的损害,减少畜禽体内产热,是畜牧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3)低温在低温环境中,畜禽甲状腺功能增强,促进了胃肠道的活动,使食物在胃肠道中滞留的时间缩短,表观消化率下降,散热量增多和食物消化率下降,使畜禽代谢受到影响。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以下或更低,在饲料营养不足的情况下,生产力受到影响,饲料转化率严重下降。当低温时间过长,温度过低,超过动物代偿产热的最高限度,可引起体温维持下降,代谢率亦随之下降,严重者全身机能陷于衰竭状态,最后中枢神经麻痹而冻死。因此,当环境温度低于等热区下限临界温度时,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及时增加动物的饲料供给黛。

(4)气温与家畜疾病冷、热应激原都可以使机体的抵抗力减弱,从而使一般非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畜禽疾病。对动物的直接伤害有冻伤、热痉挛、热射病和日射病等。动物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因或诱因与低温袭击有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各种病原体和媒介虫类的生存和繁殖,夏季是蝇、蚊、蛇等吸血虫类大量草生的季节,可引发和传播猪丹毒、炭疽等病。

极端的天气条件会影响畜禽的饲养管理和营养状态‘,天气炎热,动物采食量下降,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家畜对传染性疾病的抗病力。低温常使块根、块茎、青贮等多汁饲料冰冻,使家畜患胃肠炎、下痢

等。这种对动物间接影响的疾病,在分析病因时应加以考虑。

3.空气湿度(a正rbumidity) 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湿度。空气中的水汽来自海洋、江湖等水面和植物、潮湿土壤等的水分蒸发。

大气中水汽本身所产生的压力称为水汽压,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称为相对湿度(:elaiivehum记ity)。相对湿度说明水汽在空气中的饱和程度,是一个常用的指标。在畜舍中由于家畜皮肤和呼吸道,以及潮湿地面、粪尿、污湿垫料等的水分蒸发,往往舍内湿度大于舍外。湿度对动物的影响常与温度共同作用,影响畜体体热调节和生产性能。

(l)高温高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畜体蒸发面水汽压与空气压之差减少,蒸发散热量减少,畜体散热困难,引起体温上升,易使家畜患热射病。高温高湿能促进细菌、寄生虫

的发育,使家畜易患癣、疥、湿疹等皮肤病。高温高湿使饲料、垫草霉败,可使鸡群爆发曲霉菌病。

(2)低温高湿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畜体非蒸发散热量增加,机体感到寒冷.〕畜禽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神经痛、风湿症、关节炎、肌肉炎等。

(3)高温低湿湿度过低,将加大皮肤和猫膜表面的蒸发量,造成皮肤和私膜干裂,减弱皮肤和猫膜对微生物的防卫能力。低温与家禽啄癖和猪皮肤落屑有关。

一般认为,环境在14一23℃、相对湿度为50%一80%时,猪的

肥育效果最好;在气温为24℃以上时,湿度的升高会影响奶牛的产乳量和采食量;冬季相对湿度高于85%以上时,影响蛋鸡的产蛋量。

4.气流 空气由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形成气流,称为风,风自某一方向吹来,称为该方向的风向。如南风是指从南向北吹。风向是经常变化的,常发风向为主风向。主风向在选择牧场地、建筑物配置和畜舍设计上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气流影响畜体的对流和蒸发散热。加大气流速度可加快对流散热,高温时加大风速,有利于畜体散热,减弱高温的不利影响;可促进蒸发,对排汗动物有利散热,避免降低畜禽的生产力水平。低温和适温时,风速加大会导致畜体失热过多,体温可能下降,以至受冻,严重时可以冻伤、冻死。

畜舍内适宜的气流速度,视天气条件而异。寒冷季节气流速度应在。,1一。,Zm·s一‘之间,不超过0.25m·s一’;炎热的夏季,应尽量加大气流速度加强通风,以缓解高温对畜禽带来的不利影响。

5.气压 围绕地球表面空气的重最,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称为气压。从海平面向上,空气密度降低,大气厚度变薄,气压减低。大气压的变化是造成天气变化的原因,高气压时是好天气,低气压时是有降水的稍差天气。

气压对畜禽的直接影响在于气压垂直分布的差别,高海拔地区(在3000m以上),家畜可引发“高山病”,动物皮肤和猫膜血管扩张、破裂,呼吸频率和心脏跳动加快,严重影响家畜生产性能。

6.温热环境的综合作用 温热环境的各种因素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作用是综合的,各因素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如果风速很小,畜体对流散热效果降低,动物感到很难忍受,如加大风速,则可缓和温度、湿度对畜禽的不利影响。又如低温高湿遇气流加大,将是一种很恶劣的环境,使畜体失热量大而迅速,很快受冻甚至冻死,隆冬的暴风雪就是这样一种环境。

采取温热环境的综合评定方法,能反映畜禽所处的温热环境质量,评价对比不同温热环境的综合影响。

(l)有效温度(effectivetemperature,ET)亦称“实感温度”,指能够较有效地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有效温度是根据气温、气湿、气流对人体产生温热感觉的综合作用指标。由于家畜对环境感受不能表达,只能根据人们观察到的动物表现加以总结。家畜的等热区是家畜的较适宜温度,但气温、气湿和气流相结合,表示各种动物舒适程度的资料较少,只是以空气干球温

度和湿球温度对动物热调节的变化,经计算得出的有效温度来表示,如:

牛:ET=0.357与+0.65T,

猪:ET=0.65几+0.35T,

鸡:ET=0.75几+0.25Tw

式中凡为干球温度,T,为湿球温度。

(2)温湿度指标(temperature一humidityindex,THI)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用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牛的温湿度指标计算公式为:

THI二0.72(兀+T,)+40.6

THI愈大,表示热应激愈严重。在生产上,T川不应超过70以上。一般欧洲牛,T川在69以上时,已开始受热的影响,表现为体温升高,才是粮、生产力和代谢率下降。通常THI在76以下时,乳牛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产乳量可逐渐恢复正常。

(3)风冷指标(wind一Chillindex)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风冷却温度愈低,冷应激愈严重。空气环境与畜禽生产空气是畜禽生存的必要条件,畜禽与空气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交换。在正常的空气环境中,畜禽可以保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如果空气受有害物质污染,可给畜禽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疾病、死亡。

相关主题